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防卫白皮书》:日本“踩线”又一回合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5月15日,日本自卫队与法国军队在宫崎县举行联合军演。

  7月13日,日本内阁正式批准2021年版《防卫白皮书》。作为日本军事政策官方文件,今年日本《防卫白皮书》不仅延续近年基调,日益强化渲染“中国威胁论”,而且在涉台问题上公开“踩红线”,首次明确声称“台湾情势的稳定对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际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日本政界高层多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多次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谈论“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乃至为应对“台海有事”筹划军事准备。这显然为中日关系蒙上了新的阴影。

“对华意识”前所未有凸出


  纵观世界各国军事政策官方文件,日本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称得上是最关注中国军力与政策发展的。近年来,日本《防卫白皮书》的“对华意识”持续强化,警惕乃至对抗心理不断抬高。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今年白皮书的卷首语中,将中国在东海、南海所谓“以实力改变现状”以及实施《海警法》明确列为日本周边首要安全威胁,排序在朝鲜核导力量发展之前。白皮书正文首段则直截了当地声称:“现有(日本所面临的)安全环境的首要特征是,在国家间相互依存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中国等国国力持续增长,导致力量平衡变化加速并趋向复杂,现有秩序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段话充分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外交安全政策日益鲜明的既定逻辑与“话语套路”,即中国崛起成为打破力量平衡、冲击现有秩序的不安定因素乃至破坏性因素,进而导致日本“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较往年,2021年版日本《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的消极性进一步增长,综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单独设立“美中关系”一章,从支持美国盟友立场出发,在中美博弈强化背景下,极力鼓吹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及地区安全的“负面冲击”,进一步将中国置于西方集体安全及所谓“普适价值观”体系的对立面;
  其次,将关于台湾的内容从关于中国的章节中抽离,放入前述新增的“美中关系”一章,渲染中美围绕台湾爆发冲突的可能,从台湾视角关注“台海军事失衡”,并首次写明“台湾情势的稳定对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际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再次,通过专辟“中国海警动向”等特辑,重点攻击我《海警法》,诬称我常态化巡航等维权活动“使东海、南海局势持续紧张”;
  最后,在关于中国的章节中,除继续渲染歪曲我国防政策及军力发展“缺乏透明度”“引发周边各国担忧”外,还对我在新时期“大力贯彻强军思想”“在天、网、电等重大领域急速强化能力”“全面推进军民融合”等进行负面解读。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出台后,日本国内主流舆论承认,基于安全问题的“对华意识”前所未有地反映在该白皮书中。日本政府正考虑调整对华外交及安全政策,“以更主动、更强势的姿态应对中国”。日本共同社称,新版《防卫白皮书》明确了台湾在日本安全保障上的重要性,充分显示出日本政府的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在中美“新冷战”下,日本更倾向于与美国合作,并在涉台问题上频繁“踩线”。
  在中美博弈强化与新冠疫情持续的背景下,中日关系受到多方因素冲击。日本对华政策制衡面、竞争面持续强化,导致中日矛盾及摩擦显著增加。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在涉港、涉疆、涉台等涉我内政问题上“集中发力”,日益“放下顾忌”“大胆作为”,并与美欧所谓“民主盟国”形成“同调共振”。在涉台问题方面,在美日积极策动下,今年美日外交与防务“2 2”会谈、美日首脑会谈、日欧首脑视频会谈,以及此后的七國集团外长会谈与首脑会谈等,均在联合声明中公开谈论台湾问题,且论调“持续推进”,从强调“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到“促使两岸和平解决争端”,再到支持台湾参加世卫组织大会,发挥“国际作用”。6月16~17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接连在第八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视频会议及欧洲议会“安全和防务小组委员会”视频会议上鼓吹“两岸军事失衡扩大”,强调“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在以上双边多边场合中,日本对外彰显“道义”,表面支持西方与中国“协调对话”,但同时又积极鼓动各方聚焦台湾问题,关注台海“冲突风险”,从而在实质上对恶化中国外部环境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对中国大陆强硬而对台“友善”的气氛下,日本国内政要近期更是频繁发表涉台错误言论。6月9日,在国会辩论中,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党首枝野幸男称台湾是成功防止疫情扩散的“国家”。菅义伟在回答问题时不但未予以纠正,反而继续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并列,称以上三个“国家”的防疫措施“限制了公民个人权利”。6月11日,日本参议院通过决议,声称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组织大会。6月28日,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演讲时将台湾称为“民主国家”,而且称日本将台湾看作“兄弟”与“家人”。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更是宣称,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日美必须“共同保卫台湾”;如台湾发生“重大变故”,日本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他还煽动称,中国大陆进攻台湾后“下一个瞄准的目标是冲绳”。尽管日本政府此后努力为此言论“灭火”,但外媒一针见血指出,麻生实质上成为“对台湾防务做出明确承诺”的日本最高级别政要。
  各种迹象显示,在介入台湾问题上,日本不仅态度日益明确,也在积极开展心理准备乃至实质部署。英国《金融时报》等披露称,从特朗普执政末期,美日就针对台海可能爆发的冲突,密谋制定联合作战计划,持续开展兵棋推演与实战演练,拜登时期仍在实施,“持续了至少两年”。在美军方高层鼓吹“几年内中国大陆必将对台湾动手”情况下,进入今年以来,东海、南海一线美日军演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创近年新高。美日还携手澳英法等国,在我周边频繁策动多边军演,特别是海空联动与两栖作战训演。日本在积极强化“西南防线”前沿军力部署的同时,亦在筹划安保法制与体制“更新升级”,以迅速实施自卫权为基本目标,以“台海有事”的不同情景为前提,设想在“平时”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与情报覆盖,在“战时”适时武力支援美军、乃至对我军实施打击,完善“全天候应对”态势。
2021年7月20日,到访的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在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陪同下检阅仪仗队。当日两国发布联合声明,表示英国将在亚太水域永久部署两艘军舰。8月,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将与美日法澳新韩等国在亚太地区举行联合军演。

