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基础服务调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普及,传统资源服务型高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结合国家“双一流建设”时代号召,需进行全新的高校图书馆基础文化建设。本文通过调研武汉某高校图书馆各项文化基础服务,以“图书馆服务学生”为核心思想,调查了学生在图书馆所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利用的基础设备以及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等方面,将高校图书馆基础文化建设分为图书馆物理空间、资源设备、学生组织建设以及基础服务四个研究方向,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并与其他高校进行对比,最后归纳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图书馆文化基础服务体系并在该高校图书馆进行试点实验,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化基础服务,全方位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高校图书馆 基础服务 新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17ZRA106)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89-03
  引言
  隨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人才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高校“双一流”建设)[1],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化阵地、精神文化的象征,起着关键性作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文化服务是在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当下知识经济发展背景和网络大环境下,图书馆只提供单一的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全面文化建设需做出新的改进,从资源驱动型走向服务主导型,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高校图书馆全面基础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服务、资源设备、学生组织发展、物理空间。本文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武汉某高校图书馆基础文化建设做出了调查。
  一、舒适性物理空间是图书馆建设的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基础设施与热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追求,过去图书馆简单的物理空间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学生对图书馆基础设施评价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对桌椅舒适度和图书馆消防措施评价满意的人最多,说明该校图书馆座椅的布置以及消防措施的布置整体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空调开放时间不满意的人数为调查人数的22%,对图书馆热开水品质不满意的人数为调查人数的20%,相比桌椅舒适度与消防措施不满意度较高,说明该校空调开放时间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舒适度的要求,热开水的品质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因此该校应该改善空调使用时间与提升热开水品质,从而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二)学生对图书馆热舒适度评价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空气品质不满意度为2.4%,全部在馆学生中只是极小一部分,而且空气品质的满意度和较满意度较高,说明该高校图书馆的空气质量较高。但有41%的在馆学生认为图书馆室内略闷,但能接受。在室内不能接受的空气品质中,空气湿度不满意度为4.8%,而空气异味不满意度为零,因此,为了让在馆学生能够拥有更高的空气质量,应该适当提高室内湿度和去除室内异味,但两者之间应将提高湿度作为侧重点。
  结论
  1、该校图书馆桌椅以及消防措施的布置整体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相比座椅舒适度与消防措施,学生对空调开放时间和热开水品质不满意度较高,说明该校空调开放时间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舒适度的要求,热开水的品质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因此该校应该改善空调开放时间与提升热水品质,从而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2、根据空气品质、湿度和异味的相互比较可以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空气品质、湿度和异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适当改善室内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提高空气品质,提高学生对图书馆内空气质量的满意度。陈旧书刊上的积蓄灰尘会产生有害气体,而阅览室等室内人员密度大,必须加强室内的自然通风
  二、提高学生对资源库的关注量和利用率
  结合当下环境,图书馆仅提供纸本资源已无法满足当下高校学生的信息量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对于校内图书馆现存资源的满意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文化基础建设。
  (一)高校学生对于纸质资源的基本满意度分析
  对纸质资源数量种类及其保养度分析
  由以上可知,学生对于现有图书馆书籍的种类与数量持不满意和无所谓态度者占比17%,说明图书馆现有书籍的种类和数量大体满足学生需求。83%的学生认为图书馆书籍的保养程度合格或基本合格,证明该高校大部分学生对该图书馆现有纸质档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比较满意的。
  (二)高校学生对于电子资源的基本满意度分析
  2.2.1对图书馆现有电子设备的满意度调查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12.61%的学生认为该馆电子设备满足其使用需求,41.18%的学生认为电子设备可基本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46.22%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电子设备不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说明了该图书馆在电子资源这一方面仍有不足。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知30.25%的学生对于该馆的网站和线下APP资源服务持满意态度;45.38%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2.61%的学生对该馆的网站和线下资源服务APP持无所谓态度,分析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图书馆网站及其线下APP,或者对其使用频率不高;只有11.76%的学生对该馆网站及其线下APP表示不满意。从整体上来说,该馆的网站建设和线下APP推广在一定层面上来说做的较好。
  结论:
  1、该馆的纸质档资源种类和数量能大致满足该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在图书的保养和管理方面做的也比较好。不足的是在于该高校学生对于该馆的书籍检索规则了解程度较低,应在这方面加大宣传和教学力度。让学生们更加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从而能够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程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及时补充图书馆纸质档资源,如可以适当补充各个专业各门学科对应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更好地备考等。   2、根据调研数据结果显示,该校用于查询电子资源的电子设备在硬件要求和数量上基本上不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该校应当及时更新电脑硬件设施来满足学生需求。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及时获取先进的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库,这对于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在图书馆网站建设和线下APP资源服务方面,75.63%的学生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这说明了该馆的电子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能够为学生及时提供一些前沿信息,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它们,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该馆的资源利用性。
