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体育健康课的初探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我们对几所高校体育健康课现状调查的结果,对高校体育健康课的发展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对某高校四个专业共计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4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3%。在调查过程中,除了采用问卷法,还采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二、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分析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而有各种疾病的占20%,亚健康的占75%。而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本次主要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调查中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评价(表1),自我感觉很好的占27.5%,感觉一般的占46.1%,感觉不好的和经常生病的占26.4%。大多数学生的自我感觉,造成他们忽视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另一部分“没病就是健康”的想法,使他们缺少锻炼的另一个原因。在问卷中感觉一般的人也会有一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不免会很担心,中国大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的大问题。分析其原因,由于大学生处于身体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实质性病变并不显著,但身体素质下降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问题已有显现,虽然不容易看出来,但每年大学生自杀的死亡率在不断上涨,所以心理健康更应该得到重视。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尽量不要留下遗憾。中国人口体育素质在逐年降低,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发展。表1 调查状况表状 况很 好一 般不好(有病)百分率27.5%46.1%26.4%
  
  三、高校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一)分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将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院校领导对健康教育课程错误的理解为单纯的健康基础知识的教育,致使有些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时有时无或根本没有开设。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许多学校没有从事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目前,开展健康教育的高校主要以学生对健康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来衡量的。这种评价方法,只能是学生被动的学习,被动的考试,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缺乏对学生的健康意识、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的综合评定。
  (二)学生对自身健康重视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本次问卷测试的设计,不仅能清楚地计算出个人健康所得的分值,了解健康的有关情况,而且对健康的得分情况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能够使测试者对自己的健康做到心中有数,并引导学生做好健康的自我管理。然而,发放300份的问卷,有效问卷为280份,在这些有效问卷中,又有许多学生没有计算出测试的结果。可见,这些具有丰富知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对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却是如此的漠视。在生活方式的调查上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不良饮食习惯者大有人在。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意识迫在眉睫。
  (三)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形式及评价不够合理
  健康教育是知识、意识、日常行为和能力的综合教育。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及其他多方面原因,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选修课,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开课时间较晚,基本上为大三、四年级,课时比例少,教材内容陈旧,各校选择教材不统一,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全面,难以将知、情、意、行相统一。因而,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难以实现。
  
  四、高校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一)确健康教育目的,重视健康的自我管理
  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健康意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障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保持健康状况良好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主宰健康,管理健康,实现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进行明确的定位,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对开课的时间、内容、学时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帮助学生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加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定期健康问卷测试,不断发现健康问题
  定期开展健康问卷测试,一方面可以作为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手段,让学校主要领导对其教学质量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的自我管理,通过学生填写健康状况问卷测试,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有的方失,科学、高效地维护并创造最佳的身心状况。定期开展健康问卷测试,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身体健康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能够运用自己的健康智力去创造健康的人生。
  (四)实现健康综合管理,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健康人的工作,学生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形式和健康观念的树立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学校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其次,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包括学校教务处、医院、后勤、各院系、学生组织等,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依照教育部门的法规和文件,形成高校健康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督导和检查各项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和学的难点在于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及分析方法多、与数学联系紧密、理论和实践联系密切及结合难等特点。面对这样一门课程, 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与验证实验”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必须更新观念, 建立一套包括理论讲授、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教学和学术讨论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期刊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录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典的机械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催促着传统的机械基础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突破机械基础教学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大现代信息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拓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多层次、多环节、多渠道获取现代知识,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多层次网络互动创新教学
期刊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  (3)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4)学会生存(1earning
期刊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服务组件,是目前应用较多的WEB服务器之一,它提供了强大的Internet和Intranet服务功能。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通过设置IIS来实现一个高安全性的WEB服务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操作。    一、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1.使用NTFS文件系统  NTFS文件系统与FAT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但又高于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物理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 要怎样理解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科学实验的素养,怎样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都需要认真、具体地探索。    一、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为应用型人才。所以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实验课
期刊
为在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教学中更好地推进与落实“创新教育”,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一、课程特点以及学习要求    工程力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相联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课程。工程力学是一门对计算速度与正确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
期刊
在以往的《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较少,使学生在学习中轻视实际的要求,往往到了现场中不能很快适应现场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建筑业人才的培养要有新的培养方式,要打破旧的、过时了的教学模式。因此,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与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和首要任务。必须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树
期刊
一、新旧会计准则中存货的差异    (一)定义的变化新存货准则取消了旧存货准则的“定义”部分,而是将其内容贯穿于整个存货准则体系之中。例如,在“确认”中明确了存货的定义;在“计量”中明确了可变现净值和制造费用的定义等。  (二)计量的变化新存货准则“计量”部分涵盖了旧存货准则“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的结转”等部分的内容,显得更为简单而且精确。  (三)衔接办法
期刊
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造。吉林电大附设中等专业学校同全国电大电视中专一样迎来了建校二十五岁的而立之年。二十五年来,吉林电大为地方培养了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远程教育为主的中等学历教育和以非学历教育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    一、吉林电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    1.规范体制 奠定发展基础  1984年10月,吉林电大决定
期刊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工具课已经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的动手能力。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