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园林,三代守望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园林第一人”,薛福鑫希望孙子继承祖业,传承技艺;作为70后,薛东也曾有过纠结、犹豫,但最终,他们在守护亲情与守望梦想中获得了平衡。祖辈的期许,父辈的坚守,孙辈的倾力,让他们完成了三代共同的梦想。“半个世纪以来,如果没有这祖孙三代,苏州一半的园林可能早就不在了。”他们说,有了这句话,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妥协有时只是因为期许
  薛东说,读高二那年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这种艰难,不是学业或生活上的压力,而是祖辈的期许与他的梦想之间的鸿沟。
  薛东的祖父薛福鑫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古建上的造诣被誉为“古建技艺的当代高度”,设计、修建过包括美国“明轩”、日本长崎“凑公园”在内的无数中外园林,他的一生,无论工作、生活,还是爱好,都与园林息息相关。
  但最重要的是,在古建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之后,彼时已年近七旬的薛福鑫有一种深深的恐慌感: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古建技艺继承人日渐一日地成了大问题。比如像泥工,45岁以下的本地年轻人基本没有;泥塑、砖雕艺人更是需要十几年才能培养出来;至于有技艺、懂经营又会统观全局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如果不趁早培养,将来会更难。匠人的培养还相对容易,因为薛福鑫从业几十年,徒子徒孙还有一些,儿子薛林根也继承了父业,有技艺,经营的东吴古建工艺公司也慢慢聚集培养了一批古建技艺人才,但是,全能型的复合人才上哪找?于是,薛福鑫的目光自然而然瞅准了孙子薛东。
  此时,上高二的薛东正面临文理分科。薛东文科成绩一向很好,还不时有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当个妙手著文章的作家,所以,当祖父提出让他选择理科将来好从事古建业时,薛东纠结了。从小浸染于古建技艺,对古建行业,薛东不能说不喜欢,可喜欢不代表爱,他希望将来从事又喜欢又钟情的职业,所以第一次,他对祖父的提议选择了沉默。
  但最终薛东妥协了,因为这一年,临近古稀之年的薛福鑫重又出现在古建筑工地上。由于常年四处奔波,薛福鑫早年因劳累过度肺部生了肿瘤,手术后身体不堪重负不得不提前退休,主要担任指导工作。而这一年,为了进一步发展,为古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薛东的父亲薛林根通过竞标,将乡镇企业东吴古建工艺公司改制为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新店伊始,百废待举,为了支持儿子,也为了钟爱一生的古建事业,薛福鑫主动请缨上阵,担任总工程师。看着祖父花白的头发和父亲略带期盼的眼神,薛东默默地在心里划掉了“文科”两个字……
  爱即传承与坚守
  薛东的选择让祖父薛福鑫非常高兴,祖孙俩甚至划拳定约“一起做点大事”。一年后,两人的“大事”如约而成:薛东顺利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而小学未毕业、已年满68岁的薛福鑫则撰写了折服业界的《锦绣园设计之我见》《一块砖在园林的地位》两篇论文,被破格评为高级工程师,成为香山帮传人中首位自学成才的高级职称获得者。
  老骥伏枥,依然志在千里,祖父的干劲让薛东大受感动,他下定决心好好研习本行,事事向祖父看齐。薛东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苏州某工业设计院,而薛福鑫则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并荣获世界名人证书。
  在祖父的激励下,薛东不停歇地学习,矢志献身于古建行业。
  立志投身古建后,薛东一直想真正和古建打打交道,然而薛福鑫却一直“慢节奏培养”,从未让薛东在某个项目上完整地理论联系实践,直到他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
  当时,苏州最大的古建筑修复项目——吴一鹏故居(山塘街玉涵堂)需要大修。吴一鹏故居面积大,修复难度高,连一生主持过数百个古典建筑修建的薛福鑫都称这个工程“是个大工程,也是难活”。正在读研的薛东得知后,极力要求参与项目,薛福鑫看看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孙子,略一思索,点头同意:“是时候让你接触接触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修复时间里,薛家三代通力合作:70多岁的薛福鑫负责整体设计,薛氏二代薛林根负责施工管理,而新生代薛东则贯彻祖父的理念并通过电脑绘图将之呈现出来。
  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程,从前期调查到中期设计再到后期施工,所有工作人员经常挑灯夜战,而祖孙三代人更是倾尽心力,任何一个地方做得不满意都会拆掉重做。这一年多的历练不仅让薛东感受到了祖辈和父辈的不易,也深深体会到了他肩上背负的责任:传承与坚守一项古老的技艺,实在是太难了。
  吴一鹏故居项目完成之后,反响巨大,连建筑大师贝聿铭也对此直挑大拇指。人们把这一工程看作是薛门三代合作的典范,连一向自我要求极高的薛福鑫也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干得非常漂亮!”
