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评价对其目标实现新路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评价是教师音乐教学与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广义的音乐教学评价包含了音乐教学的全部领域,涉及其教学的一切方面。本文的定位为中小学教育,旨在论述教学评价中课程评价模式对音乐教学目标实现的影响。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94-02
  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能够具体化反映音乐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引导人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的音乐教学评价对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以及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有特殊意义。
  一、传统评价对其目标实现的影响
  1.对教师的影响。
  (1)教师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欣赏教学与审美教学,其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大多为试卷作答和歌曲演唱。(2)教师教学过程教条。有的教师没有从音乐教学的本质出发,刻意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照搬其教学细节,试图打造一个完美课堂,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样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陷入教条模式。
  2.对学生的影响。
  (1)学生音乐欣赏、创造能力培养不足。由于音乐评价模式的单一和教条化,使得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欣赏部分的教学严重缺失。由于固定的评价模式,使得学生自身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错误理解,认为这一部分的课程考試不考无关紧要,久而久之音乐欣赏课程就变成一节“无用”的课程。(2)抑制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由于考试模式的单一和教师只注重歌唱教学和音乐理论学习,逐步扼杀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也会错误地理解音乐课就是唱歌和背诵条条框框的概念,使得学生对这门课逐渐失去兴趣,如此恶性循环,到了中学阶段会对这门课厌恶甚至抵触。
  二、对教学评价原则的优化策略
  1.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1)定量测评与定性述评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中谈到定性述评适用于一些难以具体量化的内容,而定量测评能够用数字看到动态和趋势。由于音乐教学特殊性,大多数教学内容无法用清楚地数据表述,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定量测评的方法,就会导致教师教学的教条化和学生学习的被动化。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应以评述性的文字评价为主,具体的数据评价为辅,二者相互结合,在学生健康发展的大框架内,增强学生对音乐体裁形式、音乐风格的理解、掌握,增强对音乐的见识,使学生拥有一定程度识别乐谱的能力等。(2)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①注重过程性评价其实是更多地注重音乐欣赏教学。②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最好的契机,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能够增强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属于时间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教师不应过多干预,只应稍加引导,更多的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也应仔细思考,不要刻意用对与错去评价,若学生见解与音乐原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差甚远,应通过侧面提示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大致含义,逐步累积音乐欣赏能力。在总结性评价方面,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切忌单一的考试形式,不光从演唱入手,更多采用音乐欣赏评价和音乐能力综合性评价。对于那些对音乐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更要灵活运用考试形式,多从学生聆听音乐评价和音乐欣赏、歌唱、表演评价等综合评价入手。
  2.学生参与评价。
  (1)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新课标中谈到,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学生对同一首音乐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学生之间既能够有主动学习,相互融合的机会,更多的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音乐课的兴趣。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音乐自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纵向比较,取长补短,充分肯定学生的评价,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有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兴趣、审美及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教师的理解和知识。(2)学生与教师交互评价。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性理念存在,导致了学生认为教师一定是对的,这样会造成整节课死气沉沉,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主体的背景下,教师已从单纯的知识教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朋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题,师生讨论的方法,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自由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不仅锻炼了自学能力,还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权威的理念,让学生主动认识、理解,更有助于对学生德育、智育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3.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实现相关联。
  (1)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发展性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①贯彻发展性教学评价原则,首先应明确评价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对于评价的结果不能教条化。(2)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较新的概念,它强调了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整合。“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可以直观反映学生在整个中小学音乐学习生涯中的音乐学习状态。家长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通过成长记录可以清楚地向教师咨询存在的疑问,教师也可以以此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非在校时间的音乐学习情况,双方在清晰、透明的状态下交流,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学生整体的音乐学习进度,并从材料中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存在不足和其艺术特长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音乐能力的变化和发展并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总的来说,“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对于音乐教学目标真正实现,达到音乐教学“审美育人”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发扬个性,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CD)测定26例海洛因依赖者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5-HT水平。结果:海洛因依赖
【摘 要】幼儿园中的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较小,不管是心智还是认知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趣味性的运用。由此,游戏教学的方式在幼儿园中的作用就十分突出。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对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运用,能够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接下来的本文中,笔者将对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和运
非典型类抗精神病药具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小、疗效好等优点,且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有研究认为,该类药物可引起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
【正】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受自然风险相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特别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农
【摘要】文章从实验情景、实践情景、问题情景和以旧带新情景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情景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情景 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28-01  生物概念通常都是用简练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所总结出来的核心理论,其中所提到的相关字词都是经过认真仔细的推敲,并且一定是有其特
【摘 要】教育制度的变革迫切要求教学方法的革新。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本质提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前的反思,增强课堂中突发问题的可预见性,做好课堂反思,提升教学质量,也要进行课后反思,辅助教育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反思性教学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