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师生关系和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及人口变量差异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采取实证定量问卷调查方法,对云南省6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关系进行调查,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6.0进行处理和分析,结论如下:1.在一定程度上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是有积极影响的。2.在英语学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态度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刘荣朝(1966.03-),男,汉族,云南楚雄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原一川(1957.10-),男,汉族,山西榆社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马榕(1997.09-),女,汉族,四川南充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下云南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1J1128)。
  一、前言
  高职高专的学生不仅仅是外语学习的接受者,也是工匠精神的弘扬者。鉴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学生复杂的学习情况,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高职高专的教师来说,处理好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工作如何展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其关键。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来探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以及受试学生人口变量对师生关系态度的差异。通过对教育教学大量观察和调查分析,寻找师生关系问题所在,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实证研究,努力为优化高职高专师生关系及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理论大多是从国外植入,而不是从我国固有的师生关系出发进行探讨。二是较少结合英语学科进行研究。我国在世界经济体中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家及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内外培养输送各级各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然而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教师不懂得如何与学生相处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及反抗心理;反之学生的这种状态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实现就业的“助推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定量问卷调查法。
  1.研究的问题。
  (1)在英语学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态度与英语成绩的关系。
  (2)在英语学习中,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师生关系的因素。
  (3)在英语学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态度在人口变量上存在的显著差异。
  2.抽样与样本。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云南省6所高职高专学校,其中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709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060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521人,红河卫生职业学院246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438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37人, 共3211人。这3211人中:男生682人,女生2529人;大一1410人,大二1054人,大三747人;专业涉及36个;家庭住址村寨2720人, 乡镇所在地335人, 县城及以上城市156人。
  3.调查工具。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是一份Cronbach alpha信度为0.956的五级李克特师生关系量表问卷。该问卷由知识量表、交往量表和满意度量表三部分组成,其中知识量表、交往量表分为5个等级,1分非常反对,2分反对,3分不确定,4分赞成,5分非常赞成。在满意度量表中,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不确定,4分滿意,5分非常满意。师生关系量表是选自于王严淞(2018)大学师生关系问卷。本问卷包括3个变量,知识、交往和满意度。知识变量含有5个因子,即,学生学习主动性(1,2,3),学生学习创造性(4,5,6,7),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8,9,10,11),课程内容不确定性(12,13,14,15),考试非标准性(16,17,18)。 交往变量含有3个因子,教师交往主动性(1,2,3,4), 师生交往便利性(5,6,7,8,9), 交往对学生的有用性(10,11,12,13,14)。满意度变量含有2个因子,对教师个体的满意度(1,2,3),对学习条件的满意度(4,5,6,7)。第二个工具是最近一次的英语考试成绩,分为四个分数段,总分为100分。
  4.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课题组制作好问卷后,于2020年10月中旬发布在问卷星平台上。委托6所学校的外语教研室主任组织本校学生在手机微信群里完成答题并提交。课题组于11月中旬从问卷星平台上下载数据,收集有效问卷3211份。采用SPSS26.0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1)斯皮尔曼系数相关分析师生关系变量和因子与英语成绩的关系;(2)逐步线性回归预测师生关系中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3)T检验找出学生的人口变量对英语学习中的师生关系的态度的显著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1.师生关系与学生的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表1展示的是师生关系的三个变量与学生英语成绩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如表所示,学生的英语成绩与知识关系(r=.212, p=.000<0.01), 交往关系(r=.133, p=.000<0.01)和满意度(r=.061, p=.001<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较弱。这个结果的意思是,英语学习中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影响程度不是很大。这个原因很好解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是受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前人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即师生之间的关系越好,学业成绩也就越好。一项芬兰的5~7年级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纵向研究显示(Sointu,2017),师生关系与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学分绩点显著相关,即与教师关系越好的学生成绩越好。一项美国中西部796名初中生的横向研究亦发现教师情感支持与学生平均学分绩点呈正相关(Strem,2013)。来自挪威56所学校7 343名15~16岁青少年的横向研究表明,教师支持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Tennant,2014)。   2.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的师生关系预测变量。表2是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师生关系预测变量的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概要。如表所示,满意度和知识关系两个变量进入了模型概要。满意度对学生英语成绩的贡献是1.6%,知识关系变量左右了0.2%的英语成绩,两个变量一共控制了1.8%的英语成绩。这表明满意度和知识关系是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的预测指标。
  3.受试学生人口变量对师生关系态度的差异。
  (1)性别。表3展示的是受试者性别对师生关系态度的差异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根据此表,交往关系的P值等于.000,小于0.05。这意味着,受试男女学生对于英语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看法是有显著差异的。又根据表4,男生的得分(M=3.35)比女生(M=3.24)高。意思是男生更加认同与英语教师的交往的好处和便利性。但是总的说来,男女生对此的态度是不鲜明的。
  于晓敏,赵瑾茹(2017)采用定量、问卷的方式对三所高校研究生的师生关系现状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发现男女生与导师的师生互动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性研究生更容易与导师建立起较高质量的科研互动关系, 而女性研究生是导师在科研工作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群体。主要是因为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导师的支持和帮助,而男生又往往比较主动,因此与导师的交流更加频繁。
  (2)2年级。表5展示的是不同年级的受试者对师生关系态度的差异的单元方差检验结果。根据此表,三个变量的P值分别为.002, .000,.000, 全部小于0.05。这意味着,不同年级的受试者对于英语教学中师生知识关系、交往关系和满意度的看法是有显著差异的。又根据表6,在知识关系上,得分高低的排列是一、二、三年级(M=3.59, M=3.56, M=3.50);在交往关系上,分别是二、一、三年级(M=3.32, M=3.29, M=3.13);在满意度关系上,依次是一、二、三年级(M=4.03, M=3.93, M=3.75)。意思是,年级越低,对知识关系和对教师个体关系以及办学条件的满意度越高,但是在交往关系上,二年级学生更加赞成与教师交往的主动性、便利性和有用性。
  刚进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学生还不是太熟,故师生之间的交往较少;进入二年级后,师生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交往的主动性和便利性有所增强,到了第三年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一般都会实习和找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学校,所以与老师交往的频次降低。在满意度上,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课堂,对高等教育的认知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满意度很高;二学生对学校老师普遍较为熟悉和了解,对自己学习生活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和评判;三年级对老师的依赖较低,并且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和机会较少,所以相对来说满意度更低。老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提供帮助,尽可能地照顾到各个年级的学生。
  本调查的结论与汪炜冠(2018)的研究有一些差异。汪炜冠为弄清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中职新型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7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相对二年级的学生要好很多,这有可能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变化以及个人的认知发展有关。
  总的来说,在师生关系这一话题上,前人对人口变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我们在今后的调查中,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更好地剖析师生关系的现状。
  四、结语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英语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受到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習态度、动机和智力因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满意度和知识关系是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的预测指标。
  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态度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男生更加认同与英语教师交往的有用性和便利性;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对知识关系和对教师个体关系以及办学条件的满意度更高。
  前人的研究大多属于教育理论上的思辨,所以我们要更多地进行实证研究,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完善相关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W S, Robert C P.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 Effects of child age\gender and ethnicity of teachers and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1(2):125-141.
