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之我见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注意备课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备课是基础,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是一句空话,从备课抓起,把基础夯实,实效性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才会扎实。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全身心地去备课,你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关键词】: 把握教材 开阔心胸 创新设计 预设情境 实践检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26-0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备课的这一问题谈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一个极大的余地,它是编者与教师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何运用好教材,教师的备课是关键.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改变课堂结构,优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文字是载体。学生通过读,自己生活的经验,已完全能体会,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二、要开阔心胸,远见卓识
   自己的胸襟有多宽?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备课前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野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善于浮想联翩,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不能复制名师的备课,要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变化,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康德说的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见、远见和创见。
   三、要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
   四、要预设情境,合理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课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的甚至认为翻翻教参就可以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再写,无须把课堂思路圈起来,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充分的预设,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这就是教者课前没有充分地预设无法做出合理的引导,只注重生成的形式,不知其设计目的。新课程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標,有具体要求的活动,事先应该而且必须有周密的预设,这种预设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即构划出情境。
   五、要实践检验,有长远眼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要说,“课堂是检验备课的唯一标准”。课前无论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都不能说明备课已经成功了。备课的成功与否要用课堂来检验。其实,我们很多老师都注重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地记录下来。可问题是很少会有老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再次增添删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备课”。往往是上完课后就会将教案抛掷一边,不为将来作打算,不为自己的进步做努力,缺乏长远眼光。如果能进行授课后的“二次备课”,根据上课的情况作一些适当调整,会使你的教案趋于完美,会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条件再一次走进课堂,运用新的教学设计,你的课堂或许会精彩纷呈。把眼光放远、再放远些,还可以进行“三次”或更多次备课(上课的过程,也是不断备课的过程。有人称通过反复上课,不断修改自己教案的过程为“洗课”),你的备课水平就会在反复备课中不断地提高。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每次上完课后,都要结合课堂实际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力求完美,当再次走进课堂执教这一课时,他会运用新的教学设计,课堂也越来越精彩。因此,我们应把备课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关注课前的精心策划,也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尤其是根据课后的反思作进一步修改,这种修改可能是细枝末节,可能大刀阔斧,但所有的修改或调整都依据课堂的反馈,都靠实践来检验。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小学阶段更新教育观,改革课堂模式,是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力举措。小学数学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我国卤虫资源丰富,仅西北内陆盐湖的卤虫产地有100多个,年产卤虫卵500~700t[1]部分国产卤虫卵的营养价值优于进口卵[2],但卤虫卵孵化性能(孵化率、孵化同步性)明显低于进口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目前多数油田存在低产出、低采收率的情况,虽然应用了很多新的勘探技术、开采工艺,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本文就对油田注水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油田的周期注水做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25-02     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复合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因此,在高校有条件地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可以为人才市场培养理论水平较高、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能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研究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可以
摘要:混凝土受力特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保证它的抗震能力,甚至会出现不经济不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体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延性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方面。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研究及建议远不够系统;虽然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