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价值、困境及出路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高校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力度强势,意义深远。综合评价招生在引入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高校自主权利,赋予考生主体权利,尊重考生个性特长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综合评价招生尚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导致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有待提高。为了促进综合评价招生趋于成熟,文章从综合评价招生在我国的推广现状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初衷出发,探索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综合评价招生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关键词:综合评价招生;实践价值;问题;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08-02
  Abstract: In September 2014,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state council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xamination enrollment system. The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active measures and strongly reform, which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contribute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articipating mechanism, promotes basic education reform, carries out the university autonomy, empowers students main right, and respects students personality etc. But due to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ocial awareness and recognition which remain to improve. In order to matur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this article think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urpose of the recruitment test reform, explo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Keywor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practical value; the problem; the solution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颁布整整六年,各高校在招生考试领域积极实践。至2016年,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都已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8所高校加入试点,其中多所高校面向全国较大范围招生[1]。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关注,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前途和家庭幸福,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深层次变革,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方利益追求的焦点,高校和中学都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寻找利益博弈的聚点均衡,最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自身发展。
  各高校改革以往精英教育阶段的“唯高考成绩的英才学业标准”的大一统招生录取模式,加快探索更具公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人才选拔的综合评价体系[2]。本文根据综合评价招生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就其实践价值,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综合评价招生的实践价值
  (一)发挥过程评价优势、强调多元参与机制
  综合评价招生是一个多方博弈和参与的过程。考生最终录取结果由多个成绩加权决定,这些成绩中既有反应学习潜力和现场发挥的高考成绩,也有反应基础学力的高中会考成绩,还有反应考生和专业匹配度的笔试、面试成绩;部分高校可能还会采取更多量化因子,对这些因子的综合运用,真实立体地反应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和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引入了高校、中学、学生的三方参与机制。首先,高校的自主选拔权利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能够结合专业特色和学校发展选拔到最适切、最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同时还可以了解到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深度,这对于高校和中学的课程衔接意义重大;其次,是把中学引入评价体系,增加了录取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并向中学传递了高校的人才选拔取向,有效促进了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最后,综合评价招生对于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至关重要,学生知道全面发展同样有广阔的舞台,他们不再只考虑自己的统招分数。
  (二)引领中学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天价学区房”,“陪读父母”等热点现象让人重新审视现行教育模式的弊端。而综合评价招生恰是从源头上引领了今后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这种途径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并就读于心仪的专业。综合评价招生正在引领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发生深刻变革,很多高中已经将教学改革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相结合,将课本知识与全面育人相结合,最终达到推动高考改革的目的。而高考的指挥棒效应,又会进一步提升中学全面育人观念,这种良性反哺过程将开拓出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三)落实高校自主招生,赋予考生主体权利
  近几年,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推陈出新,若能够提高生源特质与专业内需的匹配度,对于培养方案的执行来说锦上添花。通过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拓宽了人才选拔路径,根据专业对人才的需求,由相关领域的老师亲自参与考核遴选,一方面,高校招到了具有专业潜质的适切性人才;另一方面,综合评价招生也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兼顾个性发展和多元录取的平台,真正达到了招生考试的理想化局面,达到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均衡博弈,即高校挑选到最合适的生源,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高校。
  (四)尊重考生个性特长,注重人才全面培养
  不论是出于孩子本心热爱、陶冶身心、全脑发展、亦或家族文化传承,在现今基础教育刻板的情形下,父母希望给孩子提供放松、全面发展的机会,但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有些家长看到耽误孩子学业,又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往往会后选择半途而废,继续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课考试中,很多孩子的兴趣被因此泯灭,而综合评价招生通过增加学生个性与特长的权重,对学生的多元智力给予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文体、创造潜质的优秀学生大量涌出,调整了高校的现有生源模式,可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层次的阶层式培养,从而历练出出一批具有创新性、文体性、实操性的优秀人才。
  二、综合评价招生的困境
  (一)城乡话语权失衡,乡村学生处于劣势
  城乡学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的地位有着天然的区别,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阶层化趋势。实践表明,现行制度对农村学生产生了“挤出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但对于乡村地区来说,在文件传达不及时的基础上,加之网络不便利,学生很可能错过短暂的报名时间;其次,是经济成本问题,综合评价招生的笔试、面试环节安排在高校进行,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无形的时间成本往往令乡村地区的学生谨慎畏惧;最后,试题的走向有失偏颇,高校的面试题大部分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与乡村学生的头脑经验库不成映射关系,且考察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较多,而这正是农村学生的薄弱环节。
