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校长郑强藏着一颗报恩的心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因在贵大搞改革引争议,一些极具
  个人色彩的演讲受学生欢迎
  雷雨天气让从北京飞往杭州的班机延误了5个小时,长时间的等待让机上的乘客焦躁难耐,但对郑强来说,也许这是个难得的休息时间。
  现在的郑强,已不再是网上所评价的“网红校长”“贵大强哥”“最有争议教授”了,数月前,他已经调离贵州大学校长的岗位,回到浙江大学,担任起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卸下一把手的重担,似乎可以轻松一些,但从他目前的日程安排上来看,并非如此。
  在记者跟访郑强的两天里,他一刻也没闲过:7月6日参加浙大党委常委会直到傍晚;原以为可以稍作歇息,殊不知第二天一大早又有新生军训动员大会的任务落在他身上。午饭时的郑强已略显疲态,嗓子也发了炎,他的助理告诉记者,下午他还要接待来浙大访问的贵阳理工学院一行人。尽管如此忙碌,他凡事依旧亲力亲为:制作487张会议用的PPT、担任访问团参观浙大校史馆时的解说员……“这算什么,我在贵大时一天才睡4个小时,现在好多了。”郑强大咧咧一笑,并不在意。
  他是典型的“劳碌命”,但劳碌带给他的,似乎不只是荣誉。
  “我身上没有非议”
  郑强是教育界的红人,他身上没有人们对教师固有的印象:谦和温厚、翩翩君子,而是贴着“言辞大胆”“雷厉风行”的标签。关于郑强的报道铺天盖地,最先让他进入大众视野的事情是2013年两会,他在贵州团审议报告时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直言不讳:“我们的那些好大学‘营养过剩’,一些穷的地方严重‘营养不足’。”
  此后,每年的两会都能看到郑强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言献策的身影,伴随而来的,还有频发的犀利言论。“贵大60多年从中央财政得到的钱,抵不过顶级大学3个月的钱。”“贵州的孩子都跑到外省读书去了,不回来了,这等于是穷人家好不容易把母鸡养肥,准备在家里下个蛋卖点钱,结果鸡都不在自己家下蛋,跑到别人家下去了。”“中央四大银行哪个不在贵州开分行?电信运营商哪个不到贵州开分店?两大石油巨头哪个不在贵州开加油站?为啥不办大学?”“我们国家的重点高校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份居然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这些率真大胆的言论,为他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但“人红是非多”,这个道理郑强比谁都懂,当他在贵大尽心尽力推进教育改革时,关于他的负面报道也时有出现。
  “3年前,在贵州大学召开的一次民主选举会上,西装革履的郑强主持会议并宣布选举结果——郑强票数垫底。”“郑强首先对学校的树林下了手,砍掉了一些树。有人根据他的名字联想到了动画片《熊出没》里爱砍树的光头强,郑强也落下一个‘光头强’的绰号。”“这些年,批评和赞扬始终伴随着郑强的校长生涯。一名学生评价说:毁誉参半。”……
  对此,贵大专门做了一个辟谣短文——《关于近期新闻媒体对我校郑强校长报道的几点说明》,指出上述内容并不属实。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郑强同样不忘辟谣。
  在贵大近年来的无记名投票测评中,郑强都是第一名,年终测评也是优秀。“在校园绿化上,有媒体把我描述得很专制,事实是现在被改造的地方成了师生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毁誉参半’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说到这里,郑强拿出手机点进信息页展示给记者,里面的内容多半是贵州大学师生对他的感激和不舍,“我连续被评为‘中国好校长’和‘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这些都是学生投的票,如果是毁誉参半,怎么可能当选?”
  一年多以前,郑强的一段提到空姐的演讲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视频中他说:“为什么中国空姐要有研究生专业?不就是推个车倒个水吗?”“为什么在天上倒水的女孩要比地上倒水的长得漂亮?”坐在《环球人物》记者面前的郑强愁眉不展:“这是我多年前的视频,整个视频有3个多小时,如果你看完,就知道我讲的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没有任何诋毁空姐的意思。现在被人截取3分钟,完全是断章取义!”
