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PC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水平,分析PCT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第1~14天血清PCT感染低风险值的百分率从80.3%逐渐降至63.5%,感染高风险值的百分率呈升高-回落-再升高的趋势,感染中度风险值和感染基本确诊值的百分率则分别从13.9%和0.7%持续升高至27.0%和3.7%。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组,重型颅脑创伤组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从入院后第1~14天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双峰型趋势,中型颅脑创伤组逐渐升高后缓慢回落且血清PCT检测值与GCS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5),轻型颅脑创伤组升高后降低再轻度回升,但各型颅脑创伤患者的GCS仅与入院第3天和第7天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结果密切相关(χ2=10.32,16.31,P<0.01);重型颅脑创伤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ATCH检测值明显高于同组入院第14天和轻型、中型颅脑创伤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ACTH检测值(P<0.01或0.05)。
结论血清PCT的阳性检测结果可能仅在颅脑创伤后第3~7天与颅脑创伤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其动态变化与特殊的颅脑创伤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有关,可作为判断颅脑创伤后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和病情转归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