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红涛
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现居北京。美术学博士在读,师从卢禹舜教授。2008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特聘画家。
主要艺术活动及获奖
2014年,“画时代—黄红涛中国画作品巡展”(淄博站、新加坡站、香港站);“学院新方阵”(北京);“尽扇尽美名家扇面展”(北京);“新墨像暨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北京);“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展—承·变:艺术新图景”(南京);“古今之变—吴冠中艺术馆新水墨提名展”(无锡);“《美术报》艺术节中国水墨现场”(南通);“80水墨记第一回”(杭州)。
2013年,“看风景—黄红涛中国画作品展”(山东省青州市艺术馆);“明日之星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杭州);“中国水墨现场—2013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杭州);“白色空间新加坡八月预展”(新加坡);“共鸣—中国青年艺术家展”(新加坡);“70、80中国当代著名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北京);“返本开新—首届《美术报》文化周刊学术邀请展”(北京)。
2012年,“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哈尔滨水墨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艺术·经典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渴’之水韵—黄红涛个人作品展”(北京宋庄蓝水坊);《旅游卫视·艺眼看世界》栏目专访《最是画坛少春秋—画家黄红涛》。
2011年,“第三届江南文化节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全国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1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0年,受邀参加“传承与创新—70、80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获“十一届全国美展”黑龙江展区优秀奖;受邀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香港美术馆),成为两届论坛惟一80后画家。
2008 年,“青涩创想—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北京今日美术馆);“黑龙江美术家协会50年美术大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代表作品邀请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7年,“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参加在青岛举办的第十四届21CIAA国际艺术节;第二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中国美术馆);“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代表作品《无名山之一》被中国美术馆馆藏。
2006年,“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获银奖(中国美术馆);“中韩水彩交流展暨第三届黑龙江省水彩、粉画展”,获优秀奖;作品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中韩美术作品展”。
2005年,“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黑龙江美术作品展”,获银奖;“黑龙江写生作品展”;“黑龙江省首届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出版
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报》《美术天地》《中国艺术》《美术观点》等美术刊物。
黄红涛很聪明、很用功,比较早地就进入大家的视野。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时就画了很多创作,取得了很多成绩,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很关注他,觉得他是一个好苗子,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年轻画家。时间证明,我们看得很准,他把他的专业创作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必须要画,每天要画。他来找我,肯定是找我看画,我见到他时,他也是在画画。
黄红涛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热爱,并深入地进行研究学习。虽然我经常说,你还要在这方面继续下工夫,但实际上他在这方面做的努力还是比较大的。他的作品中有着当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认识,更有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鲜明体现。
黄红涛还很热爱生活,注重到生活中写生,挖掘生活中最美的东西。所以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和人们贴得比较近。无论是纯粹表现自然的山山水水,还是与人联系比较紧密的山水,都让人们感受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他的作品不空、有内容,有很深入的东西在里边。
好的画家,都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从作品当中展示和体现对生活的热爱。黄红涛的作品画得很丰富、内容很充实,这都是生活的给予。而且他无论是对朋友、老师、家人,都能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成就一个艺术家很重要的方面。
作为年轻的画家,黄红涛很早就踏上艺术创作实践这条路,读本科时就已经开始参加全国性展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比较快。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艺术这条道路没有尽头,是一生的追求。艺术的完美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终点。但对黄红涛来说,可能他的任务更重一些,因为他年轻。
对中国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基础做扎实了,下一步的实践中,创新与发展就更重要,也是更长远的一条道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黄红涛而言,“道法自然”更加重要。
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现居北京。美术学博士在读,师从卢禹舜教授。2008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特聘画家。
主要艺术活动及获奖
2014年,“画时代—黄红涛中国画作品巡展”(淄博站、新加坡站、香港站);“学院新方阵”(北京);“尽扇尽美名家扇面展”(北京);“新墨像暨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北京);“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展—承·变:艺术新图景”(南京);“古今之变—吴冠中艺术馆新水墨提名展”(无锡);“《美术报》艺术节中国水墨现场”(南通);“80水墨记第一回”(杭州)。
2013年,“看风景—黄红涛中国画作品展”(山东省青州市艺术馆);“明日之星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杭州);“中国水墨现场—2013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杭州);“白色空间新加坡八月预展”(新加坡);“共鸣—中国青年艺术家展”(新加坡);“70、80中国当代著名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北京);“返本开新—首届《美术报》文化周刊学术邀请展”(北京)。
2012年,“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哈尔滨水墨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艺术·经典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渴’之水韵—黄红涛个人作品展”(北京宋庄蓝水坊);《旅游卫视·艺眼看世界》栏目专访《最是画坛少春秋—画家黄红涛》。
2011年,“第三届江南文化节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全国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1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0年,受邀参加“传承与创新—70、80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获“十一届全国美展”黑龙江展区优秀奖;受邀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香港美术馆),成为两届论坛惟一80后画家。
2008 年,“青涩创想—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北京今日美术馆);“黑龙江美术家协会50年美术大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代表作品邀请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7年,“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参加在青岛举办的第十四届21CIAA国际艺术节;第二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中国美术馆);“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代表作品《无名山之一》被中国美术馆馆藏。
2006年,“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获银奖(中国美术馆);“中韩水彩交流展暨第三届黑龙江省水彩、粉画展”,获优秀奖;作品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中韩美术作品展”。
2005年,“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黑龙江美术作品展”,获银奖;“黑龙江写生作品展”;“黑龙江省首届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出版
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报》《美术天地》《中国艺术》《美术观点》等美术刊物。
黄红涛很聪明、很用功,比较早地就进入大家的视野。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时就画了很多创作,取得了很多成绩,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很关注他,觉得他是一个好苗子,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年轻画家。时间证明,我们看得很准,他把他的专业创作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必须要画,每天要画。他来找我,肯定是找我看画,我见到他时,他也是在画画。
黄红涛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热爱,并深入地进行研究学习。虽然我经常说,你还要在这方面继续下工夫,但实际上他在这方面做的努力还是比较大的。他的作品中有着当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认识,更有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鲜明体现。
黄红涛还很热爱生活,注重到生活中写生,挖掘生活中最美的东西。所以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和人们贴得比较近。无论是纯粹表现自然的山山水水,还是与人联系比较紧密的山水,都让人们感受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他的作品不空、有内容,有很深入的东西在里边。
好的画家,都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从作品当中展示和体现对生活的热爱。黄红涛的作品画得很丰富、内容很充实,这都是生活的给予。而且他无论是对朋友、老师、家人,都能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成就一个艺术家很重要的方面。
作为年轻的画家,黄红涛很早就踏上艺术创作实践这条路,读本科时就已经开始参加全国性展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比较快。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艺术这条道路没有尽头,是一生的追求。艺术的完美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终点。但对黄红涛来说,可能他的任务更重一些,因为他年轻。
对中国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基础做扎实了,下一步的实践中,创新与发展就更重要,也是更长远的一条道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黄红涛而言,“道法自然”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