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友好共识,加强理念传播推动人文交往,促进合作共赢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
  以色列议会和土耳其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率中共代表团于10月21—28日对上述两国进行友好访问。此访是在中东地区经历深刻变革,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引起往访两国广泛关注,希望与我国进一步加强政治、经贸和人文往来的背景下进行的。此访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对两国的首次访问。两国政府和主要政党高度重视此访,给予高规格礼遇和热情友好接待。此访内容丰富、行程紧凑、重点突出、高效务实,达到了“深入交流、增进互信、加深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取得圆满成功。代表团主要陪同人员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等。
  深化中以传统友谊,
  推动两国党际交往
  以色列是刘奇葆中东之行的第一站。从人口和国土面积上看,仅拥有800万人口、1.5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看,以色列则是中东地区名副其实的强国。建国以来,以色列克服国土狭小、劳动力不足、自然环境恶劣、周边政治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历史上,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历经磨难,相似的经历与感受使两个民族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遭受深重苦难之时,给予了无私救助。以色列长期对华友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50年即宣布承认新中国;以视中国为亚洲重要合作伙伴,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近年来,两国政府、政党、议会和民间各层次、各领域交往不断扩大,双边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0月21日,代表团乘坐民航航班抵达特拉维夫。秋日的以色列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前来接机的以外交部东北亚司司长沙格瑞见到刘奇葆,高兴地说:“热烈欢迎您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以色列。”他拿出手中的《耶路撒冷邮报》说:“以方高度重视您此次来访,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耶路撒冷邮报》专门在今日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对您的书面采访。”刘奇葆回应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以色列,一下飞机,我就感受到了以色列的温度;见到你,我又感受到了以色列朋友的热情。天气这么好,又结识到了这么热情的新朋友,相信此访将取得圆满成功。”
  代表团访以期间,恰逢以举行四年一度的地方选举和重要国际会议召开之时。佩雷斯总统高度重视中共代表团来访,专门会见了代表团。会见中,90岁高龄的佩雷斯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起两国关系和中华文化,佩雷斯更是高度评价,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一度贫穷,但在文化上却从未贫穷,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家面对任何困难都将无往不胜。中国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朋友,以色列对中国的崛起毫不担心。现在,以中关系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可喜变化,希望双方深化传统友谊,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刘奇葆赞同佩雷斯对两国关系的评价,表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古老而智慧的民族,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近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流丰富多彩。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访问期间,刘奇葆还会见了以议长埃德尔斯坦、副议长哈马德、以中友好小组主席罗特姆及各友好政党议员代表。埃德尔斯坦在会见中回忆起2010年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率干部考察团访华的情景,表示将继续推动以各主要政党加强同中共交往,为以中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哈马德表示,以中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可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人员往来,深化互利合作。刘奇葆赞同对方所谈,强调中共一贯重视发展与以各政党的友好合作关系,将继续与以各主要政党保持各种形式的友好交往。
  加强政治互信,
  将中土战略合作关系向前推进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战略地位重要,具有二十国集团成员国、新兴市场国家、伊斯兰大国、北约成员国以及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等多重属性。近年来,土经济实力上升较快,外交影响显著提升,地区大国地位凸显。土重视发展对华关系,2010年中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双边关系呈现各领域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土高度重视刘奇葆来访,确定由总统居尔会见代表团,副总理博兹达和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两名副主席与代表团座谈。
  10月26日下午,土总统居尔在总统府会见中共代表团。刘奇葆首先转交了习近平主席就土90周年国庆和居尔总统生日的贺信,居尔请刘奇葆转达其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邀请习主席适时再次访土。居尔说,我与习近平主席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关系。2012年,他作为中国国家副主席访土时我们进行了友好交谈。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在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双边经贸合作进展顺利,人文交流扎实推进。正如习主席在给我的生日贺函中所提到的,愿进一步加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我也有着同样的愿望。
