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60例产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焦虑评分为(13.3±1.4)分,对照组为(20.2±1.6)分,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现今医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从过去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逐渐的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护理是从生物-医学-心理模式转变后出现的一种临床手段,指出的是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其所需的所有服务,将护理操作以疾病为中心逐渐的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1]。产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其心理及生理容易被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影响,护理过程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重要意义。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60例产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60例产科患者,所选患者疾病类型包括:40例产后出血、26例会阴裂伤,14例妊娠合并症,36例为产褥感染,24例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0例为其他;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年龄在21~45岁之间,平均为(28.4±2.6)岁;发病时间在1~4年之间,平均为(2.6±0.4)年;58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年龄在22~45岁之间,平均为(29.6±2.4)岁;发病时间在1.2~5.6年,平均为(2.8±0.6)年;56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检查和服务,对其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等进行处理和观察,假如患者存在炎症、感染、血压、心跳、排尿等异常。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患者的日常工作。
  1.2.2观察组 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为:(1)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产科患者治疗过程主要在病房内,病房内人员较多,易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状态[2]。因而,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而且护士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对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引起重视。一些患者发病后内心烦躁,容易出现抱怨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调节,面对患者态度温和,给患者一个好的印象,促进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工作[3]。(3)实施人性化操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快速,让产妇感到舒适和安心,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与其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师,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传递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度疾病,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4)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患者能够出院修养时,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给出正确的建议,嘱咐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正确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其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4]。
  1.3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实验室指标检查部分存在异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未见明显变化或者病情有所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运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两组患者护理操作后并发症及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焦虑评分为(13.3±1.4)分,对照组为(20.2±1.6)分,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逐渐加重,患有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很多知识不了解,容易出现错误操作[5]。这些、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因产科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较高。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整体、有效同时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将责任性和爱心充分的融入到护理中的每个细节中。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英.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15):845-846
  [2]刘纪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14(27):630-631
  [3]易少华,刘小琴.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6(13):569-570
  [4]郑丽玲,曾冬枚.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0(14):160-161
  [5]李琼.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07):496-4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2013年1月-2014 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强化护患沟通,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两组病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
期刊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动物源性食品需求量的不断提升,给畜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畜禽检疫工作是避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畜禽检疫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的危害,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从业人员正确的认识到畜禽检疫的作用,减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日益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增多,生猪集中检疫与生猪重大疫病防控关系十分密切。集中检疫能有效阻断疾病的传播,为食品安全和贸易提供安全保障。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传播迅速,形势严峻,造成生猪大批死亡经济损失非常大,影响畜牧业正常生产和人民健康安全生活。必须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生猪疫病防制工作运行机制,集中检疫制度工作来消除发生疫病隐患,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人类生活健康安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农业政策的实施下,畜牧业也在此形势下迅速发展。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的防疫工作是维护亚健康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关键点以及意见研究做出简要阐速,仅供参考。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脑血管病救治中心收住的未进行静脉溶栓和机械血栓切除的AIS患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养殖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作为养殖行业中规模较大,需求较高的养鸡业,开展防疫工作,提升养殖质量,为市场源源不断的供应质量好、数量高的鸡肉,成为当下养鸡户的重要目标。但是因为养鸡风险较高,存在着很大的疫病威胁。所以,针对养鸡防疫进行研究,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成为当下做好疫病防控,加强养鸡管理的重要内容。
摘要:目的: 探讨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好的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治疗的
期刊
探究区域作物生育期实际蒸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区域节水潜力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合多源数据(种植结构、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和遥感陆面蒸散反演方法,得到作物实际蒸散发(ET),并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特点结合气象资料估算遥感数据缺失时期的ET。(1)基于遥感数据和SEBAL模型能够准确反演流域空间尺度的日蒸散发量,其生育初期和中期平均误差分别为11.49%和6.22%。5-7月,日蒸散发逐渐增大,且在7月达到峰值,8-10月日蒸散发逐渐降低,9-10月降低趋势较大;(2)不同作物之间,生育期ET差异明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就要全方位清醒地认知此项工作的意义、现有状况以及解决现有状况的对策,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畜牧业的平稳、持续、良性发展,为养殖户的利益提供根本保证,显著提升我国经济水平。本文就此展开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动物防疫工作关乎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然而,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在基层防疫,是筑牢防疫铁墙的第一关口,本文对如何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