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二、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 三、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 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学校都配置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很方便地进入了教室。利用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实践证明,计算机将成为培养学生实验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1、巩固生物学知识。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的实验多数是验证性的。计算机演示实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直观性,它可以帮助学生将不易理解的抽象化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多种感官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来讲解,形成正确的概念和掌握有关知识点,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投入全部的热情,津津乐道地喜欢上生物学。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自然界、生命体等生物学领域中的某些规律,产生各种与现实世界类似的现象或直接呈现自然生命现象,再现实验过程,供学生观察。这种方法,比教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都会有明显地提高。
  3、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实验教学都是先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介紹实验中注意的各项问题,然后由学生操作。但是,由于受到实验室过大、实验仪器过小的限制,教师在演示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遮住一部分学生观察的视线,学生不能清楚地看到实验过程,也就不可能规范地操作实验。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实验的标准过程制成课件,放大图像,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并可以掌握规范的操作程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提高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生物学成果也都是前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和研究后才获得的。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探索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的探索,他要求学生自主地寻找、收集和组织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内容领域提出假设和预期,寻找材料来模拟实验操作、验证假设,从而获得生物学原理。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坚强的意志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
  1、直观性。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它的发展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实验中。但是,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了解到生物体内微观的变化,而这变化是静态的挂图、模型所不能诠释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把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生物现象,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直观性大大加强了,而且实验过程清晰、结果一目了然。
  2、省时性。
  中学生物实验是对时间要求比较强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一个实验尽可能的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要尽量考虑选择采用节省时间的办法。对于时间跨度比较长的试验,有时就只能观察实验的某个部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整个实验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思维方式。某些经典的实验对于启发学生思维非常有帮助而重现其过程难度很大,也不可能在中学实验室里进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使其再现。
  3、可重复性。
  实验设计的关键一步是实验必须具有可重复性,而实验课件恰巧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例如,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以将实验过程设计成课件,用鼠标点击来代替实验过程,并将显微摄影技术与动画技术整合,把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逐步播放,教师可以随时调取,学生可以反复观察,反复练习,并可以自己判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在实验的复习中应用广泛,而且效果比较明显。
  4、低成本性。
  计算机具有巨大可靠的存储能力,快速精确的计算处理能力,重复而又可变的工作方式和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功能。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实验的教学系统,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提供众多的实验工具,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其功能上的健全与设置比普通实验是更加完善,其造价以及维护的经济性都大大降低了。而且计算机还可以直接模拟实验,特别是模拟一些费用昂贵或者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实验。这种功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降低了教学成本。
  三、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设计,确保科学准确性。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确保使用的计算机课件内容无科学性错误,这是使用课件最基本的要求。生物是真实存在的有生命的个体,在展示这些客观存在的生物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植物和动物的照片一定要使用实物照,而不要使用美术照;对于微观的生物现象,需要采用放大的模型,并要配有实物照或显微摄影照片,以免误导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使演示效果更加有效明显。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实验的因素以及不同的实验结果,要充分估计、全面考虑,并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其原因,通过考虑找出答案,确保科学准确性。
  2、恰当使用,不要代替实验课。
  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虽然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它只能是实验教学的一部分,是对实验的有力补充。它可以为实验教学构建一个平台,提供实验所需的任何仪器,但它不能替代实验课。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任何模拟和假设都不能取代鲜活的实验材料,都不如操作实验器材来的真实。因此,在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应根据教学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生物实验课的教学。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的实施,将更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使学生真正喜欢上生物学,爱上生物学。
其他文献
2000年6月16日工人日报7版刊有一幅《台湾多产妈妈全家照》的照片。照片糸台东县61岁的潘秀桃与其所生的24个小孩的合影。看要这一照片,可谓百思不得其解,真不知其中的意义
那是1987年,在高阳县采访,与著名作家魏巍邂逅。因彼此投缘,惜别时他为我写下一条幅:“厚积言有物,勤练笔生花”。事后我把条幅裱好,至今仍挂在室内墙上。魏巍是作家,更是有
2001年6月9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一汽集团公司实施重大人事工责制度改革,高级工与高级经理享受同薪。应该说这是一篇导向正确、时效性强的好文章,其影响不仅在企业
工会改革是当前中国社会重要议题.既有研究普遍认为工会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群体利益增进的压力产物,而本文认为占领体制外组织化空间以及基层社会治理才是工会改革的真
本文从劳动与性别的双重角度对女性卡车司机的微观劳动实践进行了研究.女性卡车司机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性别隔离,作为“职业性别少数”,她们首先采取了“去标签化”的策略,在劳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探讨城镇化如何影响个人社会网络的职业多样性.通过对2004年社会资本调查和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存量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热点话题,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体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思想家朗西埃对布尔迪厄提出了一系列批评,将后者塑造成了专断的社会学王的形象,“惯习-场域”的组合构成了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场域成为柏拉图城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小型外包鞋厂的个案研究,分析乡村外包制企业中的劳动过程.研究发现,在这些以雇佣当地妇女为主的小型外包鞋厂中,工厂空间一定程度上成为妇女社会生活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HIBD 后不同时间点脑、心、肾组织MMP-9 表达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HIBD 的发病机制,以及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儿HIBD 后多脏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保护机理,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