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方法。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审美的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并用艺术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南阳市教育局教研室郑 旭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审美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智能结构、情感结构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由于受教育者是在合乎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因而增强了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
  另外,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又能使学生的想象更为丰富,思维更为活跃,成为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把受教育主体当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审美靠的是形象和情感。从某种角度说,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形象和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在教学中,笔者运用“披文入情”的方法加强审美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披文”,就是形象的再现。“形象”在审美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突出审美对象的形象性。例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对刘和珍的形象有一个总的印象,我用表格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分成三个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阅读课文,逐项回答。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字词一一写在黑板上,使刘和珍的形象丰满起来,从而形成审美知觉,获得美感。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激发情感,进入意境。为了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我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这句话。这是一句触动学生情感的话,是“披文入情”的最佳切入点。“生活艰难”这四个字看来虽然平平常常,可是一经插入刘和珍简历的介绍,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令人为之动容的讲解,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她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她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而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经过如此动情的渲染,学生好像找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这四个字的确是字字血、声声泪,其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知识,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抓住这个契机,我在黑板上板书课文结构(毅然—黯然—欣然—奋然),进行启发、点拨。这样,学生不但看到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在被无故开除学籍的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理解了她之所以在对敌斗争中“欣然”前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思想基础,并领悟课文如此安排的结构形式,是来自作者对反动派及其走狗的愤慨和斥责,是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绪的自然流露。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使他们摆脱低级趣味的东西,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音乐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许昌实验小学亓雪峰
  
  音乐课是美育的重要阵地,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对学生来说,只有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要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声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要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如在《美丽的草原》欣赏课上,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随着音乐而同步展开。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草原的美好,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从而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如低年级唱歌课中有一首歌曲《我的小宝宝》,歌词浅显易懂,旋律优美抒情,描写了一位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依赖之情,令人心动。教唱这首歌时,我让学生表演“假如你是妈妈(爸爸),你会怎样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学生的表演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要参与了,都应得到肯定。最后我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你应怎样回报妈妈呢?学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审美创造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应将审美创造活动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审美创造的原则。
  如在欣赏《波尔卡》乐曲时,我以10 ~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乐曲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以感受乐曲所叙述的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我鼓励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的小组创作了一段舞蹈,有的小组创作了一首诗,还有的小组创设了多个场景,如火车、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大胆地表现了对乐曲的独特感受,充分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学生生动的表演,令人不得不赞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浅谈美术教师的形象塑造
  ■济源市高级中学赵 凡
  