对华心态难以理性调适


  近期,在竞争乃至遏制思维的驱动下,日本在对华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强硬度上升,多边制衡色彩显著加强。正如一些日媒所言,日本对华政策正处于一个敏感而关键的调整期,对华“强硬论”和“融和论”相互交错,乃至陷入自我矛盾。日本谋求强化对美战略捆绑与对华制衡手段,但又不得不承认中日关系稳定对日本的不可或缺性与“正面价值”。有日本前驻华大使称:“若发展至与中国全面对立,日本将陷入国家性危机。”6月17日菅义伟在记者会上再度表示,日本“不会构建什么对华包围网”。日本官方亦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7月6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拜登政府尽管“支持台湾尊严”,但“无意改变现状”。美方的相关微妙态度,也让日本再度认识到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的必要性。
  当前,中美博弈强化特别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固化”,既對日本战略起到直接牵引作用,也加深了日本“挟美制华”的所谓“心理优势”;同时,日本对华心态始终难以理性调适,对华认知趋向负面,反华舆论持续高涨。执政基础不稳、控盘能力有限的菅义伟政权难以遏制日本国内对华“非理性冲动”,反而有对之迎合利用之意。对于台湾,日本既有所谓“历史情结”,又有促其发挥地缘战略“棋子”作用的现实考量。在日方看来,台湾地处第一岛链,台湾问题牵涉中美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走向乃至全球秩序主导权的归属,也是现阶段制衡中国的“有力抓手”。但很显然,利用台湾实施所谓对华制衡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及相关准则,进一步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冲击两国协商合作特别是战略互信重构。台湾问题绝无允许日方“玩火”的空间,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不容低估与挑战。日方必须时刻牢记历史教训,恪守有关政治承诺,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行,方能重新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日关系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其他文献
2020年5月20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了今年1至4月份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据介绍,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374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执行额2476.5亿元,同比增长10.6%。  从结构看,新兴数字化业务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增长较快。1~4月中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额623.6亿元,同比下降0.3%,承接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
进入21世纪以来,一系列高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高超音速技术和网络空间技术加速发展,这些高新技术在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被广泛地运用到军事领域,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引发大国之间在高科技武器、特别是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制方面的竞赛。2019年1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防部的一次会议上,不无自豪地宣称,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武器的设计和部署上居世界领先地位。俄国防部之后
7月17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特别代表萨伊迪克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表示,乌克兰东部冲突各方商定将自本月21日起实施无限期停火。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当天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例行会谈。萨伊迪克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三方联络小组当天协商了有关自基辅时间21日凌晨起冲突各方将完全遵守无限期停火的声明内容,声明中包含一系列保障停火可持续的措施。  在之前
7月初,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闭门审议通过“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以单列条款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并首次批准拨付总额近70亿美元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基金,以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拥有足够的战略资源和军事能力,有效实施国防战略。  “太平洋威慑倡议”脱胎于美国2014年为遏制俄罗斯而量身打造的“欧洲威慑计划”。“欧洲威慑计划”
2015年5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宣布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东方经济论坛,以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这是俄罗斯根据总统令创设、总统每年必到的两个国际经济论坛之一,另一个是自1997年起每年初夏在圣彼得堡市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主要讨论俄罗斯、新兴市场和世界整体面临的关键性经济问题。  自2015年起,东方经济论坛已举行了四届。根据总统令,论坛的具体任务拆分为:加强国际
1月3日,蚂蚁金服和汇款公司速汇金联合宣布,在无法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必需批准后,双方已彼此同意終止修订后的合并协议。蚂蚁金服和速汇金同时宣布,双方将在汇款和数字支付市场的新战略计划上携手合作,帮助每家公司实现让全球消费者享受更好汇款服务的目标。  2017年4月16日,蚂蚁金服和速汇金宣布达成修订后的合并协议。根据协议,蚂蚁金服将以每股18美元现金收购所有速汇金流通股。根据合并协议,在协议终
6月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习近平指出,这是我们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三次通话,体现了双方的高度政治互信和密切战略沟通。中方赞赏德国政府在疫情问题上秉持客观理性立场和尊重科学态度。中方愿同德方一道,共同支持世卫组织工作,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推动国际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国家抗击疫情,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国
沈健  2019年5月27日,HBO新剧集《血疫》(The Hot Zone) 推出第一季共六集,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该剧基于真实事件,讲述上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首次爆发的烈性传染病“埃博拉”与美国之间的故事,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风靡一时的同名畅销书。  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现年56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1985年起担任《纽约客》杂志特约撰稿人,师从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普
大千世界的变化是快速、复杂、深刻的,而人类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只能是一个不断趋近于真理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突破狭隘、僵化、陈旧思维方式的束缚,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世界变化的脉动,是从事国际问题研究、也是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重要前提。  世界发展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常变常新,人类认知相对于世界变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重大
美职篮退役球星科比·布莱恩特1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卡拉巴萨斯市发生的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丧生,享年41岁。  洛杉矶县治安官办公室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起坠机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47分,地点位于洛杉矶市区以东约50公里处。事发时直升机上有九人,包括科比及其13岁的女儿吉安娜,无人生还。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事发后,美国各界以各种方式对科比逝世表示哀悼。大批球迷和洛杉矶市民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