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培养的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水蛭提取物在0.5~2 mg/ml浓度范围有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作用,其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下降,较凋亡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其抗缺氧性坏死作用随之增大.结论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机 构】
:
330077,南昌,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330077,南昌,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330077,南昌,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培养的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水蛭提取物在0.5~2 mg/ml浓度范围有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作用,其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下降,较凋亡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其抗缺氧性坏死作用随之增大.结论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作者从印度海绵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Halioxepine(1),并阐述了其结构特征以及生物活性。印度海绵小块(45g),经甲醇(100m1)浸渍,适当浓缩后得甲醇粗提物。甲醇提取物(1.85g)经二氯甲烷研磨提取得亲脂部分(136.5mg),亲脂部分经硅胶柱色谱,经乙酸乙酯洗脱后,经正向高效液相色谱,
医学临床科研设计须遵循随机、对照和盲法三个基本原则,盲法原则在临床试验中已被广泛采用,可避免受试对象、研究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减少来自与实验有关各种人员在知晓实验分组情况下产生的偏倚,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受试者、统计人员、监查员对每位受试者的治疗用药情况均保持未知,以防止对试验治疗的评估产生主观偏差以及安慰剂效应.盲法原则可分为单盲、双盲、三盲和非盲,单盲是盲受试者,双盲是盲受试者、研究者,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表示,2011年4月4~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43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农药残留分科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for pesticide residue,CCPR)上,通过了人参中的“苯醚甲环唑(恶醚唑)”残留量标准。
"中药止痛方剂数据库"通过方剂信息主库与单味药、名家评说、现代研究3 个辅助数据库的互相关联,对止痛中药方剂信息进行管理,根据检索需求,可显示中药复方、功能主治、组成等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从文献纳入标准着手,根据应用目的设计模块,根据方剂配伍规律设计检索策略.该数据库有助于研究人员高效和准确地查找历代古籍所载中药止痛方剂,为临床和方剂的数据挖掘研究提供检索工具。
作者对黄皮茎部成分的研究中分离鉴定出10个新的咔唑类生物碱和7个已知化合物。并对上述化合物的体外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
偏头痛临床多呈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疼痛剧烈时常伴有头昏、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发作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1].现代医学认为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该病属中医"头痛"、"头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较少,复发次数少.现就近年来有关治疗偏头痛的中医药文献综述如下。
现代中医学的启蒙教材当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涉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中<黄帝内经>成书最早,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经选读>认为,该书应在<史记>、<汉书·艺文志>期间,即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32年成书。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1].中医药对于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的优势,笔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耐药菌的感染目前比较严重,而中药对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可提高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抗生素最大限度地杀灭细菌.同时,研究证明,细菌对中药尤其是中药复合制剂不易产生耐药性[1].本文分别观察中药联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换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这两类患者直肠拭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获得率的影响。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及熏蒸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