  薛东因此开始崭露头角,但外界的赞誉,他并未记在心上,他记在心上的,是祖父自豪地说完那句话之后向他投来的赞许的一瞥,“那是我二十多年里最得意的一刻”。
  薪火传承的有爱有责任
  吴一鹏故居这一巨大工程的全程实战,让薛东深入掌握了祖父薛福鑫的古建理念,也为他以后迅速在古建界扎稳脚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其实是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很少有人能像我这么幸运。”
  薛东所指的巨人,既包括祖父薛福鑫所承袭而光大的千年古建技艺,也包括父亲薛林根所集聚培养的人才团队。没有祖父的倾囊相授,自己就算多摸索几十年也未必能形成今天的古建理念;没有父亲的人才团队,自己的设计理念也难以完全落实为现实的建筑艺术。
  但站在巨人肩上,目的是为了有一天离开巨人独自前行。毕业之后,随着承担的工程增多,薛东也有与祖父产生分歧的时候。
  薛氏三代共建苏州明清家具雕刻艺术博物馆时,在某一建筑的设计上,薛东与祖父薛福鑫的意见相左。薛福鑫认为,既然是苏式古建,又是以明清家具展藏为主,理所当然要按照香山帮传统工艺,利用传统材料进行设计、建造。而薛东认为,这种大型的博物馆建筑,一方面内部需要放置一些沉重的红木家具,对建筑的承重性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作为大型公众建筑,与古典园林的“私园”性质相反,对公共安全的要求极高,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消防等各类要求。“举个例子来说,现代建筑设计讲究人性化设计,我们会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这是传统建筑设计当中没有的,因为当时的社会达不到这种共识。所以我们现在势必要对原来的建筑做一些改造,对原来设计的方法也要改造。”最后,薛福鑫被薛东说服。
  薛东在建造苏州明清家具雕刻艺术博物馆上表现出的能力,让薛福鑫很是惊喜,那之后,薛东得到了更多独自作战、展示自我想法的机会。
  薛东的成名之作是他设计的苏州光福福园住宅项目,开发商希望能设计一个完全中式而又符合现代人居住习惯的小区。薛东直接提出,要形成一个传统中式的园林般的小区,不仅是小区内的亭台楼阁等景观由他设计,连住宅的建筑风格也应由他一手完成,这样的小区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最终,福园成为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开创之作,开盘后不仅被客户抢购一空,还成为全国各地设计师蜂拥而来学习的典范。
  福园的成功为薛东在建筑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此后,全国各地都有项目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薛东设计,其中深圳容闳书院14层高的教学大楼完全按照传统苏式风格设计建造,完美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功能的无瑕结合。
  这些项目的成功让薛东的古建理念又一次升华与突破,也让薛福鑫一直悬着的那颗心安然落下。他开始用一种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一天天成熟的孙子,开始确信孙子说过的那句话:“在未来,古建这门古老的技艺是可以度过目前匠人数量减少和老龄化的危机,走入现代社会,并谱写出又一段新的传奇的。”
  而认定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薛东,则从心底认同了祖父留下的事业:“坚持,可能改变不了未来,但不坚持,就一定没有未来。”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不管这本经怎么念,亲子关系,尤其是父亲和子女的关系,往往是家庭生活的主调。对“二代”们而言,强大的父亲是庇佑也是阴影,其中滋味实在一言难尽。  德国记者兼社会学家玛丽·路易斯·范德莱恩选取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对父子(女),将他们作为样本观察的入口,撰写了《华丽家族:两代人的荣耀与堕落》一书,因主角们身份的特殊性,这些故事也会激起一丝丝时代涟漪。  看过电影《茜茜公主》的观众,一定会对
期刊
亚当和贝瑞是两个法国人,在同一家公司任职。2013年的一天,在上班途中,感觉脑子被挖空了,两人离开办公室溜到楼下的零食自动贩卖机,买了零食边吃边聊起来。突然, 亚当脑海萌生了一个念头:“这种自动贩卖机,除了卖巧克力、饮料、薯片,还可以卖什么?”还能卖什么?两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地想。贝瑞突然惊喜地大喊:“卖点精神零食。”亚当觉得这个主意很棒。于是,他们很快辞职,一年后,成立了名为“短版”的公司,做出了
期刊