  在与土党政领导人会见会谈中,刘奇葆积极评价了中土关系以及中共与正发党关系,表示中土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建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取得长足进展。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愿与土方一道,继续在彼此核心关切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深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把中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中国共产党和土耳其正发党同为执政党,两党开展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两党自身建设与发展,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愿与正发党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务实合作,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土方领导人表示,土中友好关系有牢固的历史根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令其他国家羡慕的成就。土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与中方一道不断发展两国战略合作关系   介绍中国梦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访问期间,刘奇葆全面、深入地向以、土党政领导人介绍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内涵和深远意义。他强调,中国梦追求用和平、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一梦想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通,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包括以色列、土耳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是和平、友好之梦,不是通过掠夺,而是通过自身奋斗来实现。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佩雷斯总统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熟读孔子、孟子、孙子著作和李白诗篇,他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对中国梦的独到见解:“中国梦包含着中国古老哲学中的和谐理念。在当今世界动荡频仍的背景下,只有和谐才能化解矛盾,才能给世界人民带来幸福。”
  居尔总统也表示,包括土耳其在内的世界各国乐见中国崛起。为了实现发展的梦想,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了非凡成就,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希望中国梦成功实现。正发党副主席查武什奥卢谈道,正发党与中共一样,都是着眼长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党。土方祝愿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
  弘扬丝路精神,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土耳其曾是古“丝绸之路”亚洲部分的西部终点,是连贯东西交通的枢纽和货物中转站,在古代亚欧贸易版图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土两国人民就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始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共同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居尔总统也强调了重振“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刘奇葆在访土过程中,着重向土方介绍了习主席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得到土领导人积极回应。
  刘奇葆说,中土是“丝绸之路”亚洲部分的东西两端,振兴“丝绸之路”是包括我们两国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责任。中土两国应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谱写好“丝绸之路”文明发展新篇章。中方愿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沿线各国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各国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居尔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富于远见,具有重大意义。土方愿与中方携手合作,开展包括铁路互联互通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共同建设好“丝绸之路”,谱写“丝绸之路”文明发展新篇章。
  推动人文交流深入发展
  推动与往访国人文交流是刘奇葆此访的重要内容。访问期间,刘奇葆就文化、教育、科技、新闻、出版、旅游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与两国领导人进行商谈并达成广泛共识。佩雷斯总统建议以中合作以中文、英语和阿拉伯语出版发行图书,讲述两国人民为追求梦想付出的不懈努力;居尔总统希望更多中国游客赴土旅游;土副总理博兹达建议土中加快互设文化中心的进程,加强两国教育和宗教领域交往与合作。刘奇葆对对方所提建议给予积极回应。他专门找到佩雷斯总统撰写的《新中东》和《新创世纪》两本书的库存版,在会见时赠予佩雷斯,佩雷斯深受感动。在会见土领导人时,刘奇葆表示,中土双方可进一步充实互办文化年活动的内容;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此外,刘奇葆还出席了一些人文交流活动。
  10月21日下午,刘奇葆来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特拉维夫大学校长克拉夫特向刘奇葆介绍了孔子学院的运行和管理情况,刘奇葆向校方赠送十个“孔子学院奖学金”名额。随后,克拉夫特陪同刘奇葆走进一间教室。当时,老师正在教授《论语》的有关内容。刘奇葆发现黑板上写着一个“仁”字,便饶有兴致地问在座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字的内涵吗?”一名学生用流利而标准的中文回答到:“‘仁’是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古代最高的道德标准……”刘奇葆接着问:“古代犹太学者的思想里有没有跟儒家思想比较接近的内容?”学生说:“有,我们古代有一位学者也提出过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刘奇葆深感欣慰,鼓励所有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今后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使者。刘奇葆还赠送给在场的每位学生一本《中—希伯来语小字典》。在特拉维夫大学,刘奇葆还与以色列汉学家座谈,赞扬他们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以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在土耳其,刘奇葆考察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伊斯坦布尔节目制作室,就加强国际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提出明确要求。他还参观考察了土国家广播电视机构伊斯坦布尔分社,就土媒体的管理、运营、政府决策及与国外媒体开展竞争与合作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西亚非洲局)
