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名师工作室建设已成为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进程,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名师工作室真正能高效运行的基础需要外部与内部的支持机制,而名师工作室能够高校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合理安排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内部活动,并且还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来配套。文章主要从建设、运作策略方面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解读。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机制;运行
  名师工作室,故名思议是有挂牌的名师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名师为主持人,成员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主要发挥“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建设和发展名师工作室对优秀教师的发展尤其在专业发展方面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对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机制更是一种有益的支持,以名师来带动其他的教师,加快普通教师成长,将普通教师打造成名师,由名师培养出更多的名师。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名师工作室。调研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各有千秋,有的名师工作室比较成熟,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有一套自己独到的模式,有的名师工作室则刚起步,甚至有的名师工作室形同虚设并没有自己切实可行的运行措施。那么要达到促进名师工作室的正常有效的运行,加快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还需要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和策略。
  1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名师工作室无疑是促进和造就名师的重要方式。在90年代,名师工作室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其研修模式在高校教师培养中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效果良好,名师工作室逐步迈步走向基础教育。
  2002年首次发起并且成立了名师工作室的是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解决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名师断层”现象。在名师工作室形成了一定的成功探索后,我国很多地方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名师工作室。这些名师工作室既超越了“师傅带徒弟”、传统的学校集体备课等教师成长模式,又顺应了时代的需求,符合社会特征,并充分发挥区域性名师所积聚的资源优势。这种实践不仅为名师自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科研空间,而且为引领其他教师成长提供了较为现实的平台。然而,旨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来自成员的质疑更是挑战者初步成长的名师工作室。在此背景下,理清名师工作室教师成员的专业发展诉求及其自身发展瓶颈成为名师工作室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队伍的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改善方案。
  2 外部支持机制
  2.1 经费保障
  为保证名师工作室的顺利运行,学院设立名师工作室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名师工作室在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师培养、文献资料、教育科研活动、学习考察等及工作室的日常开支。经费预算额度按工作室提出的年度支出需求计划列入学院年度预算。建设过程中,若经费不足,可向学院申请补充经费,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实施。专项工作经费由人事处统一管理,经费使用须严格按照学院财务制度相关规定执行,实行专项列支,专款专用。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立项申请的院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等相关项目的研究经费、配套经费及奖励经费亦不冲抵工作室专项经费。
  2.2 制度保障及政策支持
  工作室能正常及良好的运行离不开一套配套制度保障。坚持自我提高为主,校本培训为辅,进一步建立“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机制。为保证工作室主持人有更充足的精力做好工作室的工作可对工作室主持人学校内部工作量予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在外出培训学习、学术研讨等活动中优先考虑名师公示成员,对于工作室成员如果有成绩突出者,在评定职称、竞聘岗位等各方面将优先考虑,以此促进工作室成员各方面的快速成长,迅速培养出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
  3 内部支持机制
  3.1 同研同读、课题引领培训,发展教师共同体培养。
  能被纳入名师工作室,成为其中的一员,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对个人各方面能力的一种肯定,对于工作室建设而言,这种机制对教师培训而言也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工作室主要研究的是教学教学实践,通过定期开展研讨,每次研讨制定一个主题,围绕相关的教学教学主题进行同研同读,共同交流心得与收获,探究心得问题与解决策略并对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同步进行制定。这种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的形式,而不是“唱独角戏”,这种形式使得每个成人都可以当组织者和设计者,这样的全员参与方式,大大激發了老师们的潜能,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有利于共同体的发展。
  3.2 随时交流,分享成果。
  微博、QQ网络会议、定期沙龙、科学研讨交流会、课题研究交流等目前是工作室成员内部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这些多种类型的交流形式不但可以增强教师共同体的发展,使成员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增进合作,并且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形成了一种在交往中学习、在成果分享中提升的一个良好局面。
  4 考核评价机制
  以名师工作室与人事处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为依据,由学院人事处负责,会同学院相关部门,设置相应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考评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工作室的考核,这部分考核是分学期分年度对工作室的整体开展工作进行考核;第二部门是对工作室成员的考核,这部分主要考核工作室成员这一学期、这一年度的工作任务完成的整体情况。具体考核环节是: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方式进行年度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2014.
  [3]严邝明.略谈职教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J].江苏教育,2011(27).
  [4]徐新民,缪爱明.名师工作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作者简介
  雷琼(1983-),陕西省咸阳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单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其他文献
患者女,26岁.已婚未孕,1年半前曾做右卵巢内膜样肿瘤(交界性病变)切除术.近2个月阴道有少量不规则出血,分泌物增多.妇科检查: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临床诊断:慢性宫颈炎。
学术的日益全球化使得对任何修辞传统的表述或重构都不能不以在其他文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对应传统为参照。然而,这种“参照”虽然听起来简单易行,涉及到的却是具有异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