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伏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 :2011年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专题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宝鸡、陇县、彬县、武功、周至、西安、渭南、大荔、韩城、略阳、汉中、西乡、石泉、安康、商州15个代表站1961~2006年7~8月的逐日降水量,计算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0%R0%=△R%+△Rz%式中△R%为区域平均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z%为正距平站数占总站数的百分率,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0%即为区域平均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与正距平站占总站数百分率之和.在夏季连续若干天小于0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0%的集合则构成了伏旱时段,在气候分析业务中规定盛夏连续10天以上区域降水强度指数小于0,且时段内累计区域降水强度指数和≤-800%,则认为有伏旱发生,称之为伏旱时段.当相邻两个伏旱时段累计区域降水强度指数和均≤-1000%,且两个伏旱时段之间降水时段正累计区域降水强度指数和≤500%,则相邻两个伏旱时段可认为是同一伏旱时段.并且伏旱开始日定义为区域降水强度指数稳定通过小于0的伏旱时段开始日期,伏旱结束日定义为伏旱时段内区域降水强度指数稳定通过大于0的日期.伏旱开始日与伏旱结束日之间的天数为伏旱天数.根据上述定义确定了陕西里历年伏旱的起始日和伏旱天数,陕西伏旱最早在7月初已形成干旱,多以春夏连旱出现,最晚出现在8月中旬,平均开始日为7月17日.伏旱最长持续时间为43天(1986),其次为41天(1978).平均持续时间25天.并分析了陕西伏旱天气气候特征和典型伏旱期的大气环流特征.主要结论有:1.陕西伏旱出现在初夏多雨段和秋季多雨段之间.气候上有伏旱的地方,年降水量呈双峰型,因而陕西大部分地区是伏旱的多发区.在过去46年中,陕西有33年陕西发生了中等强度以上的伏旱,因此干旱是陕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气温高,降水少,持续时间长,蒸发量大是陕西伏旱的主要气候特征,且渭河和汉江河谷地带伏旱最为严重.2.伏旱具有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1960、1970和1990年代是伏旱多发时期.特别是1980年代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1990年代陕西伏旱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3.陕西伏旱的发生发展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密切关系.强伏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初夏伏旱期位置偏南偏东,盛夏青藏高压发展加强并向东北方向移动时,与西风带长波脊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合并,形成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青藏高压或带状高压,陕西和我国北方大范围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4.100hPa南亚高压、300hPa高压、500hPa的青藏高压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且与对流层上下层的暖中心相对应,是持续性异常伏旱期具有近似正压结构的典型环流特征.
其他文献
南海问题一直是我国所面临的大挑战,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经济专属区和领海划分的规定,以及现阶段能源危机的加剧,各国在海洋资源方面需求增多,近些年我国和周边国家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政治生活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在于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人
刑法因果关系因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关系,一直都是刑法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定,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大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和社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足见其对世界各国影响之深。英国宪政不仅开展较早,而且许多宪法制度及原则都被其他国家广泛继承和发展。通过
赌博,自古以来对社会、家庭及自身危害极大,赌博的危害,历来为社会所重视,赌博有百害无一益,它犹如精神鸦片,一直毒害着人们,尤其在近几年,在我们党员干部中赌博也存在发展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完善保障机制方面,首先提出的保障机制就是健全法律法规。在全面推进依
学位
本文从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界定入手,基于重大行政决策的主要载体行政规范性文件,从绩效评估的制度功能、启动方式、评估主体、原则和结果使用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提出了重大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船舶融资租赁是一项风险极高的经济活动,其中涉及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一般风险,也涉
目前,社会上刑事处罚虐童行为和设立"虐童罪"的呼声较高。作者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运行角度出发,根据刑法通说和扩大解释,分析了虐童行为不符合寻衅滋事罪、虐待罪和侮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