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格式塔美学的角度,对夏济安所译的霍桑名作《古屋杂忆》的片断进行了分析,对译文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忽略读者的审美能力,也不能只顾全译文的整体美而忽略了意义的准确性,要在格式塔整体理论的指导之下,两者兼顾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关键词:格式塔 审美 整体性 《古屋杂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格式塔”一词原是德文“Gestalt”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事物的形式和形状,但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它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内涵,具有“通过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蕴。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发于德国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派别,后在美国广泛流传与发展。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考夫卡和荷勒。在美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主张任何“形”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这种重视整体、标举接受主体性的思想,对各个学科都有很大的启示。在西方翻译理论界,就有Snell-Hornby吸收了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翻译理论的长处,以格式塔整体理论和原型学为基础,倡导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国内南京大学副教授姜秋霞(2000)则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审美过程中格式塔意象再造的模式,对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及认知结构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一 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
  文学翻译中意象的转化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意义上讲的意象指的是读者或者是听者,通过已知知识,对现存的客观物体或者是想象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感知和印象。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格式塔意象”指的是任何一定的景物,一定人物和事件作为一个整体在文学作品当中通过主体产生的表象,包括精神的和语言的两个方面。格式塔意象强调文学作品的整体的品质。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感人是因为其中包含有语言成分以外的美感因素,而对于文学翻译过程来讲,译者对美感因素的体验和美感因素的再现就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意象的转换是建立在译者对全文的整体体验上的,文学作品中每个个体(词或句)均产生各自的意象,经综合所产生的新的层面上的意象。更高层面上的意象不是个体意象的相加,而是超越各个局部生发而成的新的整体——格式塔。因此格式塔意象的转换在翻译活动当中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审美过程。译者和读者共同参与了这一审美活动,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必须统筹全局,考虑到读者接受的因素,才能在这一个双向建构过程中成功地进行审美转换。以下,从审美过程中格式塔意象的转换这个方面,对夏济安先生翻译的霍桑的《古屋杂忆》中的一个段落做一个分析。
  二 对于原文的分析
  霍桑的名著《古屋杂忆》素以其文风沉郁浓厚著称,本文选取了其中一段描述古屋的文字及夏济安先生的译文作为样本,因为这一段的原文和译文都分别代表了作者和译者的风格,具有典型性。
  本段以一个游者的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描述了游者对古屋的印象和屋主的回忆。原文中以“we”为主体,为读者勾勒了一个游览古屋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游者的所见和所思。全文的基调是灰暗的,如同宅外的石门一般。从原文整篇的句子结构来看,作者主要运用了9个长句,长句读起来连贯绵长,用以衬托古屋的悠远历史以及其庄严肃穆的周边氛围。根据游者的视觉感受,每个长句的安排又各有不同,例如,作者在第一句当中安排了一个状语提前的句式,强调了屋前的粗大的石柱,因为这是给游者视觉的冲击力最大的物体。而在第四句中,起首就提到了The glimmering shadows,用了一个相对很少用到的主语从句,因为这是给游者的最深印象的物体。作者独具匠心,他在文中安排长短相间的句子和变化多样的句式,仿佛让读者看到了古屋的这个建筑一般,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气韵流畅。从而使原文的形式如同让读者亲眼看到美丽的建筑一般,带给他们和谐的、流动的美的享受。在选词方面,作者选择的是与“gray front”基调相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凄凉、超脱尘世的气氛。
  文学创作不仅要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而且也应当为读者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审美接受的重要前提。在霍桑的这段文字当中,他所创造的意象都给读者预留了很多的想象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审美想象:When did the gate fallen?Why?How old exactly the old manse was?…所有的这些空间都会在译者和读者的积极参与中被填满,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的体验。译者翻译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能追寻原文作者的审美体验,从而在译文中用不同的语言来再现这个审美的体验。
