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习惯法研究情况述略

来源 :民间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关于彝族社会、文化与制度的民族志研究加以介绍,继而从规范研究、理论探讨、“案例”方法三个方面,对以法学研究的视角探讨彝族习惯法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概述。在指出研究意义与收获的同时,笔者认为,相关研究存在重“效用”分析、轻文化解释,过度依赖客位观察,“贴标签”式地约化主义研究等不足。而彝族习惯法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为资料的选取和运用更多元化,更多关注习惯法的动态运行和当代变迁,相关研究的方法、手段和理论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跨学科交叉研究更加常见。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ethnography research about Yi society, culture and system,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of the customary law of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sc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normative research,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case ” method Outlined. While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harvest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related researches, such as heavy-duty “utility” analysis, light cultural explanation, over-reliance on guest observation, “labeling ” reductionis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Yi nationality law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re more diversifie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ynamic operation and contemporary changes of customary law, and the methods, means and theoretical tools of relevant research are constantly updat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More common.
其他文献
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素质的核心,然而现行的医学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
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是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善于表达。让学生学会
安倍内阁第二任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发展成为政治大国,回归正常国家成为安倍内阁对外政策的目标.亚洲是日本对外战略重要政策支撑地,安倍注重亚洲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从经验的角度,探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经历对选民支持候选人决定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鉴于韩国政党政治历史不长,笔者将西欧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概念引入韩国社会.因此,
通过对十年《民间法》文集的梳理分析,笔者以为,乡村社会纠纷解决视域中的民间法研究,就个案研究而言,亟需由经验解释的重复性向经验解释的创造性转变,同时,当下有关民间法价
在区分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习惯是法律的渊源,而习惯法则是法的形式。无论是在普通法国家,还是在大陆法国家,习惯都曾在法律的进化
“情”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是行为和规则共同的家;“理”是对“情”的抽象和概括,也是对以“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之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法”是具象的“情”和“理”
从现象学角度来看,法律显现自身的活动与过程具有一种“构成”的性质。在法律实践中,各种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不断获得规范性整合而使法律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本
受法律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在紧密关系的社会中非正式民间规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终可能造成一个“法律更多而秩序更少的社会”。因此,必须改变现代社会以法律规范为
民间法研究的兴起与转型中国法律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窘境相互勾连,也反映了浓烈的批判意识。20世纪80年代民间法在国家社会框架、地方性知识理论和法律多元理论支配下进行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