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阐明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差异,2012-2013年,在江苏扬州、常熟以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四种类型20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茎蘖组成、穗部性状、籽粒灌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地点和年份间产量均呈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趋势,其中,籼粳杂交稻品种平均产量为12499.4kg/hm2,分别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高4.82%、11.94%和19.68%,籼粳杂交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类型。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常规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常规粳稻最高(75.76%),杂交粳稻其次(72.87%),籼粳杂交稻再次(66.80%),杂交籼稻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常规粳稻最大(41.00%),其次为杂交粳稻(35.50%)和籼粳杂交稻(31.83%),杂交籼稻最低(27.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杂交籼稻最大(72.80%),其次为籼粳杂交稻(68.17%)和杂交粳稻(64.50%),常规粳稻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 o呈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 max表现为常规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 max表现为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平均灌浆速率V mean表现为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杂交粳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常规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基础。关键词:水稻;品种;类型;产量;产量结构
其他文献
南京溧水区天生桥及胭脂河是明朝时期开挖人工河留下的历史文物,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江苏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天生桥附近河岸高陡岩坡岩体在地质营力作用下产生了较大的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处在一个喧嚣繁华的"爵士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很多人的金钱美国梦提供了良好机会。表面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是人们的精神空虚和传统道德的丢失,作家菲茨杰
有一种美的存在,在建筑者的眼中,存在着特异的感受,那是“诗意”和“画意”之外的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林徽因本文以古诗词、古画作、古园林、古建筑中的意境体验为基础,
数字医学是一门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近年来,随着相关三维重建技术等的发展,其逐渐也在妇产科中得到了运用。该文对数字医学在妇产科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基
本文主要详细描述了热挤压模具验收过程,并分进厂、上机试模、模具氮化、报废等4个验收阶段,对验收技术标准、验收要求、验收流程等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利巴韦林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利巴韦林注射液
<正> 伟因胃疼住院治疗,经检查确诊为胃糜烂。伟由此心理负担很重,担心自己病情恶化,常联想到癌症和死亡。伟出院后对疾病的恐惧仍没有消除,始终认为自己病重,不能上班,他认
研究汇率预期影响股价的微观机理及区制变化,对于预测股价波动和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文章首先从资本流动冲击、成本冲击与需求冲击三个层面阐述
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发酵车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差异明显;水样中检测出的曲霉、青霉与发酵车间室内空气、茶叶样品中的曲霉、
介绍了再生纸的概念及推广使用再生纸的重大意义,对比了国内外再生纸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分析了上海市推广使用再生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