  三、创建科研型人才为主的学生组织
  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本校立足学生根本,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建立了老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大部分学校采取了该模式,本校又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学术科研组织,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之外的科研学术能力。
  (一)科研学术类学生组织
  该馆组建了以学术之家为核心力量的学生科研中坚基石。学术之家成立于2012年,为学校广大学子提供科研咨询及科研指导工作。学术之家至今申请国家专利70余项(发明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6篇),国家级赛事获奖12余项,省级赛事获奖15余项,校赛及其他赛事获奖60余項,对在校大学生科研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1.学术之家组织架构
  学术之家主要由理事会、学术研究顾问团队以及三大研究团队构成。设置了合理的学生自治体系和学生团队研究体系,令全校热爱科研的学子发挥特长,锻炼科研能力,培养优秀的学生科研骨干。按照研究方向将学院进行划分,使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术之家主要有三大科研团队。三大研究团队分别为数据及社会服务研究团队、城市及智能建设研究团队和生化材料合成研究团队组成。
  2.针对科研学术服务的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学生对于专业论文培训及学术竞赛指导的需求比重最高,对于学术型服务认可度高,需求量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学术科研能力是促进一所高校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成就双一流高校的坚实基础,图书馆兼顾科研学术的培养,也是在新时代必要的转折和改变。
  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同学认为会转向发展科研学术型,成为高校学术研究的核心。图书馆的转型也是亟需解决的课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愈加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图书馆界应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科学规划和战略预测,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使图书馆主动积极应对新的变化趋势,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4]。
  3.构建以优质基础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基础服务是培养学生能力、方便学生学习中关键因素,也是衡量高校图书馆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树立起服务是基础,服务是核心,是灵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的价值观和理念,并根据这一价值观和理念来调整、完善并创新我们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5]。利用丰富的资源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培养优质学生,这将是新型高校图书馆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二)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服务者则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与馆员所具备的品质和责任心是密不可分的。为了确保服务质量,馆员必须具备高品质、高素质的品德和高强度的责任感[6]。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直接沟通的桥梁,其能够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基础服务如咨询服务、借还书服务等等,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服务质量的好坏。为此,图书馆应该将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能力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以及改善其服务态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以及帮助,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1.重视并完善图书馆日常工作
  对于图书馆来说,其工作中心始终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应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化和多元化模式[7]。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借还书、自习阅读、咨询查阅以及工作人员的纸本整理、门卫、维护秩序和清理工作等。图书馆的这些日常工作是为了营造让读者满意的学习环境,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的内部设备建设存在差异,导致了服务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日常服务理念,依靠现有的服务基础去打造以读者为中心的“集成化和多元化”模式,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性的学习空间。
  2.开展优质的阅读推广服务
  阅读推广是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统称,全民读书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书刊展览、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等都属于阅读推广的范畴。阅读推广旨在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9]。因此,开展优质的阅读活动必须要整合读者、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组织等人力资源,调查当前高校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解状况,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开展对应的推广活动如真人图书馆、读书交流会、校园文化展示等。高校图书馆要对馆藏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并且依托新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将文学经典、馆藏特色数据库、专业课程资料等通过网络推送给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阅读鉴赏能力[10]。为了确保持续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阅读推广服务的长效机制,把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10]。高校才能够在全民阅读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起到引导和服务的作用。
  四、结语
  本次调研调查了高校各年级大学生对图书馆各类文化基础服务建设的满意程度,并将其与武汉其他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各高校图书馆文化基础服务建设的利弊,提出最优方案。目的是为了加强图书馆基础服务建设,开拓创新型的服务领域,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是当代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创新型图书馆文化基础服务体系能够为高校提供培养优质人才的方法,也能够为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及为学生提供舒适性学习环境提供参考,这是图书馆为之不断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曲智斌.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发展探讨[J].情报探索,2010(02):57-58.
