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的梧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下的梧桐,在月光的照耀下,挥舞着它柔韧的枝条。他挺拔的身姿在月色下婆娑动人。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提醒着他岁月无声地在他生命里穿流而过。月下的梧桐将他心里隐藏的喜怒哀乐,生长在泥土里,摇曳在夜空中沉默不语。似乎觉得月光能够读懂她的喜怒哀乐。他静静地凝视着周围的建筑与人群,还有那不远处,川流不息的河流。他在微风的吹拂下,沉默着,静思着,似乎要将眼前的一切看穿,又不愿说破的将头深深地埋在了夜色的暮色中。在他身边不远处的建筑显得十分破败。在旧屋的墙头上挂满了野草生长而成的草墩子。房屋的整體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的沧桑,在悠长的岁月里,沉淀了房屋主人那欢快的笑语声。可是最后又被岁月无情地带走。只留下破败的屋子独自思念着那离去的人群。无边的思念与揪心的折磨,让他似乎也要随它的主人而去。
  他似乎也想在另一个世界与曾经的主人相逢,要和他们一起重拾那旧日美好的时光。在夜色中,梧桐树似乎听到了那屋子沉痛的悲鸣声。那声音从那萧萧而过的风声,轻轻地传递到了梧桐树的耳朵里。梧桐树也朝着那破败的旧屋轻轻地招手,似乎想要安慰她痛苦而无助的心情。可在他的心里,不知为何,却对那破败的旧屋有了那么一丝丝的羡慕。曾经的天伦之乐。一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而他从一离开母亲就独立而骄傲的生长在泥土里。为了追求那至高无上的自由,他没有自己的主人。他无法体会到旧屋的眷恋与痛苦,可是他却能实实在在地洞悉到他的痛苦。美好总是转瞬即逝的,而痛苦总是深深的留存在记忆中。梧桐树深思着,他忽然觉得,上天应该把更多的欢乐带到人间,而不是痛苦与无奈。
  她忽然想起自己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那时候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后来,他被一只顽皮的飞鸟带到了这个新家。他幸运地落在泥土里。然后被雨水慢慢地冲刷滋养。他开始慢慢长出了自己的嫩芽。然后用自己的根系吸取着地下的养分。他从一颗被人们轻视的树苗。开始长成了一棵,让人们叹为观止的大树。人们开始惊喜地在树底下享受着树荫的清凉。人们对它的赞美开始溢于言表。可他只想寻找那个从小为他浇水施肥的孩子。徜徉在月色的微风中,在老屋的感染下,他的思念也开始慢慢地在内心深处,长出枝芽。带着那期待的欣喜与惆怅的思念。他开始觉得他要比旧屋显得更加的幸运。至少内心的期待也是一种异样的喜悦。
  与旧屋那青色的砖块不同。在梧桐树右边的建筑充满了钢筋与水泥的现代感,在夜色中,他能够感受到屋里面那沉睡的鼻鼾声。与孩子细微的哭闹声。在那里充满着浓郁的世俗味道。那也是他从未有过的独特体验。在睡梦中梧桐树仿佛也在轻轻地想起,那段充满快乐的记忆。他每天每夜都要用力去记起那段快乐的体验。年轮在他的身上,日复一日的加剧。他慢慢的成长,衰老。他的记忆在时光里慢慢地流逝,但他不愿忘记那个可爱的少年。专注为她浇水的认真模样。他多么渴望能够再一次的感受那温柔的抚慰,那感觉就像他仍然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观聚一堂。每日每夜的生长。母亲身上的鸟儿为伴。那日子是多么的逍遥自在。
  在灰暗的月光中,梧桐树终于显露他的迷茫与无奈。他到底是在思念母亲那温暖的怀抱还是那美好少年,温柔的抚慰。他听到鸟儿在身上被睡梦笑醒时的独特声响。如果有下辈子。她可能不想当一颗独立而坚强的大树,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鸟儿一样。或者能像那个为她浇水的美好少年一样,可以永远的和自己的亲人站在一起。那种感觉应该十分美好。梧桐树深思者想象着,仍旧一言不发,只对着那轻拂而来的微风,细细微笑。
