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nking34875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促进在线开放课程与教学的相互融合,有效创新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改革方向。基于传统思政课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差异分析,当前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特色不多、师资不足和评价不够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强化在线课程根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及转化教学评价模式的三条路径,以有效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应用,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58-03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强有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2021年2月由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1]。在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渐显疲软的态势下,思考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应用,定会引发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促进思政课线上开放课程与教学的相互融合和有效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思政课的重点改革发展方向。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观,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战略,推动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新的尝试。
  一、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在线开放课程是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课程。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于2013年5月将部分课程上线在线课堂平台。2014年,在线开放课程开始进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凭借其线上传输快、学习效率高、受众数量多等特点,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改变教学模式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思想具有意识形态特性
  “思政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性质的体现,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2]高校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为基础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要着眼于思政课本身的课程性质,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衔接与功能互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从思想层面上,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传统思政课的授课内容较以往略显重复,对学生来说,课程的吸引力不足,而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国内外社会的现实来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课堂的现实性、进步性和时代性,以此打破学生以往的固化思维,提升教学质量。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知识的传递中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引导学生认清现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课程模式注重实践指向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属性是理论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绝不能将课程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借助扎实的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要充分考虑思政课的特殊性,探索适合思政课特点的在线教学模式。”[3]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要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教育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领悟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传统思政课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差异分析
  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在教育教学开放性更广、规模性更大、互动性更强的隐性要求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给传统的思政课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已然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凸显其重要性和有效性。对于传统思政课与在线开放课程之间的差异,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要参考,教学资源局限明显,不同的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知识大体相同,缺乏鮮明的特色。在线开放课程除了可以将国家“金课”、网上各高校精品在线课程、时事新闻等作为教学内容外,还可根据学校发展历程、专业特色的不同,打造高校自身特色的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利用PPT课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多以讲授法完成授课,偶尔增加问答法和讨论法,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在线开放课程可在新课讲授之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课上采用交流互动法和合作探究法等,加强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保持课堂的有效性。
  最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备课、课堂授课、课后作业三个独立环节,且基本一成不变,传统教学往往奉行以“教”为主,忽视了“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4]。而在线开放课程往往采用课前微视频预习、课上线上讨论、课后集中答疑、习题自测和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更容易被新时代的大学生所接受,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这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三、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借着高速网络时代的东风,在线开放课程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已是必然趋势,多元立体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式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显著优势,丰富了思政课的授课形式,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中,这种模式也取得了较高的师生满意度。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普通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缺乏特色
  截至2021年,国家思政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包含来自19所高校的24门课程,这其中包括武汉大学4门课程和清华大学3门课程,名牌大学的在线课程数量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就整体而言,普通院校的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距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中对于开放课程认定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课程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教学内容、视频质量、师资投入等方面都需要完善,缺乏院校自身特色尤为明显,大多数学校全盘引用名校在线开放课程,没有在自身特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力量不足
  以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计算机能力等有着一定的要求,侧面提升了老教师的竞争力,其他年轻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完成教学,这样就造成了授课教师只是教师队伍中少数人的局面,不仅增加了老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另外,团队中的一线教师不仅承担着线上教学任务,还要完成线下教学和科研课题,分身乏术,而教学是一项整体性工作,各项能力都需要在完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锻炼出来,长此以往,将影响教师队伍的教学动力和整体建设,也不符合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的力量不足必须引起重视。
  (三)在线开放课程缺乏对学生互动实践的评价
  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属于活动型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也应是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但就目前来说,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在线开放课程除了线上讨论和课后作业的评价外,没有其他评价环节作为补充。形成适合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体系,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这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究。
  四、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否得到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和时代特征,是衡量思政课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点,在线课程建设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探索正确的有效路径,积极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应用。
  (一)打造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以强化在线课程根基
