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商亦有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有“四大家族”: 李嘉诚、李兆基、郭得胜、郑裕彤,他们分别掌管着长江实业、恒基兆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李兆基,绰号“四叔”,在四大家族里风格最为稳健。
  在新出炉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里,李兆基财富2150亿元,超过李嘉诚的1900亿元,20多年后,90岁的李兆基财富超过李嘉诚重回香港首富。他的名次也排在马云之前,在华人富豪中位居第三。
  李兆基家族财富得以迅速提升,得益于整个2017年香港房产股的集体暴增。
  过去一年中,李兆基控制的恒基地产股价上涨25%,公司市值突破2000亿港币。去年上半年公司盈利同比增长64%。
  在今年的榜单里,除了李兆基,同为地产商的许家印和杨惠妍财富也同比提升很多。整个去年,许家印靠着恒大地产股票的暴增一跃成为中国首富,并和马化腾、马云首富轮流坐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杨惠妍以2000亿元紧随马云之后。
  按道教的讲义,天时地利,李兆基相信“势”。

财富


  若从15岁担当掌柜算起,现年90岁的李兆基已经有75年的从商记录了。1948年,李兆基19岁,带着父亲给的1000元,只身从家乡广州顺德来到香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业。
  李兆基的第一桶金来自黄金生意,这也是李家的传统生意,他在香港上环街开了一间黄金店铺。
  李兆基六岁就被父亲安排在自己家的店铺里学习做生意,12岁已经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成为自家店铺的头柜,是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靠着这些,他在香港站稳脚跟。
  李兆基的财富第一次暴增是涉足香港房地产业。1967年香港暴动,加上70年代香港股市动荡,房价也跌至一二成。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开始大规模囤地。作为总经理,李兆基主要负责三件事情:一是建楼的图纸设计,二是买入土地,三是楼宇销售。1975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香港楼市经过几次跌幅达到顶峰,李兆基财富暴增。靠着房地产,他的财富在1996年升到1270亿元。
  第三轮财富暴增靠投资。李兆基说:“我有一个理想叫穿云箭、过三关。第一关是以一博二、第二关是二博四,第三关是四博八。”李兆基在九十年代先买日本债券,成功令资金翻一翻。他将赚到的两份资金,再投资来港上市的国企,二博四。
  2000年以后,李兆基大笔购买中国人寿等第一批去香港上市的内陆国企。他曾回忆,“它几乎是强迫你赚钱,认购了一年半年也不能卖,那一两年间,每只股份都升几倍。国企来香港上市,很多股份升十倍也有。”这波国企上市让李兆基获得了“亚洲股神”的称号。
  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这位股神财富缩水也不少。他甚至公开说,“这件事是很深刻的打击,很遗憾,觉得很不甘心。人们叫我股神,我说千万不要了,我现在不是股神的了。没有用的了,你不要信!”
  金融危机对他打击很大,他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我们都好像反过来给钱花那样,即不是自己花钱,给金钱弄得自己很烦恼,实在赚多点也是差不多!”
  “不貧不富者最有福,可以自得其乐。”

商道


  香港四大家族每个实力都很强,曾有评语:长江实业(李嘉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郭得胜)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郑裕彤)勇气逼人;恒基兆业(李兆基)则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李兆基是四大家族里最稳健的,做事谨慎精致。他五岁学商,就自己琢磨出一个道理:自己做老板靠谁都不行,只有自己掌握最核心的才安心。
  那年李兆基不到十岁。他在自家店铺里学习发现,“打金偷金,打银偷银”是常见,但是工匠师傅又稀缺得罪不得,于是他自己要求学习冶金等技术。12岁就成了冶金天才,做了头柜。

