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制片人刘洪涛:寓庄于谐 坚守喜剧品质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u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会一直坚持优秀的喜剧电影方向。”开心麻花CEO、制片人刘洪涛对《综艺报》坚定地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刘洪涛自2010年来到开心麻花后,切实坚持并为之不断努力的事业。
  


  2017年,《羞羞的铁拳》亮相银幕,囊入22亿元,成为今年国产影片票房第二,影史国产片2D电影票房冠军。这个成绩并不很出人意料,毕竟前两年开心麻花已经有两部优秀电影作品打底。
  2016年,《驴得水》上映。476%的高额票房收益率以及8.3的豆瓣评分,让这部黑色幽默电影熠熠生辉。2015年国庆档,开心麻花第一部舞台剧改编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以5000多万元投资获得14.41亿元票房,成为炙手可热的黑马。影片制片人刘洪涛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不断曝光在大众面前。
  面对稳定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业界纷纷祝贺开心麻花电影的成功,然而刘洪涛却对“成功”两个字相当警惕,“不能被成绩冲昏头脑,一定要坚守作品品质。”
  “找乐儿”
  提及当初由体制内“下海”到民营公司开心麻花的选择,刘洪涛回忆说:“其实我就是为了‘找乐儿’。”
  “找乐儿”在很长时间内,是影响刘洪涛人生选择的关键词。1988年北京大學毕业后,刘洪涛进入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开始了记者编辑生涯。作为专门向港澳台和海外华文报刊、“华语”电台和电视台发稿的国家通讯社,严肃和较真儿可以算是中新社媒体人的必要“技能”,但这并未妨碍刘洪涛在工作中寻找新意与乐趣。中新社原本是一家只发文字和图片的传统通讯社,刘洪涛却带领团队创办了“中新视频”——拓展了提供给电视台和互联网站的视频新闻业务。
  不惑之年,时任中新社影视部主任、南海影业公司总经理的刘洪涛在“自己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不知道外界什么样的”情况下,毅然辞职下海,“外面的天地很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刘洪涛告诉《综艺报》,虽然下海的初衷是“给自己的后半生找乐儿”,但做喜剧是误打误撞。“从体制内出来后,在寻找方向时,老朋友遇凯、张晨力劝我加入开心麻花,我纯粹是出于对他俩的信任才加盟的。”
  从此,刘洪涛踏上了不光给自己找乐儿,也给他人找乐儿的道路。2010年刘洪涛加入开心麻花,彼时的开心麻花还是个20多人的小公司,年收入很少,没有一个签约艺人。随着2011贺岁舞台剧《乌龙山伯爵》、2013贺岁舞台剧《夏洛特烦恼》推出,开心麻花的喜剧品牌发展走上快车道。但刘洪涛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希望能拍摄喜剧电影,给更多观众带去欢乐。
  电影《夏洛特烦恼》开启了刘洪涛的人生新篇章。
  从舞台到银幕
  虽然一部舞台剧要历经几百场演出的检验,每个包袱根据观众反馈都进行过反复调整,演员也在一次次演出中不断磨砺演技,让剧作不断完善。即便如此,《夏洛特烦恼》作为开心麻花首部电影,如何实现从舞台到银幕的跨越,还是刘洪涛当时面临的一大难题。
  “话剧与电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各自的艺术语言,我们在话剧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谙熟话剧语言,但如何把话剧表达转化为电影语言,这对我们团队是全新挑战。”刘洪涛说。
  其中一大关键点在于剧本改编。刘洪涛告诉《综艺报》,“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请朋友、专家对剧本大纲提意见,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舞台感太强,甚至有人建议我们干脆拍一个舞台电影,就是用摄影机把舞台剧拍摄一遍。”但刘洪涛还是希望能用纯粹的电影方式呈现,他给了导演和演员充分的信任和时间,让他们找到“电影的感觉”。
  与此同时,刘洪涛向剧本专家提出两点意见,希望他们相信导演的想法。一是,多年来开心麻花在创作话剧时,都是从一个创意开始,一点点发展成故事梗概、故事大纲、剧本、舞台呈现,主创们知道怎样将一个“模子”做成成品,也知道一个“模子”能做成什么样的成品。“请不要用一部已完成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剧本大纲。”二是,法无定法。艺术创作、艺术风格没有一定之规,不能拿现成的套路、定式来衡量剧本大纲,“也许这次创作的是全新的东西。”在两点意见指导下,剧本初稿面世,“几乎每个人都对剧本赞不绝口。”
  电影拍摄期间,制片人刘洪涛也给了主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拍摄从原先计划的70天延长至85天。“在最初的关键10天时间里,导演、演员都在寻找从舞台到电影的表演感觉和节奏。众人在讨论甚至争执的过程中,慢慢找准了喜剧电影的表达方式。”
  刘洪涛表示,“《夏洛特烦恼》是开心麻花第一部电影,当时遇到的难点是,如何让观众关注并买票看这样一部没有明星、没有名导的电影。”即便《夏洛特烦恼》一炮打响,开心麻花的品牌有了一定影响力,但对于之后创作的影片,刘洪涛仍然认为营销宣传是最大困难。“观众已经通过《夏洛特烦恼》认定了开心麻花的爆笑喜剧风格,如何让观众把黑色幽默的《驴得水》与开心麻花的品牌相关联又是一大困难。”最终,《驴得水》成功传达了开心麻花可以创作不同风格作品的品牌形象。
