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山野村夫,不做富贵中人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子陵年轻时便闻名遐迩,曾与刘秀一同外出求学,以道义相结交。后來刘秀举兵反王莽,严子陵积极支持。刘秀登基后,严子陵却改名换姓隐居了起来。
  刘秀感念严子陵的高尚品行,命人到处查找严子陵的下落,终于找到了正身披羊皮袄在一处沼泽边垂钓的严子陵。刘秀请他来做官,帮助治理国家,严子陵却敬谢不敏,躬耕于富春山,也常去江边钓鱼,过着闲散的生活,直到去世。
  范仲淹曾称赞严子陵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子陵的气节真正体现了隐士精神,为历代文人所赞颂。
  适用话题 隐士;文人风骨;胸怀等
其他文献
印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就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我国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我国历代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警世恒言,或诗词佳句作为印章内容。  印,即信也。古往今来,印章就如同指纹,是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信物。见印如见其人,大印一盖,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人们
期刊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10月1日都作为祖国的生日——国庆日,普天同庆。那么,在我国古代,不同的朝代是否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呢?所谓“国庆”又是如何订立的呢?  古代的“国庆”即国之庆典  我国古代以改正历法、变换年号、改易旧章等形式,标志王朝更替,而无具体的建国纪念日,但又确有“国庆”一说。  晋朝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这可谓是我国古代国庆的最早
期刊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在总决赛中逆袭夺冠,他所有日晒雨淋中的奔波,所有偷偷躲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雷海为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他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也曾当过餐厅服务员,最可贵的是,他有颗热爱诗词的心,每天等外卖时,他都会读诗,每天一首,白天学习,晚上复习。  从雷海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对诗词的热爱,更是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期刊
如果林登·贝提上学迟到了,他是有充足理由的,不是因为他住得远,而是因为他无法把手放在门把手上,只能用手敲击键盘,因为他没有亲自去学校,而是派了一个机器人替他上学。  林登患有一种先天性组织损坏疾病,必须定期换血,因而他从小就一直在家和医院间来回奔波。为了安全和治疗,他无法参与同龄人的活动,上学于他而言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机器人是他生存策略的一部分,让他可以拥有正常人的生活。每天,他会坐在家里的
期刊
你是否想过,每个不动声色的物件其实都藏着一个小宇宙,特别是那些经过时光打磨的文物。它们静默不语,却包裹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核。本期就以大热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和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蓝本,为大家呈现一个关于文物的小宇宙。在时光中沉睡了上千年的文物,经由人的意志,仿佛重新活了过来。每个细节,每道痕迹,都在倾诉与之相关的故事,又隐隐透露出某种信念,似是在提醒我们:莫忘记,莫麻木,莫在走向未来文
期刊
孟夏的青岛,全球聚焦。今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各成员国领导人共同探讨了各国在安全、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共筑发展之路。上合之合,因“志同道合”而聚,因“志同道合”而兴,因“志同道合”而新。  说典解故  志同道合: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这一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
期刊
候车室旁边的快餐店里,亮着橘黄色的灯光。妹娃坐在靠近窗户的座位上,边吃饭边欣赏店外别样的风景。从窗户看出去,暮色苍茫,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店内的客人寥寥无几,窗户上的水雾越发浓厚,夜幕很快就要降临了。  这时,门外吹进一阵寒风。一个老头推开玻璃门,拐杖支撑着干瘪的双腿,在门口的地毯上反复擦拭着鞋上的泥水。  老头七十多岁,戴一顶风帽,褐色的棉袄上绽出几处破絮,佝偻的脊背上挎着一个
期刊
厕所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厕所革命是一项惠民生、得人心的大實事。  今年全国两会上,“厕所革命”一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稳步开展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厕所革命改变的不只是气味,还关系到人民素养、生活环境、旅游发展等方面,小事件,却是大问题。因此,全社会都要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适用话题
期刊
《诗经》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柳永在《雨霖铃》中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执手可能是最为直接的表达爱慕之情的方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注解《诗经》时专门指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然而在公共场所,思望再甚,最好还是把它压在心底。如果真去执握对方的手,就会被视为不雅的轻佻之举。  不论男女,一律授受不亲  姑娘的手不可执,同性人的手也不是
期刊
我们童年的记忆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从精卫填海到大禹治水,从夸父逐日到愚公移山,从霸王别姬到精忠报国,从唐僧取经到鉴真东渡……它们承载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为我们的记忆涂上绚丽的颜色。其实,我们就是在聆听、品读、感悟、分享这些故事的过程中逐渐长大的。我们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更渴望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去盘点,定能写出动听的故事。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些什么呢?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写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