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脊髓炎6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BV)感染相关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电生理特点,提高对儿童EBV感染相关脊髓炎的诊断和预后的早期预估。

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6例EBV相关脊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电生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

结果

6例患儿中,5例有呼吸道或消化道前驱感染史,1例病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均于发病2~3 d出现肢体无力症状,其中4例以双上肢无力为首发症状,2例以双下肢无力为主,1例同时并非对称性周围性面瘫、腹肌麻痹及排尿障碍。6例患儿行脊髓MRI检查均可见髓内异常信号;6例患儿脑脊液EBV衣壳抗原IgM抗体(EBV-CA-IgM)均阳性,5例患儿血EBV-CA-IgM阳性,1例患儿血EBV-CA-IgM阴性。5例患儿肌电图提示受累肢体均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相应肢体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显著增加或未测出。6例患儿均予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辅以营养神经及康复、针灸、理疗等。2例随访2周肌力无好转,2例随访1个月肌力无明显好转,1例随访1年预后不佳,1例随访2周肌力恢复1~2级。

结论

儿童EBV感染相关脊髓炎以脊髓灰质受累为主,主要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伴感觉障碍,脊髓平扫及增强MRI检查可帮助诊断,抗病毒及免疫治疗效果欠佳,脊髓MRI及电生理检查可帮助早期判断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类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以持续发热、脾大、血细胞减少、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为主要表现。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儿科疾病中的危重症。EB病毒(EBV)相关HLH(EBV-HLH)是HLH中最重要的类型,同时也是EBV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在血液病及感染专业均有深入的研究,现主要阐述儿童EBV-HLH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并探讨难治性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改善预后。方法总结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暴发的难治性EBV-HLH病例,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儿均为婴幼儿,以反复发热伴肝脾大为主要表现,无家族史,基因学检查未发现有病理意义的已知HLH相关基因突变,诊断时EBV-DNA明显升高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61例HL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CNS症状、头颅影像学表现(CT/MRI)以及脑脊液(CSF)改变,通过评估总生存率来分析CNS受累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1例HLH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2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为双链DNA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95%。EB病毒是最成功的一种病毒,可在宿主记忆B淋巴细胞内建立持续终身的潜伏感染。同时,EB病毒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肿瘤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部分类型的胃癌、T/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等相关。除肿瘤性疾病,EB病毒感染还可引起非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现主要介绍儿童EB病
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其感染可致多种不同疾病。存在某些基因缺陷的人群感染EBV后常临床症状重,可引发严重疾病,如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及肿瘤等,预后不良。发现潜在的基因缺陷疾病有助于对EBV感染早期防范及治疗。现对EBV感染相关疾病的基因缺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相关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5例规律治疗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儿临床资料、病理资料、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儿以发热、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等起病,病初临床症状均不典型,就诊时病史长(23 d~6个月),最终依靠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临床分期Ⅰ、Ⅱ、Ⅲ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于2011年2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19例CAEBV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19例CAEBV患儿中,确诊时主要表现包括发热18例、肝大17例、脾大17例、淋巴结大1
目的探讨急性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急性EBV感染肝功能损害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因急性EBV感染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的3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临床表现、肝功能生化、病毒学检测、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等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中肝功能异常患儿(186例)
目的总结EB病毒脑炎(Epstein-Barr virus encephalitis,EBE)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73例EBE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电话随访评估预后。结果EBE全年散发,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季,男女比例为1.5∶1.0,年长儿多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岁6个月。临床类型:
EB病毒(EBV)除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还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EB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不断提高,并被用于EBV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以及预防。针对不同的疾病,如何选择适当的临床样本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于EBV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现对EB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几种主要儿童EBV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