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核苷酸管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别我国不同组植原体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已有报道,为了筛选出适合于我国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建立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并对我国发生的疑似植原体病害进行鉴别。[方法]通过PCR扩增结合管芯片杂交技术,对收集到的15种植原体侵染的植物样品及其健康对照进行检测和鉴别。[结果]建立了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体系。15种病害样品中,13种获得显著的阳性杂交信号,并且所有的健康对照都呈现为阴性。13种植原体病害依16Sr DNA直接测序可分为16SrⅠ、Ⅱ、Ⅴ、XIX四组植原体。在所有探针中,植原体的通用探针(Pp-502)可以检测到所有确定的植原体样品。16SrⅠ组特异性探针(PpⅠ-465)可以确定16SrⅠ组的泡桐丛枝、苦楝丛枝、桑树萎缩和莴苣黄化4种植原体样品。16Sr II组特异性探针(PpⅡ-629)仅可以确定16Sr II组的花生丛枝、甘薯丛枝和臭矢菜丛枝3种植原体样品。但16Sr V组的枣疯病、樱桃致死黄化和重阳木丛枝及16Sr XIX组的板栗黄化皱缩植原体与其他组专化性探针皆有明显的交叉杂交信号。相比于PCR扩增的凝胶电泳检测,管芯片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1 000倍。对疑似植原体病害的诊断结果显示河南濮阳的红花槐丛枝的病原应为16Sr V组植原体,福建福州的长春花黄化丛枝应为16SrⅠ组植原体;而北京戒台寺牡丹黄化皱叶和内蒙古包头柳树丛枝未出现任何植原体专化的杂交信号。[结论]管芯片杂交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和鉴别植原体的方法,可应用于我国植原体病害调查和诊断,并为植原体的鉴别和分类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脓肿分枝杆菌的细胞壁的通透性.方法在含RFP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Tween 80以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观察对RFP具不同MIC的脓肿分枝杆菌的生长在450 nm的光吸收值(OD45
多肽分子自组装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自组装,多肽分子可结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一种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其特定空间结构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其组成
以历史文化名镇三河古镇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与现场调研为依据,从自然历史形成因素出发,对三河古镇空间肌理进行分析,探讨古镇选址与布局、街巷格局、建筑风貌以及人文情态
德勒兹哲学的精神分裂分析是革命的唯物主义精神分析,它是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文学批评的最新方法,其中一些思想方法,如无器官身体、脸面性和解辖域化等都是文学批评中十
根据数字技术服务的教育要素,我们可将数字教育分为五种模式:工具模式、教育数字出版模式、解决方案模式、平台模式和教育机构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教育过程服务都至关重要.数字
日本的樽本照雄是研究中国清末民初小说的专家。他的《清末小说研究论集》破解了清末民初小说研究中的若干疑案,推翻了一些过去被视为“定论”的错误论断。他学风严谨:挖掘原始
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常在出血后数天发现,1周后达高峰。其进展迅速,常引起局部脑缺血、脑梗死及神经功能障
清代中期通常是指从康熙至嘉庆之间两百年左右的时间,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康乾盛世”大致相近。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内,得益于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至乾隆皇帝时期,
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方财务报告信息需求者对医疗卫生行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都提出了不同维度的诉求。进入新世纪,互联网
通过对传统细纱机进行改造来生产木浆纤维/芦荟/棉赛络针织纱,分析了原料的性能,对木浆纤维和芦荟纤维进行了抗静电处理,设计了赛络纺纺纱工艺流程,给出了各道工序采取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