  普通院校在开发和建设思政課在线开放课程时,可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校史历程、专业特色等确定自身的在线课程风格,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金课”。“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的同时,也可以适度引入国内其他院校或世界他国相关的优秀开放课程作为补充。”[5]高校应正确看待普通院校与名校在线课程之间的关系,借鉴其优势,合理引用并形成双向教育合力,以此提高自身在线课程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价值传播搭建一个根基稳健的平台。
  (二)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师资力量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师资力量的加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供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对教师资源的有力培养,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队伍应当“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基础扎实、学术声誉较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6]。高校在不断引进思政课优秀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校内师资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训,比如举办“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一对一师徒汇报课”“在线平台应用能力大比拼”等形式的活动,让更多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加入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此巩固教师团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完善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环节以转化教学评价模式
  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模式与教学环节和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紧密结合,就以往来看,教师一般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网上预习,课堂上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对于部分难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课后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网络即可。评价环节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表现、课后作业三个部分,而这些评价都是由思政课教师完成的。“慕课由于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评价环节也更凸显学生的地位和作用。”[7]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增加学生实践互动环节,比如线上演讲比赛、红色文化宣传视频展示、“你讲故事我们听”等互动形式,在评价的环节上可以增加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极大体现。增加对学生互动实践的评价环节,可促进教学评价模式的良好转化。
  在线开放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改革有效融合的创新成果,是思政课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创新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在应用中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稳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作者简介:田忠亮(1989—),男,硕士在读,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尚靖君(1979—),女, 博士,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EB/OL]. (2021-02-0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 dt/202102/t20210203_512419.html.
  [2] 顾钰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115-117+122.
  [3] 王林平,高云涌. 对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现状与改进方向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6):80-83.
  [4]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 封莎,王平.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1):59-62.
  [6] 马秋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慕课的风险及规避策略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3):123-126.
  [7] 刘心. 大学思政课传统课堂与慕课的契合与嬗变[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6):64-67.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贯通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美育课程、公共艺术、美育教师等代表性美育资源为美育的重要构成元素,能够丰富思政育人载体。通过挖掘美育资源的价值,对校本美育资源进行归纳整理,解构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门类中蕴含的美育与思政元素,寻求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以期
期刊
摘 要: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当前高校普遍不够重视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和工作机制,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在每期海船适任证书培训班中成立临时党支部,依托临时党支部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成人教育学生思想入校;坚持班委会
期刊
摘 要: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且分布广泛,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例,主要涉及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两方面内容。红色资源涵盖了老一辈革命先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学意义重大。因此,文章从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切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 要:党校的思政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党员的重要工作,因此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复兴,促进党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党校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党校;思政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15-03  黨校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思政教育,加之党校教育的特殊
期刊
摘 要:红色资源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是非对错面前做出正确抉择。红色资源扎根于革命先烈的血与汗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目前高等院校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文章提出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通过网络连为一体,各种信息借助新的网络媒介以极快的速度达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呈现出万物互联的新图景。在不同国家、民族或个体互联互通的多重交流过程中,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交流会因为不同价值观的输出而形成现实的意识形态对峙。新的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意识形态的碰撞,足以表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安全屏障,维护信息主权,促进信息安全传播,高校作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发展趋势的不断攀升,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效性,合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理念、施教形式的创新与改革是关键。文章以新媒体技术为切入点,通过简述新媒体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阻碍进行分析,继而从打破固化思维属性,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优化教育方法、打造教师强队,提高教师政治素养、采取必要措施,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四个方面深入探析了创新路径,以便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越发重视,而在高校的教育中,除了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教学,让大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之外,还需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资助体系的完善,解决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求学难题,满足了大学生们求学过程中的物质需要,但是却也暴露出高校资助中未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文章基于资助育人视角,展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文章从价值、路径、启示三个维度,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价值内涵进行分析,明确其指导思想和时代价值,结合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需求,用党史国史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进行价值观重塑,运用党史国史重要论述探索高校铸魂育人的可行性路径,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的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工作提供几点启示。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深厚的革命文化资源,可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宝贵的素材。将内蒙古革命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素材、增强教学实效、强化核心价值观。文章从充实案例库、拓展教学平台、开展主题活动等方面,探索将内蒙古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内蒙古;革命文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