  美术教师的形象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形象可以起到吸引、扩大和仿效的作用,而不良的形象则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所以,美术教师的良好形象与美术教学工作应是融为一体的。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既是行为的目标,又是理想的楷模。那么,对于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及新课标的要求来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美术教师,特别是刚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应该向学生展示一个完美的外部形象,如仪表端庄、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卫生整洁等。试想,美术课上教师反复向学生讲述美的内涵,如干净整齐、韵律和谐等,而自己却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并慢慢地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厌倦情绪。由此可见,人的仪表既反映了他的文化层次,又反映了他的心灵。仪表端庄不仅能扬长避短,还能给人以潇洒、优美的感觉。一个美术教师即使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但如果仪表不佳,那么他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将是有遗憾的。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遵循仪表与职业身份相适应的原则,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样,美术教师在学生心中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既不失教师的职业风范,又充分体现时代的风采。
  二、个性特征鲜明,形象内涵丰富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不仅包括外部形象,而且包括完美健康的个性品格,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个性特征鲜明,形象内涵丰富,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活泼的性格、充沛的精力,又要诙谐、幽默。由此可见,教师的形象,应以良好的品格为核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即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心智。
  三、注重情感培养,加强学识修养
  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过程中,作为美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虽年逾半百,不如年轻人那样身强力壮,但是他却能以其稳重、浑厚、亲切、平和的形象,出现在广大群众面前,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喜爱。试想,一个美术教师如果才疏学浅、能力不佳或行为不端,那么纵然有漂亮的相貌,又能给学生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所以,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专业方面的学识水平。美术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较系统的美术教育学、美术欣赏学、中外美术史等知识,还包括综合能力,如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科研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的完美形象。
  (专题责编 海 宇)
其他文献
独立广场上每日抗击外敌,整顿国家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各路力量自发组织的民防兵高度戒备在不同角落;而独立广场下却是另一番景象。  乌克兰,仍然迷失在不知道该向何处走的国运十字路口。但眼前的声势浩大的危机,对于基辅独立广场这个“历史老人”来说,其实只不过是历史画面的又一次重演。从18世纪至今,这个地处基辅城中的广场,记录了太多的得失成败。遗憾的是,这个国家的时代主人,往往只愿意靠改名换姓,回避历史的教训
接二连三的恐怖主义袭击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生活不安,心神不宁,总担心自己身边也会出现极端的恐怖分子。爆炸、砍人、劫机、汽车冲撞人群这类暴力的恐怖事件出现在新闻头条时,我们不仅要全民反恐,更需要我们的国家当机立断承担国家责任,宣布并执行反对恐怖主义。  应对反恐进行立法  2013年10月28日,恐怖分子驾驶汽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致无辜群众死亡3人、致伤39人。2014年6月1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
俗话说的好“到一山唱一山的歌”,一个人去了崭新而陌生的环境里长期生活,总要设法“接地气”,寻找到合适的“接口”。一代又一代移民加拿大的大陆华人,选择的“接口”常常是当地某个教会——尽管他们中许多人至少在初入教会时,未必真的对信仰问题有什么兴趣或定见。  别人怎样不好说,至少我在移民之初就曾抱着增加社交、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定期去一家叫“联合教会”的社团活动。在那里我认识里一对同样来自中国大陆的山东
2016年3月,我们香玉小学被定为巩义市“语文主题学习”七所实验校之一,牵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抓住语文学习的根——阅读,注重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语文教学吗?  一、更新语教观念,培训先行  2016年 4 月,巩义市教体局组织实验校的部分老师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比较好的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听课,与二实小老师交流,我们不仅感受到
浪漫画作点缀的街头美景、中世纪的梦幻城堡、安特卫普闪耀的钻石,又或者是布鲁塞尔广场的雄伟壮观…… 你以为这就是比利时的全部了吗?No!或许只有当你亲身体验这个欧洲小国的精致生活,才能感受到比利时真正的风采。  比利时人非常热爱生活,他们把对生活的热情,融入到美食之中。华灯初上,河道两旁的酒吧就会热闹非凡,当地人一手端着一大杯比利时啤酒,谈笑着互相诉说一整天的趣事,旁边的盘子里摆上刚出锅的华夫饼,热
“国家首席推销员”们是如何做成大买卖的。  习近平访俄,中俄签署了油气方面的巨额订单;奥朗德访华,中国又签单采购空客飞机和核能技术。领导人互访,如果不能签署几份有价值的商业订单,往往就被解读为外交上的失败。  实际上,只要把关于外交的新闻梳理一下就会发现,领导人访问前,总会有几次副部长带着各种企业代表团的先期访问,这就是在为最高领导人互访时有单可签来谈成果。这样的准备工作,至少要提前半年。  考量
生孩子意味着会随之而来一系列的问题,教育、工作、住所,而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丹麦也难逃经济的低迷,这自然打击了年轻人生育孩子的积极性。  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部有个港口城镇叫做齐斯泰兹,它是丹麦重要的造船业中心。但这个城市遇到了烦心事——它成为了该国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方,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6个孩子,由于人口出生率几乎停滞,这让这个4.5万人口的镇的服务行业几乎停止发展,失业人
日前,与几个老朋友谈钓鱼岛,其中有一位开玩笑地说,目前推动钓鱼岛局势进一步合理化的做法,应该是让我国的农业部和北京动物园进行合作,通过与世界环境保护人士合作,来进一步地改善钓鱼岛上的生态环境。这个论点引发了酒桌上很多人诧异的目光。大家都在想,钓鱼岛问题和动物园有关系吗?  钓鱼岛还真的和动物颇有关系,实际上钓鱼岛问题如果和动物联系起来的话,会发现很多我们所没有注意到的侧面。  比如说,这位朋友提到
事发地正处于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政府军激战拉锯的热点地区,且飞机坠毁事故集中发生于起飞、降落两个阶段,进入航线巡航阶段后发生这类事故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事发地上空此前曾有约十架军机被地面火力所击落,正因如此,事故发生后,国际舆论和各国政府迅速把目光锁定在“被击落”上。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尽管国际调查尚在艰难推进,迄今并无权威、中立的调查结果,足以说明此次空难究竟
导语:1982年9月至第二年2月,外交部派出一个考察小组,到非洲对多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做调查,本文作者是小组成员之一。虽然调查过去30多年,非洲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者的回忆仍能让读者了解到非洲神秘的部族社会。  从温雅得乘上喀麦隆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向北飞行一个小时左右即到北方重镇——北部省省会加鲁阿市。加鲁阿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兴城市,一座连接邻国及欧洲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刚刚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