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滕王阁的诗词景观意境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滕王阁作为江西省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从古至今一直被文人作为寄情抒怀之地。王勃一序妙笔生花,从此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它注入了颇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对滕王阁的诗词文化及景观形成思想的解析,着重分析滕王阁的景观意境,阐述构景与观景之间产生的意象关系。
  关键词:滕王阁;诗词文化;景观意境
  1.滕王阁的文化背景
  滕王阁为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李元婴创建,自建立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元婴喜音律、歌舞、绘画以及狩猎,故滕王阁建阁初期的功能主要是作宴集、赏乐之用。滕王阁最初作为王室园林,选址以及造景自有其一套理论依据。它背城临江,其阁势巍峨雄伟,风格独异,同时又注重了与阁外环境的协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滕王阁因歌舞建阁,其建筑造型与众不同,虽为皇室建筑却无皇室殿堂的森严肃穆,更无舞台楼榭的漪丽柔情。它的建筑艺术作了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既考虑了与景物的协调和距离,以及建筑本身造型的完美。所以,从建滕王阁伊始,它就是一个具有瑰伟临观之美的胜地,又是一座独具艺术氛围的文化名楼。
  所谓“江山之好亦赖文章相助”,滕王阁凭借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的生花妙笔声名鹊起,无数文人雅士慕名登临,留下名篇灿若星辰。这些创作以“登临”为契机,将滕王阁作为情感的承载者以抒己志,而滕王阁经过诗人的登临歌咏,使原本的建筑景观承载了诗人的情绪与精神寄托,通过观景者的主观感知形成了观景意象,这样的观景意象受到观者的文化背景、生活态度以及当时的传统环境所影响。在滕王阁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在历朝历代都受到极大的重视,进一步说明其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在每个朝代都得到了认可。
  2.滕王阁的景观意境的营造
  辟风光形胜之地以专供观赏游览,这是人类的高级审美活动之一。为此,人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游观文化。游观文化的基本目的无疑是欣赏自然美,但这只是其中之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还会给欣赏对象凝聚丰富的人文因素,并且这种人文因素是会日益堆积的。哲学家很早就关注到这点,赋予某一地点以特有的人文感情是人类心理的一种天然现象。休谟在其名著《人类理智研究》中谈到观念的联系三原则之一的“接近原则”时,引用了古罗马西塞罗著作中的一段话:“一个人在看到一般人所传说的前代名人所常到的地方以后,比听别人讲述他们的行为,比读到他们的书籍还更能生起强烈的情绪来。”[1]
  “游”是观的特征,因为“游”的动态发生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角。在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对滕王阁有层次的远近变化进行了描述。诗人移步换景,以行踪串联不同景象,减少了对景象描述太多而引起的冗乱,在空间构思上将景观与建筑的引导相结合,就产生了由远及近,由近到深的游观过程。“潦水尽而寒潭清”与 “烟光凝而暮山紫”,于俯仰之间状景,使景象充满立体美感。“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从近处描绘阁的周边景物;“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由山川、平原和水系与河泽引出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叙述水天共色的壮丽浩渺远景。作者从近及远的不同视角对滕王阁的景观意境进行描绘,远近依次铺开,创造出一幅有深度有层次的滕王阁全景图,既有宫殿建筑的华美壮丽,又与周围自然之景融合交织,使滕王阁有限的画面空间放大延伸,更添佳色。游观意境的营造往往还要需借助于声、光、影、色、香的不同感官体验。滕王阁在王勃的《序》中被描绘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光”、“影”、“声音”、“色彩”,这些景观意象从听觉、视觉、嗅觉上与眼前的实景融为一体,于阁上眺江水远山、天空云彩,渔舟荡漾、鱼鸟欢跃,早晚阴睛、风吹浪鼓呈现的不同风貌,将人的视野、思绪引向外在的广阔的空间去。
  千古流传的观景名句中,多是于景觀名胜处驻足停留而有感而发的。滕王阁即以虚实巧妙的建筑景观空间意蕴,使文人经由游观到最后登顶后的静观产生喟叹,从而寓情于景、寄情抒怀。主观通过景观产生联想感受。相比动态游观对景观整体外观的体会,静观更为主观化,是主体对景观产生的从感官到心理的情感体验,主体产生的心理共鸣并驻足观赏,进而并发一系列情绪并作出联想的意象评价过程。静观指的不仅是静止的观览行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静观更多的表现为观景者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对景观映射出情绪也会有所不同[2]。爱国词人辛弃疾曾为滕王阁著词云:“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空有恨,奈何许。”词人来到滕王阁感慨高阁如旧,却不见当年盛事,不仅黯然神伤。词人的深沉慨叹也包含了一份他志在收复中原而不能实现进而产生的抑郁悲愤之情。范仲淹在登岳阳楼时也同样发出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这样的壮志豪情亦或是忧伤思念都是主观思想产生的共鸣与建筑景观意蕴的激发结果。由静观所产生的景观意蕴感知早已跨越了建筑景观本身,超出其景观空间物象的构景理念。更深层次的来看,因观景者主体产生联想对景观赋予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了景观意象的内容。
  3.滕王阁的景观意境的现代表达
  现在的滕王阁是在梁思成先生与其弟子莫伯治先生的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的基础上修建而成[3]。在建筑结构上,滕王阁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为木制多进间架结构,单体建筑之间与廊道、桥梁构成建筑整体。新阁从平立面、高度、体量以及结构上看,相对历代都扩大了许多,相比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高度超出其6.5 m,体量更是其3倍。新阁的瓦件为达到唐宋时视觉效果全部采用绿色琉璃瓦,滴水仿“孤鹜”而制,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与千年前王勃留下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遥相呼应。
  在古南昌城,滕王阁一直被视为寓意吉祥的风水建筑,并因其位于赣江之畔,又被誉为“水笔”。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意思是若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城市将会败落,人才和宝物都将流失,城市不再繁荣昌盛。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滕王阁周边高楼林立,未经统一规划显得杂乱无章,对滕王阁的视觉景观影响颇大,滕王阁不再是南昌城中的最高建筑,使得滕王阁的风水格局也遭到了破坏,商业气息逐渐侵蚀文化意蕴,再加上现代化的设施,滕王阁的原始韵味被严重削弱,使今人再难体会古时登楼的意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贾建中先生在对同样是“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进行景观规划重构时提出,历史文化景观规划重构应该是在保持其既有内在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从规划布局、游览组织、景观设施和环境等方面对于主题文化景观进行的补充、完善、支撑或重组等性质的规划[4]。虽然滕王阁占地有限,在现代规划中也并未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及社会人文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掘与利用,然而,滕王阁自身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影响深远的人文景观、历史事件与人物,若能在这些方面突破其限制,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将滕王阁的文化表达进行横纵延伸,将有助于探索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滕王阁文化意蕴的传达,在文化层面上赋予其新生,更对建设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品位具有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商务印书馆,1957.