喜欢飞翔的感觉  何斌斌从小就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最爱的是百米赛跑:瞬间起步,加速,冲刺,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这种飞一样感觉的运动,练就了他胆大心细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  18岁那年,何斌斌看到了一部飞行员招考的宣传片:飞行员穿着飞行,戴着头盔,驾驶着战机,从跑道上呼啸升空,在天际间遨游。心潮澎湃的他回到家里告诉父亲,想报考飞行员。  经过严格考核和艰苦训练,何斌斌幸运地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何斌斌第
期刊
塞巴斯蒂安是一名设计师,在德国经营着一家工作室,专门设计一些精巧的家居用品。  一天,塞巴斯蒂安在公园小路上散步,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心旷神怡。附近的孩子们兴奋地吹着泡泡,无数泡泡陆续飞升,在阳光的反射下变换着色彩。透过泡泡看,世界似乎被分成无数块压缩在一个个圆球中,如梦似幻,宛如童话。塞巴斯蒂安一下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他想,如果成人世界永远能保留这般纯真……突然,他的脑
期刊
很多人都爱在家里养绿色植物,但养护绿植需要时间和精力,而这恰恰是许多上班族所不具备的。家住北京昌平区的高原,一直很喜欢绿色植物。他家院子面积挺大,但是养有两只狗,因为怕狗毁坏院里的植物,高原不敢在院里种植花草。阳台的面积又太小,所以高原只能在室内养一些盆栽。高原的工作比较忙,很多时候一连几天都不在家,浇不了花草,因此,他养的绿植一般都活不了多久。  可现在好了,高原再也不用担心浇水的问题,因为他家
期刊
黑客群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黑帽”,把系统漏洞兜售到黑市上,谋取巨额利益;另一种则是“白帽”,把系统漏洞提交给厂商,让厂商及时修复漏洞,从而保护用户信息。陈良和科恩实验室是我国最知名的“白帽黑客”团队,也是全球发现并报告安全漏洞最多的安全研究团队。  另类的“校园黑客”  上高三时,陈良迷上了黑客。一起为高考奋斗的同学们不知道,这名学习尖子早在高一就开始尝试破解软件。父母禁止陈良使用电脑。在长辈的眼
期刊
朋友小赵前几天跟我吐槽,他老公前几天要换一辆新车,二手车市场的经理给他旧车的报价是十八万元,结果老公的好哥们闻讯赶来,软磨硬泡十万元成交。  我说等等,你再说一遍,好哥们?我没听错把?这算哪门子好哥们,一张嘴砍去八万元,拦路抢劫的都没这么狠。她特别激动:对吧对吧?你也这么认为吧!我觉得特别过分,我老公还不当一回事。  其实也不是不当一回事,而是不好意思拒绝,总害怕会因此失去一个朋友。可是当一个人好
期刊
刚一上班,就看见同事小马满面春风地从我身边经过。他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兴高采烈地和我打着招呼。  我们刚打完招呼,他就像一阵风似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对着电脑忙活起来。看着他全神贯注的样子,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是那个平日里满脸阴云常常被主管骂得狗血喷头的小马吗?就在不久前,因为销售业绩太差,他差点丢了饭碗,还是我请他吃饭陪他聊天,然后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帮他想办法,他才挺
期刊
她是我的高中同学。  县一中是重点中学,学生分两类:走读生,住校生。住校生多来自农村或者偏远乡镇,走读生都是家在县城的。  住校生和走读生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鸿沟。大家虽然同处一个教室,但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彼此的兴趣爱好以及关心的话题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圈子。  在所有的住校女生中,她是一个特例,她是唯一一个跟我们走读生走得比较近的女生。她很大方,不像别的住读女生那么拘谨自闭,会主动地和我说话聊
期刊
迷上理财APP  三年前的一天,孙明恭贺好哥们许伟乔迁新居,看到许伟家180平方米的新房又大又气派,他羡慕不已。  当时34岁的孙明携妻带子从河北永清县搬到廊坊市生活已两年,他在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工作,夫妻俩按揭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学区房,不久后还添置了一辆不到5万元的小车。自从见过许伟的新房,孙明开始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大,车子也很掉价。  为了攒钱换大房子,孙明想方设法挣钱,到2015年3月共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