  在梧桐树身后,是一个巨大的工厂,像一颗在喉咙里卡住的星辰,内心波涛汹涌的灼热与雷鸣,在血管里潺潺的流动,那黑夜里柔弱的月光,照亮了黑夜里沉寂,血液里深藏的暧昧与柔弱,开始将内心交给了大海深处,让它飘荡在无边蔚蓝的黑夜里,那台贪婪的机器,他在吃掉了精良的设计与优质的铁器后,每日每夜还要吞掉工人们咸咸的汗水,他在吃饱喝足后慵懒的吐出利润,他整日游荡于金钱与酒吧里,他远远地望着工人们被切断的手指,被欠薪的无奈,还有内心充满阴影的职业病痛,他冷冷地凝视着工人们苦涩的记忆,无边的黑夜有多少贫穷的人们,为了生存站立在这阴暗潮湿的机械面前,艰难的游走。他们卑微到泥土里,他们的爱被尘世无情的扫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艰苦的打工生活,他们需要一枚钉子当生活的愁苦钉在墙上,向更多的人,展示这个时代下工人特有的悲伤。
  梧桐树看到自己像这些无情的铁片一样,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对机器无情的剪切,打磨。最后变成一块麻木的配件,构成了做暗淡无声的生活日常,梧桐树更希望自己是一块乡下的铁块,可以在这里成为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钉,有多少片零碎的铁块,他们静静地躺在夜晚的仓库里,或是轰轰的机台上,不知他们将去哪里?在黑夜中,铁块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可梧桐树等待自己的依旧是机器与订单。此时此刻,梧桐树在哪里?又要去往哪里?
  从零星的铁片开始创作,人们穿过村庄经过铁矿,然后通过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离开家乡向城市进发,最后他们将自己的姓名只在工号里,成为了机器旁辛勤劳动的工人。梧桐树在通过流水线下,看到了人们歇斯底里的呐喊,人们疼痛的铝合金图纸下,啃咬着无味的面包,熟悉的汗臭味开启了塑料纸箱的欢喜忧伤。在白炽灯下工人,愁苦无辜的脸,围绕在齿轮与工卡薪水间的寂寞加班。梧桐树通过描绘沉默的工人们身上压着生活的重担,他们的疲惫与蛇皮口袋让他们的家人得到了生活的保障通过描绘螺丝钉与工人们青春岁月,在经历被欠薪、被摧残的身体、对工厂的无端罚款,工人们在经历了小病小痛后无助失落的眼神,让自己的乡愁飘荡在辽阔的大海里与嘶哑的机械声中,远方城市河流上的工资单。
  梧桐树看到了工人们的宿舍与充满乡音的交流,湖南人在四川人的上铺,湖北人与安徽人成为邻居,甘肃人的手指被机器切掉了半截,江西人的手指机器切掉了一个,广西人在负责值夜班,贵州人用浓郁的乡音抱怨中潮湿的天气,云南人开始说梦话,河南人用微薄的薪水买了一条漂亮的长裙。
  梧桐树看到了让人充满食欲的油条,还有简单易用的方便面,菜市场里被刻满了城市的特征,铜制的面具挂在墙上,工人们用平价可口的炒米粉,就着辣椒酱对这种充满色素的可乐,成就了他们快乐的一天。
  梧桐树看到了极具感染力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男女在出租房里同居,在昏暗低沉的出租房里,房门的钥匙早已丢失,工人们的爱情爬上了床铺的铁梯子,最后在医院流走爱情的结晶,他们用避孕药延续着他们的爱情,最后留下分手的眼泪。这是被情欲腐蚀的躯体,爱情的根系已被腐烂。
  梧桐树看到了工人们回家的车票,昂贵的车票,让工人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门槛,他们颤颤巍巍地接过黄牛手里的车票,拥挤在狭窄的过道中。
  这21世纪里蒙灰的机器,将被砍伐的荔枝林倒下,他们在庭院里变成残破的瓦砾。在废墟里被的火焰不断地烧灼堆积,一栋栋楼层被工厂的混凝土浇铸而成,从泥土里开始延伸到梧桐树的手臂里。在乡间的水稻上,与那沉甸甸的玉米包上,梧桐树的身体与骨骼都成为稻田的一部分。
  像那突然冒出的愚蠢,让他生出了纯白的根系。梧桐树想用他坚定的新步伐,来抓着工业时代下的前进步伐。但她仍然在梧桐树的生命里,被工业的春风不断的吹拂翻涌,梧桐树已无可忍受,如此多的怀旧心情,像在等待或者站立,他们闻到了清风送来的机械味。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与心情啊,上午的农业和下午的工业都让人们的辛苦,无可复加。人们剩下9月残念的泪水,将自己的辛酸淹没。梧桐树已不能再感知你的悲痛,梧桐树的泪水已深深埋藏在钢筋混凝土的深处,啊,在这平静如许的湖面中,梧桐树黑色的背景像白马一样奔腾而过,只人机械留下一抹淡淡的残影。