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素纯化工艺中活性炭脱色条件的优化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表面活性素回收率与脱色率为指标,对表面活性素纯化工艺中活性炭的脱色效果进行研究。使用单因素最优条件进行脱色时,表面活性素回收率为97.89%,脱色率为83.57%。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4个关键因子为活性炭、表面活性素溶液p H、乙醇体积分数及脱色时间。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ΔG为负值,表明吸附可以自发进行;ΔH=8.4341 k J/mol,说明活性炭吸附色素的过程为吸热反应,判断其为物理吸附。在上述基础上对动态脱色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乙醇
其他文献
研究了大豆组织蛋白对重组肉糜制品的感官评价、色差、出品率、微观结构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豆组织蛋白对肉糕的风味、色泽、质地、口感等感官指标都有显著的影
CodY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全局转录调控因子,普遍存在于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菌中。对枯草芽孢杆菌、乳酸乳球菌等益生菌的研究表明,CodY对菌株的碳代谢、氮代谢、胁迫
为探究枫香叶次生代谢物对冬枣的采后贮藏效果,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100m L)的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枫香叶依次经醇提、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层析、体积分数50%乙醇洗脱
对嗜盐古生菌Halobacteriaceae sp.生长过程中的产酶特性做了初步研究,并研究了其胞外蛋白酶的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嗜盐古生菌Halobacteriaceae sp.生长周期较长,从对数期
加工蔬菜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降低其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文中综述了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机制、亚硝峰产生规律和亚硝酸盐消除技术的
对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QuEChERS结合固相萃取技术(SPE)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浓缩果蔬汁中73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1%的醋酸
获取来自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的编码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β-CGTase)的基因cgt,并将带有His-Tag去除信号
为优化β-环糊精包合法对蛋黄中胆固醇脱除的工艺条件,提高脱除率,选用3因素3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以稀释倍数、β-环糊精添加量、混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胆固醇脱除率为响
建立了以改良QuEChERS作为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农产品中除虫菊酯6种化合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对QuEChERS的净化试剂和萃取盐进行优化,最终选
以鸢乌贼抗氧化肽为研究对象,以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蔗糖、海藻糖、柠檬酸、NaCl、防腐剂、金属离子以及人工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