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相叠加效应对连续位相板束匀滑特性的影响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型激光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对相位畸变导致的焦斑分布不均匀进行改善,在光路通常会使用连续位相板(CPP)来进行远场束匀滑.根据CPP面型的随机特性,利用统计的方法对位相板与畸变波前相位的叠加特性进行了计算,系统研究了连续位相板对光束波前分布实现控制的机理.从CPP面形的概率密度与远场直方图之间的关系出发,推导了畸变波前通过CPP后远场光强分布的表达式,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束匀滑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畸变光束经过CPP后的远场直方图,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不同面型特性对最终束匀滑效果的影响.结果 证明:位相板能在焦斑光强上起到卷积滤波的作用,从而实现光束匀滑效果.从原理上解释了CPP在具有小相关长度时具有更高匀滑效果这一特性,为实际面型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另外,应用统计几何光学方法进行分析,可有效降低波前叠加分析的难度.
其他文献
自主光学导航是小行星探测任务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光学图像的地形相对导航方法在以往开展的小行星探测任务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光学导航利用小行星表面的地形和反照率等特征精确建立了参考基准和导航陆标,根据实时观测图像的匹配结果给出了下降过程中精确的相对位置、姿态和速度。文中总结了小行星探测器下降着陆的光学导航技术发展现状,概述了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国内小行星探测任务提供了参考。
高重频激光测月技术是月球激光测距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获得更多的激光测月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前的10 Hz测月频率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开发了共光路百赫兹激光测月系统。然而在共光路系统中,存在发射激光光子的主波时刻与接收激光光子的回波时刻相重叠的现象,影响了对回波光子的探测。文中从信号时序角度对主回波重叠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子飞行时间与重叠现象间的关联性。利用某天的月面反射器的轨道预报
在多飞行器地面试验位姿估计中,由于跟踪算法导致的跟踪轨迹不连续会使得位姿估计产生累积误差,为了实现位姿的精确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全局位姿估计非线性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飞行器地面视觉位姿估计系统。然后根据飞行器上特征点的数目提出了一种向量交叉式的飞行器位姿解算方法,求解得到数据已关联飞行器位姿估计值。利用中介坐标系法求解得到轨迹段初始位姿节点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值,最后,在图模型基础上下,
掩膜式光谱仪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场景分为空间维和光谱维两路分别采集,然后对其进行信息融合,实现光谱高动态视频信号的获取,在动态高光谱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
某空间气体监测仪结构布局紧凑,在较小尺寸空间内交错布置有8个镜头组件、11台电子设备内热源和2个电机.内热源数量众多,工作时间长,与镜头控温要求差别大,且1个电机为二维转
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当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后,通过解构偏振态变化,可以获取材料组成和结构的重要信息.这一特性使得光的偏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偏振成像
在冰晶粒子异质核化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椭球形、六角平板和六角棱柱3种簇团形核壳结构冰晶粒子模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数值计算同一入射波长下,有效尺寸对核壳结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