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可是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我便后悔干这门工作了在所有老师中,唯有语文老师最为辛苦,尤其是改作文。一篇作文,如果字写得不错那还罢了,如果字写得“龙飞凤舞”,首先看着就费劲;其次,每个人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不同,如果老师觉得不好,学生却不服气,往往很是麻烦,若是文中有闪光之处没有看出来,那更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可见,给作文评分,就如同一场闹心的义务劳动,还经常会被“服务对象”们
期刊
“无形的手”主宰有形的市场我国进入WTO后,面对国外雄厚资本虎视眈眈的挑战,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作下,报刊竞争日趋“白热化”,报刊按行政区域和行政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尝试,提出了几点个人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卫华,女,新疆作协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岁月天山》《木商小传》《冷暖人生路》,作品散见《参花》《北方文学》《散文百家》《牡丹》《北极光》等文学期刊。  阿不力孜一家人正在屋里吃饭。忽然,屋后吵架声大起。他们静听了一会儿,母亲木巴来提说:“是后边郑兴海的吵架声。他和谁吵得这么厉害?”  儿子阿不力孜说:“估计是郑兴海又在打骂他儿子吧,要不他还能和谁吵呢?”  媳
期刊
摘 要:鲁迅在《故事新编》开篇便自我评价道:“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可见他对《铸剑》这一篇小说的看重。《铸剑》一文虽少了油滑与调笑,但也随之变得难于理解。在反复阅读后,本文试从三类复仇对象入手,分析其中的“鬼”意象,并与鲁迅其他作品中的“鬼”相区分,深入探寻“鬼气”的来源以及鲁迅的“复仇”意识。  关键词:鲁迅;《铸剑》;复仇;“鬼气”  [中图
红色作为一种主题色彩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浸染了中国的民俗、传统乃至文学.色彩虽是通用的,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国家、民族对同一色彩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导致“红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闻宣传工作研讨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想把其中的重要观点归纳一下,但时间仓促,难以归纳全面,这里只说一说我的一些感受。一、贯
张爱玲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在时间不长的笔耕生涯中,她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女性作家在与男性主流意识的“边缘——中心”的创作
摘 要: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初读感性细腻,细读能品出作者理性思考的完美融入,在疗愈心灵的同时,细节和结构上也独运匠心,使得文章既能打动人,又能引人深思。  关键词:迟子建;死亡;感性;理性  作者简介:任华菊(1992.10-),女,汉,江苏盐城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一、概况包头铝厂球磨机噪声高达113dB,噪声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1984年底,我们对炭素车间的球磨机噪声的治理进行了考察研究,提出了治理炭素车间球磨机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