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精彩生成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知识的严密性与儿童对事物理解的简单性都形成了矛盾的对立。因此,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感性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来迎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为此,本人提出了以“活”制“活”的教学理念,生成“活力课堂,活力孩子”。
  一、活用教材资源,构建活力课堂之前提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把教材的例子作为一种题材,开发出适合学生实际的例子,使调整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这样,使课堂成为活力的课堂,孕育发展人才的沃土。
  例如:在教学《有用的搭配》一课时,老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从衣服搭配引入,让学生找到搭配规律后,巧妙地把搭配融入到各种数学知识中。在练习环节,老师利用上衣和裤子的搭配引入:“有2件上衣,3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此题学生能用连线或计算的方法做出来,老师接着把难度加大:“有12件上衣,8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学生也能顺利解答:一共有12×8=96(种)搭配。在学生找到规律后,老师把题目改为:“有一些上衣和裤子,总共有12种搭配,上衣和裤子可能各有多少?”这样的改变打破了传统,也打破了学生的惯性思维方式,但却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想出了不同的答案,老师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列举学生的各种答案。这样新颖的设计,渗透着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增强自觉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二、融洽师生关系,构建活力课堂之基础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认识和理解等心理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因此,教学中,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起来,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是构建活力数学课堂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前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活力课堂的催化剂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它是主动学习的保障,是促使活力课堂产生的催化剂。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他们发表见解的欲望。其次,课堂上体现“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关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后,老师让学生应用锐角、直角和钝角及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画出房子、太阳,有的画山,还有的画机器人等。同学们尽显个性,老师不失时机地摸一下学生的头说:你很棒,画得真不错;或报以掌声:太有创意了,跟画家画得一样美;或拍拍学生的肩膀,画得太好了,把我们学的知识都用上了……经过教师的肯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二)鲜活的“语言”是点燃活力课堂的火炬
  “语言”是思维的实体,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生动、有趣、形象的数学“语言”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严谨的公式变得通俗易懂,幽默,夸张的肢体动作,更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增加学习乐趣;巧妙的眼神沟通,往往能给学生各种心理暗示,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老师用耍太极的方法导入其中。在上课前老师教同学们学习我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学生听到后兴趣一下就上来了,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一个大西瓜,中间劈下去,一半分给你,一半分给我”。在学生模仿的同时,老师问“这个西瓜分成多少份了”?此时,分数抽象的概念立刻在学生头脑中形象化。由此可见,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好的表演者,恰当的“言传”和“身教”对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运用得当,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可以使学生“有声”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得到提高,较易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优化备课策略,构建活力课堂之关键
  新课程有新课程标准,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备课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做到研究教法,精心预设,以使备课策略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能呈现活力、精彩的课堂。
  (一)研究教法,提高兴趣
  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情境教学、建立竞争机制、表演小魔術、玩小游戏、接受任务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热情,进而激活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比如在学习《找规律》中的“重复出现”的规律时,教师先与学生谈话:小朋友们想不想看魔术表演?同学们一听这话,个个精神抖擞。齐声回答:想!接着教师表演小魔术,从袖子里“变”出一朵红花,再分别“变”出一朵黄花、蓝花贴在黑板上。看着老师的表演,同学们热情高涨,掌声如雷,惊叹声一阵接一阵。使原本安静的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好奇心被诱发起来了,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朝气与活力,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即备课。它是预案,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它始终充满悬念。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预设,为了更好的生成,使教学走向有序;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它使教学充满灵气。两者有机融合,课堂才能鲜活,教学才有活力。弹性预设,动态生成。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相同的图形,并根据所摆的图形列出加法算式。同学们有的摆出6把伞,每把伞用5根小棒,列出算式:5 5 5 5 5 5=30;有的摆5个正方形,列出算式:4 4 4 4 4=20等等。此时老师问:要是摆100个正方形,你也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在列算式时,觉得用加法计算100个4太麻烦了,产生了“有没有简便的方法”的想法,此时,老师顺水推舟地引入乘法的教学。像这样,通过精心预设,巧妙引导,学生将会收获更加璀璨的智慧火花,绽放更加夺目的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湾里一中创建于1970年,2001年9月初高中剥离后成为单设高中,2005年7月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建设中学。作为湾里区唯一的一所公办高中,在近40年的办学历史中,该校始 Wa
又到了毕业季,本科护理专业的黄静很苦恼。在选择专业时本来选的临床专业,但是以5分之差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当时黄静觉得都是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与自己的本意相差不远。但
大多数90后的中职生通过媒体接收大量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们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却沉迷网络;对自己行为品行要求低,却渴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对要做的事情,说得天下无敌,做却无能为力;这真是让学校苦恼,家长无奈,社会难容。作为这些学生的老师班主任,为了教育好他们,采用看、管、盯、压等等“招数”,绞尽脑汁琢磨下一招出什么,弄得自己身心交瘁,还是往往以失败告终。然而遇到一个叫飞哥的“坏孩子”管理学生
河源市源城区源南学校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与通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教育教学成效、学生的学业水平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提高教学成效、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师生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平台。然而,微课毕竟是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尽管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教学
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第十一届世界钛会(Ti-2007)将于2007年6月3~7日在日本京都召开,作为世界钛会组委会(IOC,由美国、独联体、日本、英国、德国、法国、中国7国组成)中国委员,我欣喜的通
技工学校语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但是从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大部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倍受“高中热”的冲击,一再降低招生门槛,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差,大大增加了技校语文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改变语文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一直是职业学校进行课堂教改的重要课题,“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
’94一怪:高通货膨胀出现高储蓄都强从理论上讲,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很高,物价上涨很快,居民就会减少储蓄而把持有的货币购入实物保值,或进行投资,决不会把持有的货币放入银行。1994年我
南昌市郊区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的对策研究●朱国荣朱云磊陈其恺朱湘云南昌市郊区(简称市郊)乡镇企业经历了“八五”时期的发展之后,“九五”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市场经济竞争日
<正>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选段《赤壁之战》,是高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多年来,书刊上有关它的讲解、分析、评注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对其原文的校勘和评述则极少见。这里,想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