微信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hunzhao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PICC置管自我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进行PICC维护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PICC维护指导,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自我维护指导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PICC; 肿瘤; 全程护理; 微信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WeChat platform in the full-course nursing on the self-maintenance of PICC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Method:Sixty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n=30) and the control group(n=30).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uided by PICC maintenance for the continuity care of WeChat platform in the full-course nurs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ICC maintenance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th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ICC catheter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ICC catheter self-maintenance guidance for WeChat platform in the full-cours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ICC; Tumor; Full-course nursing; WeCha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9.023
  經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静脉通路,可减少各种药物对患者机体外周静脉形成的刺激,防止化疗药物从管内外渗导致静脉炎以及患者的组织坏死[1-2]。但研究发现在使用过程中,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0%[3-4]。全程护理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如E-mail、信函、电话及微信等形式实现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具有全程式和开放式的特点,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及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保证了住院与出院后的护理连续过程,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达到高质量的治疗效果[5]。本院尝试采用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PICC置管化疗出院患者进行干预4个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下降了,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保障了治疗的顺利完成,并提高了疗效,这一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住院期间使用美国巴德Site~Rite5(视锐5)超声引导系统置入巴德三向瓣膜单腔4F PICC导管化疗的出院患者60例。纳入标准:(1)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如影像学、病理和临床检查;(2)在本院首次接受PICC置入,且需要院外维护;(3)患者或患者家属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并且能够上网通过微信等通讯软件实现信息交流;(4)对本研究已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在留置PICC期间出现死亡;(2)患者失访或自行退出。本研究中的方法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将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置管时间的先后顺序,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随机编号及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试验组30例患者,年龄23~76岁,平均(55.93±14.73)岁;男19例,女11例;城镇户口16例,农村户口14例;受教育年限3~17年;病程3个月~15年;置管位置,左臂12例(40.00%),右臂18例(60.00%);癌症种类,胃癌2例(6.67%),肠癌6例(20.00%),乳腺癌6例(20.00%),肺癌15例(50.00%),淋巴瘤1例(3.30%);导管留置时间83~122 d,平均(101.52±18.70)d。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56.21±14.82)岁;男17例,女13例;城镇户口14例,农村户口16例;受教育年限2~14年;病程3个月~13年;置管位置,左臂11例(36.67%),右臂19例(63.33%);癌症种类,胃癌2例(6.67%),肠癌5例(16.67%),乳腺癌8例(26.67%),肺癌13例(43.33%),淋巴瘤2例(6.67%);导管留置时间77~121 d,平均(94.29±21.62)d。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即患者住院期间给予PICC相关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利用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加以干预。
  1.2.1 试验组 除常规护理外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加于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微信平台小组:选取7名,组长1名,组员6名,均具有医疗机构承认的PICC置管、维护上岗证,在临床长期从事PICC置管及维护工作。(2)对所有PICC小组成员进行置管后相关知识培训。(3)创立PICC全程护理服务公众号及PICC置管出院患者微信群,将试验组的出院患者加入微信群,微信昵称采用科室+床号+真实姓名并让他们关注微信公众号。院方的微信平台人员要针对微信软件的使用和相关知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培训(如果患者为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时,可以培训经常陪伴他们的家人),出院前完全掌握微信软件使用方法。(4)通过微信平台,每周2次(周二、周五)发布置管后的日常活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维护须知、提示患者定期(7 d)来医院进行维护等。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及时予以解答,鼓励能够良好维护导管的患者将自身的经验、心得在微信平台中分享和传授,对有异常情况的患者进行单独交流。(5)患者出院前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基本情况、导管置入、维护日期、带管侧臂围、导管置入、外露长度、导管通畅情况、穿刺点皮肤、渗血、渗液、静脉炎等。
  1.2.2 对照组 常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静脉治疗小组中的专科护士进行PICC操作示范,如如何测量臂围等,将维护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导管的维护,并将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1)利用贴膜等附属品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避免导管脱出;(2)告知患者不要提过重的物品,穿刺置管的手臂提取的重量不超过5 kg;(3)睡觉时要尽量防止对穿刺侧手臂形成压迫;(4)禁止游泳和盆浴;(5)若有疑问或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电话联系专科护士,或者及时到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满意率等。