  “您怎么看待这些非议?”
  “没有非议这一说,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和非议挂钩。就算有,我也不会在乎,一切由贵大师生评说。”
  “贵大4年,头发全白了”
  今年1月22日,浙大官方发布文件,教育部任命郑强为浙大党委副书记,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4年后,郑强调回浙大了。郑强往椅子靠背上一仰,摇头笑道:“2012年,我从浙大调去贵大任校长,那时我已是浙大党委副书记。浙大条件这么好,贵大条件那么差,杭州发达,贵州偏远,我为什么要去?很多人揣测我是先去挂职,回来好升官的。现在我调回来了,升官了吗?”
  “那您为什么要去贵大?”
  “我给你讲个故事。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了给国家保留知识精英,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贵州、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1940年1月9日,浙大第四次打起行装迁往贵州,在那里留下了7年的办学史,被称为‘文军长征’。”
  “因此,贵州是浙大的第二故乡。浙大最牛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在杭州培养出来的。李政道、苏步青、王淦昌等人都出自那7年,我的两位恩师徐僖、冯新德教授也曾在贵州念书。”郑强略微激动道,“我是对口支援贵州的,完全出于自愿,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去?为了报恩。”
  于是,在2012年6月1日,郑强前往贵大。4年过去,当初的大一新生转眼毕业,在他们提交毕业论文的同时,郑强也呈上了自己的“答卷”:在旁人不敢行动时,他追上贵州省委書记的车,争取到改善贵大基础设施的40多亿元专项建设资金;贵大博士毕业的师资,从4年前的17%提高到现在的33%;贵大教师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他去之前的每年40多项,提高到2016年的107项;为推动民主治校,他制定《贵州大学章程》,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
  “你能想象吗,我刚到贵大时,那里没有校车,堂堂211大学,竟然没有自己的校车!那里是山区,师生上下课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我去学生宿舍检查,发现女生宿舍的窗户没有窗帘,她们怎么更衣睡觉?更让我生气的是,学生考试作弊都是堂而皇之的!”说到这里,郑强连连叹气。在他的改革下,校车有了、窗帘装了、考绩抓了。后来,问题少了,郑强吃的药却多了。在贵大,他曾在办公室住过近半年。那时,他经常来不及吃早饭,导致肠胃不好,不停拉肚子,吃的药比吃的饭还多,给教职工订的体检套餐,他也一次没去过,“真的没时间去”。他的办公桌上,也曾散落着消炎药,收纳柜里,是一塑料箱瓶瓶罐罐的各式药丸。   郑强的改革决心和对学生的体贴关爱,得到了学生投以“强哥”的亲切称呼,而他第一次在他们心中留下温暖慈爱的印象,也许要追溯到与一位癌症考生的渊源。
  时间回到郑强初任贵大校长时,那年高考,一名叫肖丽的贵州湄潭县考生身患癌症,已高位截肢,但她坚持完成高考并获得544的高分,超一本线5分。可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大学录取她。郑强知道后,当即决定录取她。7月19日,郑强亲自将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尚在医院病床上的肖丽手中。
  “遗憾的是,开学前10天,她还是走了。”郑强惋惜道,“她父母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临走前有一个愿望,希望我送一件校服给她。”当晚11点,忙完工作,郑强摸黑驱车,穿越山路,从贵阳赶往湄潭县,到达时,已是次日凌晨4点。亲自为肖丽整理好校服校徽后,郑强对她深深鞠了一躬。
  贵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曾羽,曾是郑强在贵大的同事,这次访问浙大再见郑强,感慨万千。他对记者说:“郑校长这个人,什么事都要操心,别人能甩手就甩手,他恰恰相反。他在贵大这4年,的确把一切心血献给了贵大,头发全白了。”
  “强哥,我们是同学”
