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途径
  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它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学习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与构造原理;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建筑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案。学习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并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正确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建筑工程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三大部分,其中,识读建筑施工图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特点是构造复杂、多样,成品建筑无法看到其内部层次做法,而且,真实的建筑也无法搬到课堂上进行拆装演示,坐在建筑中学习建筑往往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无法“看到”建筑。针对课程特点,按照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设置“看”的教学环节,即:先参观建筑以增加对建筑构造的感性认识,故在各学习项目教学中设置了现场课;为了加强学生识读构造图的能力,绘制构造图是提高识图能力的重要途径,故在构造项目中设置了构造图绘制和识读训练课;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识读一般建筑的建筑施工图,而识读一套图纸的建筑施工图部分最好连续进行,故设置了一周的识图训练综合实训周。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包括现场课、构造设计绘图课、识图专用周三部分,通过“看——绘——读”完成专业能力需求目标之一:识读建筑施工图。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利用暑假作为学生的工作学期,以增强学生对建筑的认识。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高职教育“职业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才培养要重视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应用性,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和技能人才。因此,高职建筑类专业必须打破课程体系中以学科为本位的思想,重新构建以土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要创新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现场课设计
  现场课根据各教学项目教学需要来设置,分别设置在如下项目中:项目1(构造概述)、项目2(基础构造)、项目3和项目4(墙体构造和楼板构造,主体施工中一般在现场能同时看到)、项目5(楼梯构造)、项目6(屋顶构造)。现场课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选择校内典型的建筑(框架与砖混混合结构,包括了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方便了实物与图形的对照。在教学中首先设置教学任务,发给学生任务工单,学生的“看——画”都围绕着项目和该项目的任务来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现场课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看”是否认真仔细,任务工单的完成情况。
  (二)绘图课设计
  绘图课设置在几个构造项目能综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构造详图位置:⑴在项目3、4(墙体构造和楼板构造)后设置墙身大样图设计课(不含檐口节点);⑵在项目5(楼梯构造)后设置楼梯详图设计课;⑶在项目6(屋顶构造)后设置屋顶排水与檐口节点设计课;⑷在项目9(厂房构造)后设置厂房构件与定位轴线关系的设计课。画图课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在教学中首先明确画图任务(任务书),教师举例引导学生画图方法,再由学生完成构造图的绘制。画图课考核主要看学生绘图是否正确以及图纸质量。
  (三)综合实训周设计
  该课程按照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将重点放在民用建筑中,故在民用建筑构造项目和民用建筑识图方法讲完后,设置一周的综合实训周。综合实训周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教师首先针对工程图纸提出问题,做为学生读图的引导,教师辅导答疑并分组答辩。识图专用周主要看学生对图纸的理解程度,以读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最终学生答辩情况来考核。
  因为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对应专业能力目标的识读建筑施工图,所以通过实践教学的合理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要学好这门课需要有《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制图》等基本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就课程本身而言,建筑识图和房屋构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前后呼应,识图是构造的基础,构造又为识图服务。它既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该课程的识图训练识读一套校内建筑的建筑施工图部分,在后续“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中继续识读同一套图纸的结构施工图部分。
  三、本课程实践教学目标设计
  (一)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基于课程特点和课程对应能力项目培养设计的实训课,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为从事施工员为核心的岗位群(专业培养的岗位)所对应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学生对本课程感到抽象和茫然的态度,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通过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安排主要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专业技术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理论知识够用就行,主要是学会应用,只有掌握了实际技能在生产实践中考核合格,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做好实践教学,是提升土建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9月22日下午,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企业家战略联盟主办的“多功能干粉隔热涂料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发布会上,广州市昌福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关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今天是冬至,我本学期的新课也在口语交际中落下了帷幕。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的小伙伴》,提示语要求可以从伙伴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入手进行介绍,也可以介绍别的方面。当学生们在读提示语时我心中闪过一个词“积极关注”,我立即做出一个决定,不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说,而是引导大家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营造一个相互表扬、相互欣赏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润泽心灵 《我的小伙伴》 教学实录  老师:孩子们,每
摘要: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体育消费,使得体育消费者市场组成更加多元化。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例如体育锻炼场地、器材、设施等方面地投入越来越大,为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而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具有相互协调的关系,二者的相互协调,使得我国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保证了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社区体育;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经济是
2007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的深化改革, 企业也在不断地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革新。企业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是反映该企业的发展状态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时代的形势下, 要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宣传, 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本人从事井下作业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主抓培训基地政工工作,深知政工工作
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似乎成了语文教师的心病,许多教师不知道怎样才能调动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孩子们也是面对作文的要求愁眉不展,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呢?我做了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