  [2]Robert G.Bringle.Julie A.Hatcher.Institiutionaliz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0(3);273-290.
  [3]李瑶曦.试论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图书情报论坛,2013(01):59-61.
  [4]徐路.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重要趋势和关键议题——《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6新进展》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8,38(01):121-127.
  [5]杨丽华.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4):80-81.
  [6]魏琳.论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与提高[J].办公室业务,2014,(9):127.
  [7]陈彩兰.浅谈数字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J].办公室业务,2018,(3):167.
  [8]刘芳.“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J].图书馆杂志,2016(8):42-48.
  [9]曹曼君.高校图书馆常态化阅读推广服务探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6-38.
  [10]刘京京.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探究[J].2017,33(3):93-96.
  作者简介:
  谢运来(1997-),男,本科。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在阅读中有了一定的积淀,包括语言的积淀,布局谋篇的的积淀,写作方法积淀等,怎样把这些积累的材料和写作方法真正落到笔头上写出文章来,还需要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所以,在课堂上,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增加学生动笔的机会,才能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里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孩子们写作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课程标准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 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2 【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本文探讨了班主任工作三大问题:我要成为怎样的班主任?我要建设怎样的班级?我要怎样管理我的班级?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03-02  解释一下,我的教育基本法,即我在进行班主任教育工作时的基本方法,如:重视值日卫生习惯的养成,重视班干部的选择,班主
期刊
【摘要】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学习生活中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课外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 方法 资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2-01  家委会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沟通的桥梁,对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我园一贯以来非常重视家长工作的开展,注重家长队伍的培养、家长素质的提升和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而家长委员会正是我们家长中的精英,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我们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行家园
期刊
【摘要】多年班主任经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好的班主任应该有营造良好集体氛围的能力,高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集体对个人实施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本人的带班情况,进一步探讨了制度完善班级常规,民主创造和谐集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班级 制度 集体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0-01  做了
期刊
【摘要】剪纸是我国悠久的古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一定的生活含义与内在的生活情趣。是一项手脑并用,操作性较强的一项艺术实践活动。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剪纸艺人们的传承与发扬,逐渐变的丰富而多姿多彩。而在2003年剪纸这项传统手工艺术却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的缺失。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应该从教育入手,重建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传承和
期刊
【摘要】责任心是一种重要事人格品质,它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独立性,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提高学习水平。如今正在读书的小学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等一切有利条件,而学生的担当意识却普遍缺失,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迫切,其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红色基因 社会责任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西安市以被确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規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为契机,坚持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为核心,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教学主阵地,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区域特色公共服务平台为补充、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新格局。  【关键词】教育资源 平台建设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陌生化”观念是形式主义学派提出的方法论原则,是该派最富于建设性的理论成果,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人们要用全新的感觉去审视、体会熟悉的事物,要把人从模式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认识的升华和诗意的解放。本文借由俄罗斯形式主义流派对“陌生化”展开介绍及其理论价值研究。  【关键词】形式主义 陌生化 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蚌埠市的中小学生,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以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蚌埠市中小学生性教育的近况以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以此窥探我国中小型城市对学生的性教育普及情况,从而对蚌埠市性教育的发展和中小型城市进行性知识的普及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青少年 中小型城市 性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我国中小型城市学生的性教育普及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