  百度一下“郑强”,你会发现,伴随这个名字的,还有两个词——演讲、掌声。
  “‘最牛愤青教授’郑强,3小时232次掌声”“浙大教授郑强演讲被127次掌声打断”“上海交大:郑强4小时演讲,136次掌声”……
  今年6月27日,郑强回到贵大,在毕业典礼上为学生做了一次即兴演讲,13分钟响起12次掌声。在演讲中,他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今天我把手机号码告诉你们,在座的几千兄弟姐妹,强哥不一定管你们的吃住,但是你们有什么困難我能帮助的,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但你们别忘了一定要说一声,‘强哥’我们是同学!”“我所有的情感,甚至说我的灵魂都留在了贵大校园。”当记者问他“手机有没有被打爆”时,他笑道:“差不多了。”
  跟郑强聊天,他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皱眉瞪眼、大笑抿嘴,柔软时温情脉脉,强硬时指爹骂娘。一名曾主持过他演讲的学生告诉记者:“郑校长演讲时感情充沛,个人色彩非常浓烈,很有煽动性,能把学生讲得一愣一愣的。”
  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郑强曾拿自己与厦门大学的易中天作比较。“厦大的学生对我说:‘只要您来,我们把易中天教授请来跟您同台。’和易中天同台,我还是有些发憷的,他名气大,和他比,我只是个小角色。但人要追求非对称优势,其实我跟他也可以比一比。易教授主要研究三国,我只懂皮毛,在这点上,他完胜。但要是比我的专业,化学高分子材料,他就不怎么懂了。另外,我还是浙大乒协主席,乒乓球也很厉害,比这个,估计他也会输。”说完,台下笑声四起,郑强又说:“其实我非常敬佩易教授,刚才只是说笑,要真比起来,他不知道比我强多少。讲这个是告诉大家,找工作要比优势,这才是你的竞争力。”
  郑强的个性说辞,甚至挽救过一条性命。多年前,郑强在浙大工作时,一名男生因失恋站上了四楼准备往下跳。郑强赶来问清缘由,跟男生说:“下来,跟我走一趟。”男生以为郑强要带他去见女友,便下楼了。“其实我跟他说的是:走,去杭州动物园。”男生问他去动物园干什么。“看动物,”郑强说,“你看动物园里的动物,哪个公的被母的甩了就要去跳楼的?这个不行就换一个嘛。”
  “您从小就能言会道吗?”
  “是不是从小记不清了,但我发现自己能说是在一次招生宣传活动中。”
  上世纪90年代,郑强留学回国,在浙大任教,正巧赶上浙大招生,招生办就让身为重庆人的郑强去成都七中招一些优秀生源。没想到当西装革履的郑强站在校门口时,被当成卖药的拒在了门外。“我跟校长说,给我3分钟时间跟您解释,就这3分钟,我用几个英语语法的讲解,把校长说服了。”讲到这里,郑强眉飞色舞,“他让我在学校做了场报告,我就讲国外是怎么搞教育的,这一下就火了,不仅成都的中学,连重庆的中学也请我去做演讲。于是我就知道,我还有这本事。”
  说到演讲才华,郑强再次提到“空姐事件”,他幽默道:“你看,被人截取的3分钟,不也是掌声雷动吗?”正当他想进一步探讨演讲技巧时,助理提醒他,需要去赶北京的航班了,第二天的大会他还要发表讲话。或许,这又将是一次掌声雷动的演讲。
其他文献
高天瑞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把附近景点的常用信息用英文翻译出来贴在岗亭上,不定期更新,方便外国游客观看。  在北京西城区,一直活跃着一支“群众组织”——她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臂套红袖标,义务为居民和游客服务,这就是有名的“西城大妈”。前段时间,“西城大妈”里加入了位“洋大爷”,他叫高天瑞(Terry crossman),是个美国人,1995年来到北京。两年前,老高把家安在了西城区什刹海附近一条
韩浩月  第三十二屆中国电影金鸡奖11月23日晚揭晓,《流浪地球》获最佳故事片,《红海行动》林超贤获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被《地久天长》的王景春、咏梅拿下,文牧野凭借《我不是药神》获得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这些获奖者与获奖作品,一起勾勒出了过去两年中国电影的整体轮廓与发展走向。  既是新生代,又是实力派,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导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郭帆(《流浪地球》导演)与文牧野。他们除了能够创造数十