  三 对译文的分析
  1 审美经验的再现
  首先,从译文整体来看,译文对于原文的整体风格有正确的把握。在译文当中突出了古屋的神秘、圣洁和废弃后的凄凉。译文中,作者同样以一个游者的身份,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由景及情,再现了作者的审美经验。
  游者由远及近,从远处慢慢地靠近古屋,首先视觉所及的是两旁成片的白蜡树林,以及路尽头的灰色的大门,然后注意到的是宅门口的门拱以及门前的石柱子。睹物思人,游者自然而然地想起古屋的主人。继而镜头又投向了宅门内,游者推开古老的宅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通向屋子的一条路,马车道,杂草蔓生的园子,以及觅食的乌鸦和老马。顿时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凄凉的图画,图画上因多了一些动物而显得略有人气,动静相宜,使一幅安静、古老的屋子的图画因为游人的到来而显得活泼了许多。然后译者又讲到与别的贴近路边的住宅比较,古屋的气象显得大不一样,视角马上转到了屋内;从屋里向外看,宅门和公路之间的朦胧的树影,为古屋平添一种神秘诡异之感。因此从译文上来看,译者叙述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宅门外到宅门内再到屋内。从窗户向外看,屋里的人也觉得自己是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真实的世界,从这样一个地方又联想到屋的主人以及他在世时候的生活,也必然是与俗人大异其趣了,这样,随着游者一步一步地靠近古屋,读者的悬念越来越浓厚,古屋也越来越神秘,并且对古屋的原主人越发感到好奇:在这里居住的牧师是个怎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所有的这一切,原文所带给读者的审美想象都完整地在译文当中得到了再现,在读译文的时候,读者不会感觉有任何的不合逻辑和突兀的地方,所有的环节都顺理成章,自然流畅。作为一个古屋的游者,总是带着这么一种好奇而来,想来了解这里的历史,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在这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不管在原文中还是在译文中,读者都拥有了和游客相同的审美感受,所以,译文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审美经验。   2 原文意象的再现
  译者在把握原文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转换了原文当中的诸多意象。原文当中的意象大都反映了一种凄凉和神秘之感。例如:Old parsonage;Gray gate;Vagrant cows;Overgrown with grass;White horse;烘托出了古屋的破旧和荒凉。译者在译文中用相应的意象表达:白蜡树;灰色门面;两三只乌鸦;杂草蔓生;白马。整体的意象叠加起来也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原文中另外一组景物的描写则给读者带来神秘之感。例如:Glimmering shadows;Spiritual medium mysterious;Intermingled gloom and brightness。译者将之分别译为:隐约朦胧的树影;人鬼异世;明暗夹杂的幕。一种恍若鬼世的感觉油然而生,读者也因此被带入到一个人鬼异世的境界。原文中格式塔整体意象准确而生动地传递到译文,将原文作者与读者,译文作者与读者的审美感受融合在一起,使译文完美地再现了原文审美经验和意境。
  3 对译文的评价
  对于夏济安的译文,奚永吉(2001)在他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一书当中有如下的评价:“此译一气舒卷,语特疏隽,尤其可贵的是,意趣深远,婉转洞达,奇境别开”。另外,又引用了著名翻译家林以亮先生的评论,大意是回头去看译文,原文一股圣洁之气跃然纸上,之所以译者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译者和作者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契合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打破了种族和文化上的樊笼,等等。两位评论家显而易见都对夏先生的译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金缇(2001)在他的《等效翻译探索》一书中,也提到了夏济安的这段译文,与前两位批评家不同的是,他选取这个例子是作反面例子,在对比分析了原文和译文之后,强调译者在尽力使译文传神或者是神似的同时,忽略了意义的翔实。认为译文当中将“avenue”的意思理解错了,以致造成了误导,给读者的感觉是游客顺着一条大路走过去,到了路的尽头看到了住宅院子门,推门进去,又是林荫大道,又是宅门前的马车道,然后就是古屋的门了。并说译文让读者产生误解,宅门道屋门之间有两条路,实际上,有人做过实地考察,原文作者所说的马车道和林荫大路都是指的同一条路,而译者把它理解成了两条路了。笔者认为,读者根据自己的常识可以判断这是一条路还是两条路,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文字作出自己的判断,一般的常人都不会认为从同一个方向通往同一个屋门会有两条不同的路,译者也正是考虑到了读者的审美体验能力才这么译的,否则,在花力气去解释这不是同一条路,好像显得没有必要,同时也会失去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美感。
  另外,有批评家指出,其实白蜡树这个树种应该是黑蜡树才对,因为白色和死亡苍凉的气氛不和谐,不能衬托出全文应该有的气氛,可是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丧事实际上可以由白色和黑色来代表的,黑和白没有绝对的区别。所以选择哪种颜色都是可以的,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此外,还有这样的评述:“译文为读者提供的情景中不仅丢失了一些微妙生动,意味深长的东西,而且整个形象是混乱而模糊的”(金缇:2000,36)。对于这种批评,笔者只能说它完全忽略了在审美过程当中的读者所起的重要作用,译文不留给读者任何的想象空间,那么文学作品何以能称作文学作品,何以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从而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呢?
