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在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广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在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急诊pPCI治疗的161例ASTE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78例与常规组83例。早期组患者在确诊ASTEMI后立即给予普通肝素治疗,常规组患者则在动脉穿刺成功后给予等量普通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ST段回落率、术后肌钙蛋白T峰值)、pPCI相关指标[pPCI术后即刻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比例、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比例]
其他文献
军事院校学员是一个特殊群体,肩负实现强军目标的重任,是未来指挥、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中坚力量。在军事院校学员培养工作中,对其政治素养、军事技能、体能素质要求高,有特定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考核要求,但易受应急任务等特殊情况影响而停训,故对复训后军事训练伤的防控提出了巨大挑战。1长时间停训,体能素质下降执行任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方式改变,可存在运动量或强度不足,使无氧代谢、有氧代谢、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下降,肌浆网钙离子浓度下降,肌肉皮质醇、睾酮、雌二醇等激素水平改变,肌细胞体积、骨骼肌收缩力量、乳酸消除能力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内热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热针治疗,其中观察组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在下腰痛常涉及的肌筋膜群处选择肌筋膜触发点为针刺点,而对照组以传统内热针常用的穴位、布针点为针刺点。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价两组患者腰痛症状及腰部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布针数量和治疗次数,
结直肠癌(CRC)标志物粪便检测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粪便微小RNA检测、粪便具核梭杆菌(Fn)检测。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已经被国内外专家共识推荐作为CRC筛查的首选方法。由于粪便DNA检测费用偏高,目前国内尚未进行大样本的人群筛查,被推荐为CRC筛查的第二级检查。粪便微小RNA检测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近年来,粪便微生物标志物检测越来越热门,特别是粪便Fn检测,有望成为C
肠道微生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改变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特定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调节宿主生理功能和肿瘤微环境,显著影响抗肿瘤治疗反应及其不良反应。靶向肠道微生态的策略在肿瘤诊治中显示出有希望的应用前景。
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是一种从蠕虫到人类进化中高度保守的组氨酸磷酸酶。最近研究表明,LHPP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可通过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迁移,促进凋亡。因此,对LHPP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寻找诊断和预测相关肿瘤的最佳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对于改善相关肿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3~6岁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学龄前儿童远视(定义为等效球镜度数≥+2.00 D )患病率约10.4%~30.03%。但因纳入标准、研究人群、检查方法及年龄等不同,学龄前儿童远视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遗传与环境因素、种族差异、不良用眼行为、母亲孕期吸烟等可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远视状态的因素。(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63-268)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首诊时通常已处于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往往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疗、放疗、胆道引流、光动力疗法、纳米刀消融、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肝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的优化、组合,使得不可切除的HCCA患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在胆道引流的基础上进行化
胃癌相关的多种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可预测其发生、发展及预后。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分别作为凝血系统及炎症的代表性指标,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胃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增强有显著的相关性;高NLR和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缩短密切相关。由二者联合的F-NLR评分结合了两者在预测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优点,在胃癌预后预测等方面显示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及基础窦状卵泡计数(AFC),并评估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