  这个道理在他后来的从商中也如此。李兆基总会研究出最核心有竞争力的商业手段。为了增加土地储备,他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这些旧楼由于绝大部分在市区,故发展潜力十分惊人。他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这些旧楼主人大都在动乱年代离港。华侨看到主动联系他,使得他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买下旧楼。把房地产按照工业生产的思路来做。
  他自己也亲自过问规划,设计,买地,以及销售的各个细节。譬如,从他开始香港购房可以分期。
  他常说,自己的成功之道就是多问、多学、多想,聪明的人问来了一,就会自己想到二,举一反三做思考就会有新的认识和思路。
  李兆基从小习《四书》、《五经》,父亲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他。接受过传统教育,这一代人做事是有讲究的。李兆基的古文名言也是一大堆。
  “小富由俭”。意思是说,因为第一笔本钱最重要,有了它作为基石,才易于成功。做人最忌的是日赚日花,入不敷支,有了本钱,安定下来,失业时也不用徬徨。
  “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他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他认为,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艰苦奋斗,不要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而做大生意,最紧要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李兆基精打细算,也被公认为“铁算盘”。
  李兆基信奉道教。他信奉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最重要的是不要入错行。
  道教也讲究“乐生好善”,李兆基也做善事,做各种捐款,在员工为难时候帮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香港片里不是说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整个香港的社会文化里信回报和报应。
  2015年7月1日,李兆基正式退休,把位子传给了次子李家诚。
其他文献
2017年底,一个名为IOST(Internet of Service Token)的区块链项目正在筹划ICO,募资数额巨大。在ICO之前的私募阶段,该团队宣传称其背后的投资方有真格基金、红杉中国和险峰长青等知名风投机构。阵容可谓豪华。随即有媒体发现,“IOST”项目团队与真格基金投资的“多拉打印”团队在人员上高度重合,质疑项目是”多拉打印”的融资马甲,猜测IOST只是一个“空气币”(即背后没有真
“热度”体现在热烈的场景、热络的互动、热情的祝福中。不论是李易峰、黄渤等时尚的演唱,还是精美绝伦的群舞《丝路绽放》,不论是张国立、单霁翔等自信满满的青绿山水《丝路山水地图》推介,还是山东曲阜数千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激情演绎,热烈场景都令人难忘。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启的现场发红包活动,以及主场与四个分会场随时的互动将现场热度提升。热情的祝福既来自现场表演戏曲、小品、歌舞等不同艺术种类的艺术家们
而另一方面,3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一文。该文对目前国产电视剧领域,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滥竽充数的情况进行了批评。  实际上,尽管“现实主义热”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令人遗憾的是,真正优质的、货真价实的现实题材作品却凤毛麟角。其真相不过是宽衣长袍的古装剧、制服斗智的谍战剧、悬浮空洞的偶像剧等等统统改头换面变成了穿着现代戏服的所谓现代剧。这些打着现实题材旗号的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表示“万年钟”的安装已经开始。 这座时钟坐落于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座山中,名“万年钟”含义为可运行至少一万年。贝索斯为其投入了约 4200 万美元,且已参与设计建造多年。  人类目前在技术上已经足够先进,我们不仅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也可能造成人类文明上的巨大问题。他认为,关于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貝索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正因如此
90岁的“超人”李嘉诚,正式把他的规模达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交给长子李泽钜。3月16日下午,在长和系旗下四大公司的业绩会上,李嘉诚宣布将在主持5月10日股东大会后正式退休,包括退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  退休后的李嘉诚仍将继续担任李嘉诚基金会主席,并担任长江集团高级顾问。但是,对于长和系而言,“退休”宣言无疑宣告了“超人”时代的谢幕。  在16日的业绩会上,李嘉诚谈到退休感想时说
禁售7年對应的正是2025年,美国如此行事,真正的用意昭然若揭。如《纽约时报》所说,美国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这些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华为的麒麟芯片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龙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飞上太空,而蓝牙音箱、机顶盒等日用品也在大量使用国产芯片。但也要看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领域,国产芯片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
艾路明是阿拉善SEE第七任会长、武汉当代集团董事长,同时他还有多重身份,村委会主任、博导、农民……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他曾经在29岁的时候,漂流长江,而就在当时的前一年,勇士尧茂书金沙江遇难;当年,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的队员孔志毅、王建军等10人不幸遇难……  艾路明是一个传奇的人物,经历了很多故事:自掏腰包给农民交“农业税”(农业税当时没有取消),村民家长里短找艾路明,环保公益做的风生水起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越。  但是许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的家庭也把自己的孩子当富二代养,满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一定要耐克阿迪。  我身边就有个这样的家庭,一家三口,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女儿在上大学。由于电商的发展,小店生意很难做,有时候夫妻俩一个月忙下来连房租都出不来,两口子平时中午吃饭,连个荤菜都不敢点。  但是女儿上了大学之后,第
谁都看得出来,腾讯阿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2018年的春节还没来临,战火已经燃起。除了华润万家等少数巨头以及一些地区性玩家之外,大部分具有较大体量的线下商超都已经站队完毕,其中,尤其以投奔阿里的大润发和联手腾讯的家乐福最为引人瞩目。人们越发感觉到,科技类巨头强大的资金和现金储备正成为线下商业的“黑洞”。  大润发和家乐福只是战场之一,连锁的便利店也早已成为阿里和京东们暗战的场所,二马都在
阔别四年,《还珠格格》又在寒假播出了,同时也在网上引发热议,“尔泰喜欢小燕子”“蒙丹含香”“令妃心机girl”等更是轮番上热搜。其实,除了《还珠格格》《西游记》《重案六组》《康熙王朝》等多部老剧也陆续在日间播出,霸占寒假荧屏。人们为何对老剧百看不厌,今年的寒假荧屏又有什么新变化?  大波老剧袭来  “最近电视台咋的了,都开始走怀旧路线了,又是《重案六组》,又是老版《西游记》,还有那占了四分之三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