  [2] 陈晨.中国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6.
  [3] 方伟华.滕王阁古今书画精选[Ml.长春:吉林出版社,2004.
  [4] 贾建中.岳阳楼文化景观的规划重构[J].中国园林,2017.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贵州各地不断推进法治宣传,健全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建立一些最新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使法律服务向更大区域、更多人群普及。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进行的“一村一律师”活动,通过鼓励广大律师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去,向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效果显著。  关键词:律师;法律服务;社会治理  一、贵州省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基本情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顶级赛事版权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次级联赛的中国大学生联赛(简称:CUBA)在媒体资源的争夺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今年又恰逢CUBA改制后的第一年,文章从联赛本身、赛事制作、受众心理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对于联赛的关注程度,探究如何提高CUBA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从而推动CUBA联赛向更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CUBA联赛;媒体环境;关注程度  1.CUBA赛
期刊
摘 要:1980年,宗璞在《十月》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鲁鲁》,巴金在暮年写下了名篇《小狗包弟》。两篇作品均写于1980年,虽然题裁不同,但都讲的是关于狗的故事,狗的可爱、通人性、重情谊、有气节,两篇作品都在借狗反思人性的失落,表达了哀伤痛惜之情。下面将从创作背景、主题内涵、诗性表达、诗性反思四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探析。  关键词:鲁鲁;小狗包弟;悲剧诗学;宗璞;巴金  在中国当代文学卓绝璀璨的作家群
期刊
摘 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哥特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自出版以来便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对福克纳短篇小说的研究与解读,其中,《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国内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短篇小说。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饱受美国南方传统思想和父权制迫害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的形态和社会变迁。本文试图从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杂粮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大豆,它不仅是重要的粮油作物,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养地作物。为适应新形势,夺取大豆丰收,创更大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蛋白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1 品种精选  高蛋白大豆,要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至少要在45%以上,同时结合市场需求,选择
期刊
摘 要:高克恭是元初一位具有影响力与神秘色彩的画家,此篇文章要从四个方面对这位画家进行剖析,首先是他的生平,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对他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考察高克恭的交友,并仔细梳理他的画学渊源。再次是他的绘画以及文学成就,探讨了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风格特点,以及绘画上的博采众长,借此对他的师承关系、绘画风格以及艺术思想进行深入的探究。最后想要论述的是在看待他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同时
期刊
摘 要:无论造型艺术如何发展,色彩永远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造型因素。所以,色彩无论是在服装设计领域甚至艺术设计领域里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服装市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装饰性: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能把服装的款式再现,并与图案的结合,赋予其生命力。实用性:早在远古社会,色彩在服装中也可以起到保护身体,躲避猛兽的追捕等作用。社会属性:能从中区别性别、年龄,还能显示其职业
期刊
摘 要:艺术的发展都要经过传统、继承和创新3个阶段,陶瓷装饰艺术也不例外。从泥巴变成陶器,再从陶器变成瓷器,从黑白色瓷到彩色,从单色到多色;从仅供生活使用的碗、盆、罐到具有造型和审美意识的豆、炉、瓶等,陶瓷装饰的创造精神由此得到彰显和体现,中国陶瓷装饰的熠熠生辉得益于不断创新。笔者还对当代陶瓷装饰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当代陶瓷装饰;艺术风格  1导言  当代自然主题装饰在陶瓷的装饰应用
期刊
摘 要:语言被看成文化依托的必备载体,它承载着各时段的厚重文化。不同背景之下,语言及文化带有彼此契合的关系,二者彼此融汇。若要掌握特有的文化内涵,应能辨识深层级的语言内涵。日语授课之中,应能融汇厚重的文化根基,以便提升平日之中的教学成效。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等状况有基本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中日政
期刊
摘 要:乳制品在人们的日常日子中是比较常见的食物,其营养成分非常丰厚,口感浑厚,深受人们的喜爱。乳制品的質量安全一直以来备受注重,尤为重要。文章深入剖析了乳制品在人们日子中的效果和相关的质量检测办理方面的问题,期望可认为乳制品质量检测工作供给协助,为人们的健康日子服务。  关键词:乳及其制品;口感检测办法;研究进展  1导语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展开,食物行业在科学进步上也有了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