  (责任编辑:魏丹丹)
其他文献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爆发震惊全球的《查理周刊》惨案——12人因该刊用漫画形式讽刺穆斯林先知而被两名北非裔移民青年枪杀。事后法国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恐示威游行。反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出恐怖主义背后的根源——由来已久的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移民对法国社会的融入困难,唯有正视该问题并设法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方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行径。  移民和移民问题的由来  一、移民的由来 
李小可走了许多藏地,交了许多藏人朋友,拍了很多照片,画了很多藏区的画儿,还希望能多帮藏地画家做点事,他每年都争取去一次藏地,不为别的,因为藏地“永远在我前方”。    寻源    天地间真的没什么声音,只剩下一大片一大片的色彩,天的蓝雪的白经幡的赤蓝金绿,看在眼里格外绚烂。气压很低,胸口闷着一股气,不过李小可毕竟当过兵、进过工厂,进山习画也是常有的事儿,他还能扛得住。现在是休息时段,车必须要加油,
1989年,用一种概括性的表达方式来讲,是一个“短暂世纪”末期的巨大冲击。我和其他的当事人亲身经历了这一不仅对罗马尼亚历史而言,更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的高峰期。1989年的革命最终以苏联在1991年的颠覆作为终结,影响了整个当代历史。  “短暂世纪”这个概念,是由艾瑞克·霍布斯邦在他的《极端时代》一书中提出来并加以解释的,这本书令人深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都一直经历着这一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的1
和王冰他们的骑行队伍偶遇是在去当惹雍错的路上,当时天色已黑,我们的车队在往当惹雍错的南村赶,突然在搓衣板路的前方看见四位骑行者。在藏北遇到骑行者不是稀奇的事情,每年的5月到10月,是驴友们骑行进藏的高峰期,拉萨往往是这些骑行者的起点或者是终点,分布在八廓街以及其周边的大大小小的客栈,就是这些骑行者的据点,他们会在这里结伴,或者互通路线信息。  有些人喜欢结伴骑行,有些人喜欢单独上路,有些人骑行是为
“营造的密码”  西藏建筑大体分为四类,除去宫殿寺院等佛教建筑,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房成为各个地区的主流建筑。  碉房是西藏最典型的建筑类型,宫殿建筑则象征着西藏建筑的最高工艺和艺术水平,牛毛帐篷则为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提供遮风挡雨的住所,唯有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板房,寂静无声,随着近年措高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才渐渐被更多人所知。  10月5日,正值国庆长假期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步伐的加快,加之日本和几个东盟国家不断制造岛屿争端,中国外交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机遇也空前大好;形势错综复杂,任务繁重而艰辛。总体说来,现在中国周边形势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好,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魅力。但由于美日一个“绝不做老二”、一个“不甘心做老三”思想作祟,太平洋的水被搅浑了,已经不那么太平了,好像“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处于“C”型甚至
2008年10月16-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应印度国大党主席、团结进步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邀请,率中共代表团访印。此访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央领导同志首次出访印度,也是今年访印的最高级别党政代表团,受到印方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俞正声先后访问了德里、班加罗尔和孟买,广泛会晤了印度政府、政党和工商界领导人,深入阐述了我和平发展思想和和谐世界理念,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等交换了意见
■ 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  ■ 2月4—5日,应社会党国际的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结一率中共友好代表团作为特邀客人出席在葡萄牙卡斯凯什召开的社会党国际理事会会议。  ■ 2月18—23日,应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邀请,中共中央委员、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两国。  ■ 2月19—25日,葡萄牙共产党总书记热罗尼姆·德索
2010年11月2~13日,应以色列和阿联酋政府、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应塞浦路斯议长卡洛扬的邀请顺访了塞浦路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天津市副市长李文喜等陪同访问。  此次访问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对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国家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也是深化中国共产党与到访国主
2012年5月21日,普京颁布总统令,成立远东发展部,下决心开发远东。开发远东可能与欧亚联盟一起,成为普京新任期的最主要任务,这一举措将为中俄两国增添有战略性长远意义的合作领域,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天地和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远东 提上日程  长期以来,俄罗斯在东部开发上,宣言多于行动。俄国启蒙学者罗蒙诺索夫(1711—1765)曾说过,俄罗斯的强盛有赖于西伯利亚。俄国政治家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