韩浩月  明星真人秀在卫视、网络平台上的出产量依然很高,最近,比较吸引人关注的有《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妻子的浪漫旅行》《小姐姐的花店》等。但在收视率、话题热度、社会影響等方面,明星真人秀的成绩显得不太理想。  除了涉及交友、相亲、催婚、催子等话题时能引起一些关注外,舆论对这类节目呈现出“麻木”的状态。真人秀的生存环境,到了只有引起“骂声”才能成为一时热点,那些温柔呈现人物真实美好一面的细
在热播的《如懿传》中,44岁女星周迅在最初几集出演15岁少女,无奈精致的化妆、灯光和后期技术,都无法将中年人的脸打磨成少女的模样。这让画面显得十分违和,引来网上一片吐槽。 网友热议  ①周迅都对扮少女有执念了,影视圈能好吗?  ②但是周迅演技在线,忍过扮少女期,后面就比流量小花们强出十条街了。  ③真正的问题是周迅找不到适合她年龄的角色吧?全社会歧视年龄增长。  像周迅这样逆年龄而演,在娱乐圈数不
对于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游玩的外国人来说,有家一直排着长队的甜品店格外引人注目:店内布置着最具法兰西风情的菘蓝绿描金古典装饰物,陈列着各种色彩亮丽的圆形小甜点,吸引人们争相品尝和留影。这家名叫拉杜丽的甜品店创立于1862年,早已蜚声国际,其镇店之宝就是法国著名美食马卡龙(Macaron)。    2017年,年仅39岁的马克龙(Macron)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的名字跟马卡龙只有一个字母之
1955年10月13日,舊金山六画廊中,一个头发卷曲、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正朗诵自己的新诗:“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狠命的一剂……”  他就是艾伦·金斯堡。当他在台上高诵《嚎叫》时,台下是一片疯狂的喊叫。“他们皮肤深色衬得反战主义者们睁大的双眼十分性感他们散发着费解的传单,他们在胳膊上烙满香烟洞口抗议资本主义整治沉醉者的烟草阴
2019年8月,徐子建在北京接受本刊記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在《父亲的军装》出版前,徐子建在媒体上的身份经常是“徐静蕾的父亲”;《父亲的军装》出版后,他希望再加上一个新的身份——“抗日老兵徐成沄的儿子”。  今年103岁的徐成沄,在2015年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金质纪念奖章。他在抗日战场上的立功记录,曾经尘封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70年,直到徐子建将它找
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先生最初发表作品时,用的是本名黄永裕。有人对他说:“‘永裕’不过是小康富裕的意思,适合一个布店老板,应改成‘永玉’,它代表永远光泽明透。”于是,黄永玉这个名字被保留了下来。给他建议的这个人,是他的表叔、著名作家沈从文。  黄永玉10岁时,在家乡湖南省凤凰县见过沈从文一面。那年,沈从文回乡探望重病的母亲,黄永玉匆匆跑去问他:“你坐过火车和轮船?”见表叔点点头,他转身又跑了。12年
“我是美国第七十任国务卿,特朗普总统是第四十五任总统。历史上,我这个岗位的流动率高得多,几乎是两倍。”出席公开活动时,蓬佩奥不止一次使用这段开场白。尽管他目前并无丢官之虞,但他总喜欢强调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为总统服务。  近来,因为不断对中国恶语相向,蓬佩奥在中国媒体上的曝光率迅速上升。美国当前对华政策的焦点是经贸问题,牵头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财政部,国务院并不站在前台,但蓬佩奥还是一头撞了进来,
他的儿子罗睺罗是佛教僧团第一位小沙弥,后成为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  佛陀出家前身为悉达多太子,和王妃耶输陀罗育有一子取名罗睺罗。罗睺罗出生不久,太子即离开王宫,开始了追求觉悟的沙门生涯。后来,佛陀成道重回故乡,罗睺罗已是十几岁的少年。佛陀把罗睺罗带到僧团,为他剃度出家,罗睺罗于是成为佛教僧团中第一个年少出家的沙弥。  远离了优越的宫廷生活,罗睺罗开始了清苦、严格的修行生活。为了不让他有特殊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