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辦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在多校区间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来加以解决和应对,推动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并且已经得到了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本文主要针对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强化建议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旨在不断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建议;研究
目前,高校异地办学越来越普遍,为了不断顺应教学体制规模的改革趋势,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都在积极建立新校区,将自身学校规模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形成了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在多校区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必须要对各个校区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迅速发展,进而确保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育效益观念较为落后、陈旧
大多数高校都是非经营性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银行贷款有着一定的限制,资金使用较为匮乏;而且会计核算一直在沿用以往传统的实收实付制,教育成本效益观念严重缺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差距越来越悬殊,呈现出较强的“重视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严重阻碍着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在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监督形式众多,但一些高校财务管理廉政风险的监督工作机制过于单一、片面,对监察部门的依赖程度比较大。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的重要对象,然而人员较为匮乏,监督任务困难重重。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设置了相应的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但却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监督工作合力机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科学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预算口径出现了较不统一现象,在高校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高校筹资渠道众多,内部创收渠道相应的支出很难归结到预算中,与预算的监管严重背离,进而使预算收支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出现了较大出入。在缺乏预算监管的情况之中,造成了相关部门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四)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流失较大
现阶段,高校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学校管理者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成本观念,经常随意、盲目地支配资金,资金使用的效率普遍较低,造成了大量经费的浪费和流失。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高校每年的运行经费数额非常庞大,但是对经费却缺少精细周密的规划。
(五)内部审计执行的落实力度不够
多校区高校投入较不集中,资源优化的难度性比较高。各个校区将关注点都放在了资金投入上,对于内部审计漠不关心,造成了严重的失衡,甚至认为审计部门建设是无关紧要之举,使各个校区资金的运行审计呈现出了流水化的发展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且执行力度的严重缺失而造成的。
二、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强化建议阐述
(一)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要想不断强化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制定出规范合理的预算编制,确保收入与支出的一致性与平衡性,要充分反映出学校财务收支的实际情况,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可靠性,发挥出财务管理职能的优势。鉴于此,学校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的编制要严格按照学校收支增减的变化情况来制定,要采用“零基为主、滚动为辅”的编制原则,并且要适当地融入一些增量预算编制法,以有效避免各个校区预算支出失衡的现象。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大财务管理监督力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迅速建立起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对二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各个校区的监管,深入分析各个校区的财务发展状况,将实时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要不定期地检查核对资金和财务报表。此外,高校财务管理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迅速转变为财务预测与监管模式,要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细致地划分,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
在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鉴于此,要想充分满足多校区高校发展需求,可以采用“小机关、大服务”财务管理模式。专门设置计划财务处,主管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内部科室的建设上,要新增财务管理科、基建财务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与高校财务管理息息相关的建设工作。
(四)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多校区高校要想不断提升会计服务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多校区高校要以校园网为主,建立财务内部系统,教职可以在该平台中查询个人工资情况,还会发布最新出台的财务信息;而且还增设了意见箱一栏,以便于师生积极进行反馈,提出相应的意见或者想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多校区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大财务监督与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职能,提升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进而实现多校区高校办学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宏勤. 新财务会计制度视角下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33-37.
[2]刘雅荣.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6):167-168.
作者简介:
张凤芝,青岛科技大学。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建议;研究
目前,高校异地办学越来越普遍,为了不断顺应教学体制规模的改革趋势,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都在积极建立新校区,将自身学校规模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形成了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在多校区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必须要对各个校区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迅速发展,进而确保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育效益观念较为落后、陈旧
大多数高校都是非经营性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银行贷款有着一定的限制,资金使用较为匮乏;而且会计核算一直在沿用以往传统的实收实付制,教育成本效益观念严重缺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差距越来越悬殊,呈现出较强的“重视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严重阻碍着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在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监督形式众多,但一些高校财务管理廉政风险的监督工作机制过于单一、片面,对监察部门的依赖程度比较大。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的重要对象,然而人员较为匮乏,监督任务困难重重。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设置了相应的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但却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监督工作合力机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科学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预算口径出现了较不统一现象,在高校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高校筹资渠道众多,内部创收渠道相应的支出很难归结到预算中,与预算的监管严重背离,进而使预算收支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出现了较大出入。在缺乏预算监管的情况之中,造成了相关部门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四)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流失较大
现阶段,高校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学校管理者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成本观念,经常随意、盲目地支配资金,资金使用的效率普遍较低,造成了大量经费的浪费和流失。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高校每年的运行经费数额非常庞大,但是对经费却缺少精细周密的规划。
(五)内部审计执行的落实力度不够
多校区高校投入较不集中,资源优化的难度性比较高。各个校区将关注点都放在了资金投入上,对于内部审计漠不关心,造成了严重的失衡,甚至认为审计部门建设是无关紧要之举,使各个校区资金的运行审计呈现出了流水化的发展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且执行力度的严重缺失而造成的。
二、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强化建议阐述
(一)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要想不断强化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制定出规范合理的预算编制,确保收入与支出的一致性与平衡性,要充分反映出学校财务收支的实际情况,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可靠性,发挥出财务管理职能的优势。鉴于此,学校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的编制要严格按照学校收支增减的变化情况来制定,要采用“零基为主、滚动为辅”的编制原则,并且要适当地融入一些增量预算编制法,以有效避免各个校区预算支出失衡的现象。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大财务管理监督力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迅速建立起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对二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各个校区的监管,深入分析各个校区的财务发展状况,将实时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要不定期地检查核对资金和财务报表。此外,高校财务管理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迅速转变为财务预测与监管模式,要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细致地划分,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
在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鉴于此,要想充分满足多校区高校发展需求,可以采用“小机关、大服务”财务管理模式。专门设置计划财务处,主管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内部科室的建设上,要新增财务管理科、基建财务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与高校财务管理息息相关的建设工作。
(四)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多校区高校要想不断提升会计服务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多校区高校要以校园网为主,建立财务内部系统,教职可以在该平台中查询个人工资情况,还会发布最新出台的财务信息;而且还增设了意见箱一栏,以便于师生积极进行反馈,提出相应的意见或者想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多校区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大财务监督与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职能,提升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进而实现多校区高校办学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宏勤. 新财务会计制度视角下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33-37.
[2]刘雅荣.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6):167-168.
作者简介:
张凤芝,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