  1.3.1 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的研究起点为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研究结束点为患者治疗结束拔管。研究期间,有两名高年资的专科肿瘤护士,其具有较高的PICC置管资质,专科护士通过返院检查和电话随访的形式判断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其中并发症包括导管完全脱出、导管移位、堵管后拔管、静脉炎、皮肤过敏、导管堵塞和穿刺点出血等。若两位专科护士意见不同,则需要上报给上级主管护士进行最终裁斷。
  1.3.2 患者对PICC维护指导满意度 患者对维护指导PICC的评价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满意和不满意,其中不满意的原因可供患者及其家属选择的有五项:(1)无法熟练掌握维护带管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难以正确自我评估;(2)无法给予及时的维护指导,且指导效果不令人满意;(3)发生相关并发症时需要到院就诊,耗费大量时间,且治疗费用较高;(4)微信软件使用不熟练、不方便;(5)其他。由不是微信平台组的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或现场询问的形式对拔管后的患者及其家属完成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ICC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比较 4个月末试验组患者的PICC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455,P=0.020<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士宣教PICC知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字2=6.405,P=0.011<0.05)。试验组中不满意1例,其原因主要为无法熟练使用微信软件,认为微信不方便。对照组中不满意9例,其原因主要为无法熟练掌握维护带管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难以正确自我评估(5例),维护指导不及时、指导效果不佳(2例)和出现并发症时需来院处理导致耗时、增加费用(2例)。见表2。
  2.3 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4.812,P=0.028<0.05),见表3。
  3 讨论
  全程护理就是在患者入院时就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及针对性的个人健康指导,有效减缓患者在入院初期所产生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6-8]。利用全程护理干预的形式,有利于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化疗依从性,延长生命,并且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9]。微信是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现阶段对如何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标准模式,但是其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宣传展示功能,逐渐转换为互动服务功能,这也是微信公众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10-12]。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并未将PICC专科门诊普及设置,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三级医院设立了专门的PICC门诊[13]。部分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当其处于非住院环境中时,其具有特殊的生理状态,未经过专业人员的维护指导,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对PICC的相关认识,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导管堵塞、静脉炎和导管脱落等[14]。相关报道显示,患者带管出院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及时返院进行维护是导致拔管的最常见原因,非常规拔管不仅会对患者的医疗费用形成负担,并且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患者带管出院前应当先对方便进行的导管维护地点进行了解[15-17]。在当前的PICC全程护理中,如何更好地对患者进行PICC维护指导、如何强化患者自身的护理能力、如何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8]。2015年,本院开始将微信公众平台纳入流程中(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当前的护理模式将传统的被动性满足患者需求转换为主动性为患者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够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进而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真正实现“因人制宜、因需施护、因人施护、因病施护”[19]。微信公众平台正好提供了一个医护人员与PICC患者之间联系的有利平台[20-22]。   本课题通过微信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追踪随访,当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时及时给予指导,也可以通过微信发送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指导患者进行导管自我维护。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PICC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明显高于對照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并发症均比较轻微,其中出现皮肤过敏、静脉炎和穿刺点的患者各1例,而对照组出现导管移位、堵管后拔管甚至导管完全脱出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这足以说明微信公众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作用显著。本课题入组病例不多,但通过微信平台的使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了课题预期结果,如能入组更多病例,数据应当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此微信平台患者PICC导管定期维护的依从性提高、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下降,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了患者治疗的顺利完成,以此进一步增进护患感情,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医疗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尖锐的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 Morano S G,Latagliata R,Girmenia C,et al.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nd thrombotic risk in hematolog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J].Support Care Cancer,2015,23(11):3289-3295.