  [2]Patricia A Jennings, Mark T Greenberg. The Prosocial Classroom: Teacher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 need in Relation to Student and Classroom Outcome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9(1):491-525.
  [3]Rebeeeap an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 Student,Relationship Inventory Using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etor 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05(1):55-73.
  [4]Sointu E T, Savolainen H, Lappalainen,et al.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and Behavioura and Emotional Strength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7(4):457-467.   [5]Strem I F, Thoresen S,Wentzel-Larsen T, Dyb G. Violegce, Bully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tudy of 15-year-oldAdolescents and Their School Environment[J]. Child Abuse&Neglect, 2013(4):243-251.
  [6]Tennant J E,Demaray M K,Malecki C K, Terry M N. Clary M  Elzinga N. Students'Ratings of Teacher Support and Ac ademic and Social-emotional Well-being[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14(4):494-512.
  [7]Wubbel S T, Levy J, Brekelmans M. Paying attention torelationship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7(7):82-86.
  [8]戴军,娄小平.大学师生关系的本真回归——“知道不知道”型师生关系的阐释[J].学术探索,2013(07):145-148.
  [9]蒋萍.略论现代师生关系的困境与超越[J].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109.
  [10]刘成,沈小碚.课堂语境中师生主体间文化认同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0(7):58.
  [11]李红梅,张燕.求通:师生交往时间的时代意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1):34.
  [12]孙天正.师生关系卷[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15.
  [13]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1900-2008[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3.
  [14]田国秀.关于教师权威的辩证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3): 35.
  [15](德)威廉·冯·洪堡著.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
  [16]王旭东.师生关系的理论和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21.
  [17]王守际等.以尊重為和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时间,2010(9):36.
  [18]汪炜冠.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中职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19]王严淞.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8.
  [20]于晓敏,赵瑾茹,武欣.高校研究生师生关系现状与影响的调查研究——基于3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9(02):157-161.
  [21]张凌.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6,12(06):98-103.
其他文献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在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技能和增进商务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培养商务英语领域里的专业人才,同时又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中国情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承担着多重“责任”,主要以“教育”为主,“教学”为辅,在该课程教学实施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期更好地实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价值引领;
期刊
【摘要】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对2006-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文文獻进行检索分析,探索我国大学英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题、热点、历程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我效能感;知识图谱  【作者简介】朱晓艳(1985-),女,江苏宿迁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线教育和在线学习方面尤其需要不断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视觉听力和口语教学的效果、学生在视觉听力和口语学习中的自我学习态度、自我学习模式能否促进学生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发展以及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我学习技能,对上述问题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和测试的关系成为提高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教考分离是教学管理模式调整的重要举措,而信息化试题库的建设是实现科学的英语测试和教考分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结合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试题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设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实践路径,剖析试题库建设的价值意义,以期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试题库有所裨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实践者在开展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在教材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积累多种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用的素材,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要合理地积累英语教学素材,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英语知识的渴求以及发展所需记录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能够助力学生更好地向前
期刊
【摘要】研讨式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讨探究来解决问题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研讨任务,学生在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分析研讨、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的知识体系。论文详细探讨了在高校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实施研讨式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并就英语精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研讨式教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模式;精读教学  
期刊
【摘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指导,展示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同时探讨了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思政教育意识、教育能力和创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高职英语语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潘郑重(1984.06-),女,汉族,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语音教学、旅游文化。  【基金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出现的微课,凭借自身内容精湛短小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中引入微课,通过碎片化处理知识,能面向学生拓展发展口语能力的空间、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口语水平的提升,且有利于自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本文阐述了微课基本特征及其应用至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中的价值,探讨了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中应用微课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英语课应响应国家号召,以教材为基础,立足语言,放眼中西文化,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把中国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堂现状,探讨课堂中中国优秀文化缺失的原因,提出大学英语课堂与其有机结合的途径,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找到更好的教学实践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政教育;中国优秀文化  【作者简介】张庆敏(1
期刊
【摘要】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公共课上被广泛地使用。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并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期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超星学习通  【作者简介】李红艳(1981-),女,安徽滁州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