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海归”怎样过日子

来源 :出国与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海归”把自己回国的月薪最低起点定在3000元,那么在中国发达的城市里,他们可以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呢?
  
  杭州:各色人等各有过法
  
  作为一个“海归”来杭,参加工作才两三年,还没有成家,有强烈的发展欲望又不打算以身试法,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打点自己的那一点点小资金。先留出500元,在城市较偏远的地段,租一个40平方米左右的、建于80年代的旧房子。还有500元,是吃饭钱,剩下2000元,留出1000元作储蓄,准备将来的“人生大事”,比如说结婚,买房。尽管父母会有资助,但按照江浙人的传统,年轻人自己也要有所投入,才能体现“有志有为”的形象,让自己的父母夸耀,让对方的父母放心。还有1000元,必须满足作为年轻人时尚性消费,比如,手机费、打的费、上网费、泡吧费等等。这些费用假如能如此合理利用,基本上可算是一个正常并有一定前途的青年。远大前程的实现,就等待一点点好运气了。
  作为一个30余岁,或者眼看着就要奔40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月薪三千”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好在这个年纪的人,常常已经有江湖上打拼了多年,工资表上的数字已经不能全面体现此人的价值。多年的人生体验可以开始逐步地“套现”。这个年纪的人,假如是一个“成功人士”,吃饭基本不在家里,日常开销常常能通过各种方式报销。由于生活在浙江这片土地上,还有一定的投资意识。基于浙江人稳重的天性,在股票上即使套牢不可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由于这批人都赶上了“福利分房”,再加上近年杭州狂飙突进的房地产大好形势,这些头脑灵活的人往往加入炒房大军,在近8年的全线飘红房市中捞一把。有的人就炒着炒着富裕起来了,有的人还开始收取房租以弥补“月薪三千”的痛。不过,“月薪三千”毕竟是先天不足的软肋,因而使得这批人成为对“房产泡沫”传言最恐慌的人群,因为他们是最经不起折腾的。尽管他们是对房价高怨言最大的,但与此同时也是最不愿意房价跌的。
  当然也有这样的一种人生观,无论多大年纪对“月薪三千”已经非常满足。毕竟在杭州这个山温水软的地方,贫富差距体现得还不明显。开奔驰到西湖边和骑自行车到西湖边所用时间差不多,说不定还是后者更方便些。“月薪三千”已经足以让一家人在不至于饿死的同时,还能时不时到“四季青服装市场”或“龙翔桥服装城”挑选几件廉价但同样体现国际潮流的所谓名牌,谁叫浙江是国际性服装制造业基地呢!星期天还可以到西湖边晒上一天的太阳,在满觉陇或梅家坞嗑一天瓜子,打一天的麻将。
  
  上海:进出账目还算平衡
  
  月薪3000元,对于王小姐这样一个刚跨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新“海归”来说,虽不能算是太低,但实在是比下有余,比上总还是有些不足吧!
  原本可以住在父母那舒适温暖的家里,继续过着那逍遥安逸的生活。无奈公司离家的距离实在太远了,虽说单位有班车,但毕竟不在家门口,再加上每天来回的车马费,起早摸黑的辛劳和独立意识的不断膨胀,使王小姐最终决定在公司附近和同事合租一套两居室。每月500元的房租,加上基本的伙食费、水电煤和通信费的开销,少说也得花上个千儿八百的。就算住在家里,作为“有薪一族”,每月上交1000元的生活费,也是应该的,毕竟人大了,不能总让爹妈养着吧。
  上海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大都市,为了将来能跻身于高薪的行列,不断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踏着前辈们孜孜不倦的足迹,王小姐虽然是个“海归”,但也要不断进行着自我填充“训练”。从微软的资格认证到企业财务的管理课程,不用说,你也知道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是万万省不了的。一年的费用平均下来,每月也要有500元的支出。
  除了以上不可或缺的开支外,作为天性爱美的女孩子来说,另一项重大开支就要数“外包装”了。打开衣柜,总是少了一件自己心仪的衣服。手里的这些钱,只能去逛逛襄阳路。几件衣服下来,每月就花个五、六百。若是碰上百货公司大减价,“血拼”是自然免不了的。偶尔到美容院做做脸,蹦迪、卡拉OK也去唱唱,虽说也是AA制,可到了月底就只剩下几百元大钞了。刚刚还在庆幸自己理财有方,突然间收到同事的请柬——两周后结婚,犹如晴天一声霹雳,原本安排好的储蓄计划也随之流产。人情债总是要还有嘛。
  一个月下来,两手空空,心中不免有些惆怅:向往已久的新款手机、惹人喜爱的DV、浪漫的巴厘岛之行只能指望年底双薪了。一边检讨自己上月的种种不是,一边又计划着下月如何。看看周围的朋友用信用卡透支的免息借款、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安慰,毕竟自己的进出账面还算平衡。
  
  南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南京人的收入水平不高,房价却不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在南京的工薪族中,算是比较高的了。”自我感觉一直不错的丁先生是南京航空管理站的一名中层干部,今年47周岁,是回国几年的中年“海归”。尽管他已经享受到9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福利房,但是,他认为,那些存款放在银行里面一点意思都没有,一定要那让静止的钱动起来。于是,今年他买了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现金支付了一部分房款后,其余的都靠贷款。“不买房不知道自己穷。”这是他买房后最大的感受。他的如意算盘是,待拿到位置比较偏僻的新房钥匙后,再把位置好的旧房拿来出租。接着,打算买一辆汽车,用房租来养汽车,这样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让自己的钱活了起来,而且,还有可能增值。据最新的权威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杭州低2100元,比苏州低1800元,比无锡低1000元……比上海,那就更低了。
  因此,凭着丁先生稳定的月收入,加上妻子也是航空系统的职工,收入情况也不错,他们在南京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虽说丁先生的母亲与其生活在一起,但是,老人有退休金,有良好的劳保和医疗待遇,因此,经济上并未增加他们的负担。除了日常生活的开销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外,主要的消费点就是上初中的女儿。
  课外,每周要给孩子上声乐课和文化补习课。此外,每年还要花5000多元给孩子买保险。丁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不仅应该照顾好孩子的现在,还应该为她的将来多作些铺垫。
  丁先生还爱好旅游,去年到新疆,前年去海南,几乎每年都要出去转转,而且,经常是一家人一块儿出游。丁先生说,人要想得开,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当金钱的奴隶。丁先生特别强调,钱闲在那儿才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有闲钱,一定要让它们忙起来/
  一些专家说,如果说苏南的农民比较富裕的话,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经营性和投资性收入的比重还不高。这位丁先生虽然没有这么表述,但是,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有些闲钱的话,就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投资或经营活动。
  丁先生不是那种爱冒险的人,也不是那种永不满足的人,而是属于那种知足常乐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寻找心理平衡的理由。
  “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存太多的奢望,好好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那是最实在的事情。”丁先生最后说道。
  日本《留学生新闻》供稿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能转化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初中学生一般都爱说,喜动,好模仿,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外语学习。只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促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发音准确、流利。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会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才会主动去学,去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