  (二)改革处于转变期,考核方案有待完善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要评价哪些内容,是解决综合评价与高考关系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决定综合评价方式和手段首先需要明确的前提[3]。近几年,很多高校将某些专业的全部计划投放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导致报名人数庞大,而招办要统筹命题、组考等诸多事项,时间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细化的命题和考核。此外,当前我国综合评价考试的考核内容正处在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期,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冲突[4]。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些开放式问题过于怪癖,不能量化学生的能力;此外,短暂的以语言表达为基础的面试难以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最后,学校行使综合评价招生权利,本意是将招生考试改革同人才培养改革相结合,形成正确的生源评价导向,但实际上有些专业的考核内容与其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三)人情问题频频发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中国的人情观历史悠久且复杂厚重,“熟人好办事”成为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石,但倘若在招生工作中出现暗箱操作、徇私舞弊行为,不仅破坏了招生考试改革的初衷,更会引起社会舆论对公信力的强烈质疑。综合评价招生中,由于面试专家的评分对录取结果影响较大,各别考生绞尽脑汁,动用力量打招呼,递条子,不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应该扼杀的不正之风。招生部门在制定工作原则和工作流程时,应多加防范,做好试卷命题、遴选教师、制定标准等环节的风险防控。使招生制度更加成熟,避免腐败与不公。
  三、出路
  (一)正视城乡差异,照顾乡村学生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无法避除,这是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给予正视、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保证传达渠道畅通,乡村考生很难自主获得特殊类型招生信息,因此,要保证有一条畅通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并最终下延至中学的信息渠道,确保每一名考生都及时获取招生信息;其次是要对笔试或面试内容进行科学论证,将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的考生的知识库与学习潜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可针对城乡学生分别设置试题库,实现考题知识结构的平衡,为保证两套考试流程的公平性,在计划制定时,高校可以将确定的招生名额投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以增强弱势者的竞争力。采取此种改革措施还可以促使高校在招生宣傳上投入更多力量,以保证满额录取和生源质量。
  (二)注重特色发展,优化录取标准
  首先,各试点高校要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难得机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对自身发展及教育理念有明确的定位;其次,高校应建立专业特质与人才需求相对应的评价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渐进式引入人格素养、价值观等非智力考察要素,促进文化课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提高考试的公信度、实效度、区分度;最后,还要对入校后的学生落实培养方案,加强跟踪管理,形成良性反馈机制,以生源结构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去带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公平理念
  相对于高考统考来说,综合评价招生中主观评价因素较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度量主观因素的评价标准和透明度,其中难免掺杂人情世故。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综合评价招生的长效机制入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刚性工作要求,不走过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每一环节细之又细;其次强调信息公开,应该公开的、能够公开的,要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发挥集体监督作用,听取媒体及群众的反馈信息。最后是录取日志式管理,做到痕迹有章可循,避免腐败等问题的滋生。招生考试环环相扣,承办单位遇到问题要理性思考、妥善处理,让经验与工作反哺。只有公正、公平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综合评价招生才能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同。
  (四)调整生源走向,倾斜特色大学
  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主要集中于985及211院校。诚然,这些高校实力强大,吸取了大部分统招中的优质生源,但若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再次掐尖,对其他特色大学或是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由于改革试点有限,虽然985及211院校门槛较高,但优质生源仍然纷至沓来,竞争异常激烈,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即使特质突出,仍有可能名落孙山。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调整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及招生名额,将部分招生计划转投向特色院校,那么这些落榜的考生将寻得新出处,特色院校也能抓住机会再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边新灿.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价值取向[J].中国考试,2016(8):14-22.
  [2]肖教燎.普通高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江西省为例[J].2014(11):194-196.
  [3]戴树根,刘辉亚,匡曼丽.高校招生综合评价的内容改革与实施路径探讨[J].求索,2014(11):185-188.
  [4]吕慈仙,乐传永.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分析-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1):98-104.
其他文献
EOS解决的就是为J2EE应用提供一套体系完整的应用架构,并基于这套架构提供了开发、运行、管理、维护的支持环境。介绍EOS工作流引擎的原理,根据电信行业流程开发的一些案例,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大量溶洞作为存储油气的岩溶孔洞,对该区产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钻井证实,该区油气主要分布于潜山顶面以下50m范围内,但这个领域也是岩溶孔洞
华北油田二连盆地具有多旋回层序、多套生储盖组合、多种类型砂岩体圈闭和多期油气成藏等特征,如何有效地提高针对砂泥岩互层的研究与预测成为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的重要问题。文
随着自驾游逐渐成为大众旅游常态,自驾游涉及的法律关系也愈来愈复杂,但游客出行前却不关注法律风险。在此背景下,自驾游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而令游客承担法律风险的行为却不
文章通过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乐观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选取396名大学生,使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转型发展期的保险行业开始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结合起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因此应运而生。互联网保险是新时代互联网发展造就的产物,而其得以迅速发展的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即将面临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就业也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在此特殊时期,毕业生如何识局、破局尤为关键。我们
作为"郑汴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开封金融机构规模小、种类少的现状,如何抓住郑汴金融同城机遇,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优化郑汴金融结构和布局,在促进开封经济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