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的贵要、肱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是在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
【机 构】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静脉输液护理门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的贵要、肱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是在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连接处的导管[1]。它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给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国外研究发现反复的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和长期导管保留可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2],文献报道多次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及异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比为7%[3,4],反复送管会引起血栓及静脉炎风险。本科
其他文献
利用40对SSR引物对5个甜玉米品种和5个糯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整理为品种SSR指纹库,并初步评价各品种及亲本的纯合度,筛选出2组适合这10个品种种子纯度检测的
目的评价50%硫酸镁溶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50%硫
目的探究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妇女75例进行阴道四维超声造影的检查,根据所获的图像,对患者的输卵管
目的分期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
总结了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住院的6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出现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导尿成功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