  当然,客观地说,在对夏济安译文的批评当中,并不是都是没有道理的,其中,在这段译文当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误译,很明显的一处就是将“two or three vagrant cows”译成了“偶尔有两三只乌鸦飞来,随意啄食”,当然,这是由于译者的疏忽所致。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了全篇译文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的魅力。
  四 结语
  《古屋杂忆》的译者在准确理解作者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准确再现了原文的格式塔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读者这个重要的审美主体,客观估计读者的感知水平,从而译出了美的译文,带读者体验了这座百年古屋的凄凉和神秘。
  格式塔意象之于翻译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它在强调译文的整体和和谐的美学意义的同时,忽视了译文在意义的准确性,这也是一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一种完全背离原文的译品,可能是一种好的文学作品,但是绝对不能称作是好的翻译。
  注:本文系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2年),项目编号:Qnjj1280,和海南省教育厅项目(2013年),项目编号:Hjsk2013-08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2] 金缇:《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3] 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 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顾小燕,女,1973—,湖北京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工作单位: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宋懋澄系明末华亭著名文言小说作家,其《九籥集》在明末清初影响深远,他的文言小说在明代就流传到了朝鲜、日本。陈子龙曾为他作传,吴伟业曾为他写下墓志铭。宋懋澄文言小说《珠衫》系冯梦龙《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之原创,故应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原创之功不可没,况其人物塑造、思想见识、情节演进、语言练达诸方面极有可取之处,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质朴自然之美。本文从人文主题、情节结构、语言特色三方面分析了《珠衫》
期刊
摘要 清代后期江南才媛们集中题咏《断钗图》,源起于汤贻汾为其母杨氏绘此图后发起的广泛征诗,亦感于汤家情、事,后人不断补和。才媛们通过诗词等文艺方式传颂了汤氏家贤,丰富了家族间文学酬唱的内容与形式,也进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文学才情“比武”。  关键词:《断钗图》 《断钗吟》 清代才媛 载贤 矜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清道光年间,江苏武进才子汤贻汾(字雨生)曾画有一幅《断钗图》
期刊
摘要 对于中世纪的英国宗教诗歌发展时期来说,最主要的两类文学经典作品包含英国的史诗和英国的宗教诗歌,这两类作品能够代表英国中世纪的文学经典和更加辉煌的成就。近年来,对于中世纪的英国宗教诗歌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与研究其他诗歌种类或者其他时期的研究相对比,对于中世纪的英国宗教诗歌的研究比例和数量还是相对较少的。  关键词:中世纪文学 文学经典 英国文学 宗教诗歌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从审美角度探寻唐诗里的和谐内涵,体现其温婉动人、刚健中和、追求本真自然的文学艺术风格,我们会发现唐诗里所具有的精妙动人之处。本文分析了唐诗壮美和谐的总体风貌,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其内容的本真和谐以及它所歌颂的和谐自然和美好,它所包容的一切博大和谐的心态,至今还使读者能够深切地品味到唐诗所表达的自然天成,清新明快人情人性的美好。  关键词:审美角度 唐诗 和谐内涵 本真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 “忠义”贯穿水浒,“忠义”刻画英雄,纵观一百单八将,愚忠黑三郎,愚义黑旋风,均独具个性、形象鲜明,金圣叹说:“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可以说,从剧情的角度讲,宋江的忠考验了李逵的义,李逵的义衬托了宋江的忠,在这部讲究忠义宣扬忠义的历史巨著里,两人的忠义纠缠可谓到了“愚”的地步,着实可悲可叹。本文中笔者基于原著探讨两人的“忠义”纠葛,在此基
期刊
摘要 画山水和写山水,都是人类在向大自然代致相思,妙的是文同二者兼善,其抒写游宦途程的诗作充溢着在山水中安顿生命的乡关之旅与归止之情。本文从对故乡川蜀山水胜景的留恋,对晚景的偏好及隐者的归趣等几方面来认识文同山水诗的独特情怀。  关键词:文同 山水诗 归止 晚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同,字与可,四川省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属绵阳)人。北宋皇祐元年进士,历官通判邛州、知
期刊
摘要 礼貌用语是文化沉淀和积累的成果。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不但反应了一个地区在一定年代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其文化发展水平。《左传》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文化内涵深刻,思想内容丰富,其中的礼貌用语更是体现了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从《左传》中的称呼语、委婉语和避讳语三个方面对其中的礼貌用语文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左传》 礼貌用语
期刊
摘要 理解福柯的权力思想、自由思想都离不开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他通过对现代社会的监狱、惩罚、规训与纪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其中运行的权力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权力网络,也展示了其中自由的空间图景。本文从描述“监狱”开篇,通过分析福柯阐述的监狱类型及其提出的规训手段,试图寻找福柯的“自由判断”。  关键词:自由 规训 惩罚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据记载,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就有了监狱。尽管监
期刊
摘要 在孔子开办的私学里,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为“六经”,也是孔门教学的全部理论教材。而学术界一直认为“六经皆史”,所谓的“史”,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档案。孔子作为中华教育的先驱者,决定将《诗》、《书》、《礼》等档案文献作为现成的教材,向弟子们传递中华文明。孔子也把编纂《诗经》、《春秋》的经验引入教学环节里,培养了弟子的档案意识,使弟子们在学习实践中通晓了档案的编修方法和原则,认识到了档案对
期刊
摘要 在诗歌大众化走向极致的50年代,翻译家查良铮(诗人穆旦)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在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同时,发出了“诗首先是诗”的呼声,保留了纯诗的色彩,这不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同时使“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终于在中国大放异彩。  关键词:查良铮 普希金抒情诗 大众化 纯诗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查良铮与普希金抒情诗在中国的译介  新中国成立前,普希金作品翻译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