  [2] Harrold K,Martin A,Scarlett C.Proactive PICC placement:evaluating the patient experience[J].Br J Nurs,2016,25(8):S4-14.
  [3] Chopra V,O’Horo J C,Rogers M A,et al.The risk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compared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3,34(9):908-918.
  [4] Bortolussi R,Zotti P,Conte M,et al.Quality of Life,Pain Perception,and Distress Correlated to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alliative Care Patients in a Home or Hospice Setting[J].J Pain Symptom Manage,2015,50(1):118-123.
  [5] Liu Y,Gao Y,Wei L,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hrombosis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cancer patients:a double-center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J].Ther Clin Risk Manag,2015,11(29):153-160.
  [7] Bertoglio S,Faccini B,Lalli L,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s) in cancer patients under chemotherapy:A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overall failures[J].J Surg Oncol,2016,113(6):708-714.
  [8] Sharp R,Cummings M,Fielder A,et al.The catheter to vein ratio and rates of symptomatic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t J Nurs Stud,2015,52(3):677-685.
  [8]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69-171.
  [9]昌吉梅.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87-89.
  [10]邓秀云,石天利,黄子珍.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59-60.
  [11]范育英,覃惠英,李佳,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方式舒适度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21):1679-1685.
  [12]邱丽文.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75-76.
  [13]姜松.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42-44.
  [14]陶风英,尚超.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92-93.
  [15]欧阳兰飞,左丹,张余,等.实施PICC小组管理对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3):30-32.
  [16]吴淑华.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13):153,156.
  [17]傅萍.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2):1443-1444.
  [18]刘南芳.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18.
  [19]鲁丽娟,陈月梅.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方式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64-65.
  [20]仲召颖.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236-237.
  [21]王敏.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7-99.
  [22]郭素萍,陈海燕,邓益君, 等.精细化分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接触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100-102.
  (收稿日期:2017-08-03) (本文编辑:程旭然)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討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在颅脑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ICU住院的颅脑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CAS)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  10月1日-2016年4月10日本院住院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经DSA检查明确诊断,狭窄程度>50%,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评估。23例患者行CAS治疗(CAS组),13例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进行MoCA评分。结果:CAS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MoCA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并比較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与京万红软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9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被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组与京万红软膏组,每组25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创面肉芽形态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
期刊
【摘要】 目的:大鼠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可诱导产生条件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CPA)反应,大鼠经过“非痛环境”/“痛环境”适应后,检测形成的C-CPA行为反应可持续多长时间。方法:(1)根据后脚掌注射CFA后观察痛行为的时间,将大鼠随机分为Day3组、Day5组、Day7组、Day1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尿毒症晚期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5年6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内瘘术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7年2月30例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为观察组,以术
期刊
【摘要】 牙周病学课程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践工作是否顺利。本文基于总结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成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牙周病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从课时调整、优化课程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期为我国牙周病学课程的改革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关键词】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牙周病学; 改革; 实践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periodont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本市不同专业背景文案人员对颈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预防意识,为颈椎病实施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方向和依据,从而有效改善文案人员颈椎保健知识和能力。方法: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形式对东莞市8所医疗机构以及某镇街事业单位的190名文案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所有文案人员颈部不适的患病率达76.9%,医学专业组对于颈部受凉、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急性损伤(运动不热身)这四个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对于提高癌痛的止痛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晚期癌痛患者84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奥施康定口服止痛,而观察组采用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方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手术后感染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将60例胃肠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分为单纯银离子敷料组、单纯负压吸引组和联合应用组,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后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术后费用、术后住院天数及不同时段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体温、伤口细菌计数和疼痛评分。结果:联合应用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银离子敷料组和单纯负压吸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 目的: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临床行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观察其降糖效果、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收治的3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18例,观察组18例,比较孕妇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孕妇血糖达标用时、胰岛素用量,统计孕妇妊娠结局、低血糖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情况均较对比组少(P0.05),胰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