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更要多元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的规模迅速膨胀,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推进高校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课题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应秉行多元化的人才观,走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教师施教方法亦应多元化。
  
  人才观应“多元化”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是随着近年来连续较大规模的“扩招”而实现的,“扩招”意味着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年代不能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现在成了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对此,不少人担心:高校的教育质量能否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否合格?这些担心并不多余,的确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教育质量,质量是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学校办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所有各级各类高校,都应当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工作日程上下大力气来抓。
  另一面,由于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判断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否合格或优秀主要是看其否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着办学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还导致高等教育体系的变化,分化出学术性高等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几大类。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校,切忌以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以“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而应以多元化的人才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具体地加以分析和评价。
  
  办学模式应“多元化”
  
  新形势下,一些高校由于办学思想、办学理念错位,导致办学定位不准确。一些学校盲目攀高、贪大求全、趋同倾向严重。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力求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不愿承认自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而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则想方设法摘掉“专科”、“职业”的帽子,追求升“本”。
  如此一来,直接导致办学模式的一路“走高”: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简单地套用重点高校的内容;一些高职院校成了本科的“压缩型”。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教大众化后的混乱状态。
  科学的施教观念是因材施教,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根据不同的生源状况和办学任务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评价体系等,为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具有一流的学苗、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等优势,理应肩负起精英教育的责任。
  而作为一般教学型的普通高校,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大量的高职院校,则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发展职业技能型的高等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培育合格人才。
  
  施教方式应“多元化”
  
  据笔者了解,在实际发展中,有些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认识不够、准备不足,对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缺乏研究和正确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味指责学生素质低、难管难教,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自己的教育对象。
  无疑,这种现象是危险的。笔者认为,首先,以学生为本,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施爱之心。既看到学生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积极的一面,善于发现他们的特点、长处和优势,不单纯以学生的入学分数论短长;其次,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不要把学生放在受支配、受管束、受管制的地位,一味搞“我教你听”、“我管你遵”的被动式施教。而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把管好学生变为教好、引导好、服务好学生。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比如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优、创先等表彰性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激励,感受成功、体验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活的热情,调动他们成才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他文献
瑞丽市是中国HIV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外地建筑流动人口多,STD/HIV为瑞丽市高发人群。项目总目标:控制建筑工程流动人口STD/AIDS感染传播。项目的主要活动为:对200名建筑工人用随机抽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方法在儿科手术单病种的运用,为住院患者合理医疗费使用和改进医疗质量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5月18日~12月31日的儿外科手术单病种(
本文依据Access数据库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对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灵活多变
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以及市场力量的推动,我国教育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革,职业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职校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应是开启职业院校学生工作的金钥匙。为此笔者对400名中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调查,希望能为职校生的心理辅导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中高职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    学生从
本丈利用丈献分析方法,回顾了我国卫生管理职业化研究概况,包括卫生管理职业化的概念、必要性并口重要性、现状、政策与措施、可行性、存在的困难以及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总结了
2008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将于10月11日、12日进行。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成招办获悉,北京考生可于8月15日至8月28日期间,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报名。
以往考量大学生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价值性,人们往往习惯于偏重单纯的政治指向性,从而不经意地割裂了思想道德素质与人自身完善和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文章从大学生思想道
[目的]了解云南女性性工作者就诊时,接受不同医疗机构规范化性病诊疗的服务现状,为今后提供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研究提供一定基础。[方法]选取云南省9个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为
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产出水平,可以很好的体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然而,将其作为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依据.已经颇显单薄。为此,需要寻找能体现经济发展
社会对医院的期望是“看好病,少花钱”。但目前对医院的评价仍是看病难、看病贵,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要求也是解决好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那么如何能缓解目前的现状呢?一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