  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虽然有前两部作品的良好口碑打底,且此前推出的同名贺岁舞台剧也斩获了优异票房成绩,“但如何让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我们的电影,变成很大的考验。”刘洪涛解释说:“因为珠玉在前,这部作品再也不可能成为《夏洛特烦恼》那样的黑马,而是变成了一匹备受瞩目的‘大白马’,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将迎接更多观众的审视。”解决之道唯有坚守作品品质。
  商业性与艺术性兼具
  作为一家民营公司的CEO以及电影《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的总制片人,刘洪涛身兼数职,既要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又要与创作团队讨论话剧创作细节、演出以及电影剧本改编、拍摄、后期、营销等方方面面。
  《综艺报》对刘洪涛的初次采访,是在《羞羞的铁拳》上映前夕。那时的他除了每天在剪辑室盯影片后期到深夜,还要密切关注影片数据,与宣传团队讨论策略和方案。他的驱动力并非只是经济回报,而是视口碑如生命的内在要求。刘洪涛告诉《综艺报》,“对于作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观众走出剧场、走出影院,会发自内心地说——这趟没白来,开心麻花又有进步,下次还愿意来捧场!”   对于长期以来颇受争议的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界线与分类,刘洪涛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好的影片一定是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如果没有商业性,靠什么来传达艺术性?没有艺术性,怎么能称之为电影?”因此,开心麻花的三部影片虽然都是喜剧片,但刘洪涛对其艺术性也有颇高要求,“希望观众在收获欢乐的同时,还有感动、思考,因为喜剧归根到底是寓庄于谐,在讽刺与批评的背后,是对真善美的讴歌与期待,是对假丑恶的鞭挞,是正方向世道人心的催化剂。”
  刘洪涛特别强调,自己很警惕所谓“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分类”。他认为,“电影只要卖票,就是商品;同时,只要是电影,就不能不讲究艺术。片面强调商业电影或艺术电影,似乎都在走极端。在今天的语境中,一提起商业电影,似乎就暗含着可以忽略艺术追求的前提;一提起艺术电影,似乎暗含着可以忽略大众需求、忽略票房的危险。这是偏颇的约定俗成。”
  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兼具,还体现在刘洪涛对影片广告植入的态度上。早在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烦恼》制作阶段,一个广告主曾要求在电影中植入广告,导演因为担心这个广告影响影片节奏和观众感受,拒绝了要求,这一下就少了200万元的收入,对此刘洪涛表示支持。最终影片只出现了一个广告,观众对呈现的喜剧效果反映良好。刘洪涛表示,“时至今日,开心麻花品牌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即便我们与客户都预测电影成绩不会差,开心麻花的电影依然很少植入广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作为创作者,我们最在意的是电影的品质、电影的节奏、观众的感受;而作为商家,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企业品牌的推广、产品或logo的露出以及露出时长等。多数时候,这两个方向相反,我们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只好放弃植入。”
  总结植入广告的理想状态,刘洪涛认为,广告与影片故事的关系最好能达到三个条件:与剧情天然融合;最好是喜剧包袱;观众不仅不反感,反而觉得有趣、新鲜。“广告植入能达到这三个条件,不仅不会影响电影品质,还会让观众记住广告,自然也会为广告主带来收益。”
  对话年度制片人刘洪涛:
  坚持“粉丝战略” 正向口碑传播
  《综艺报》:为了让每一部影片比之前更好,作为制片人,做了哪些特别的努力?
  刘洪涛:我和创作团队一起,一点点地积累经验,慢慢形成对电影工业体系的认识。无论在制作环节,还是在营销环节,我们都是虚心向先进的同行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合适的运营方式。特别要说明的是,电影《驴得水》的制作主要是导演团队主导的,作为制片人,我更多的力量都是用在了营销上。
  《综艺报》:《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三部电影营销策略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刘洪涛:三部电影营销的共同之处是调动开心麻花的话剧粉丝,让遍布全国的话剧粉丝首先进入电影院,形成第一拨观众。我们对自己的作品品质有信心,相信粉丝看完电影后一定会积极向亲友推荐,形成正向口碑力量。这个“粉丝战略”,以后会坚持下去。
  《综艺报》:三年三部电影,收获票房超过38亿元,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也出现部分负面言论,你的态度以及应对方法是什么?
  刘洪涛:对于艺术层面的讨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接”着,都要消化,这些评价为我们的进步提供营养。个别时候我们也会做一点平等的探讨,在探讨中学习。但对于超越艺术批评的诬陷,我们只能反击,《夏洛特烦恼》被诬陷抄袭,我们选择了法律手段,不仅为导演正名,也是为了维护行业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综艺报》:未来国产喜剧类型片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什么?想要收获不错的票房成绩,核心是什么?
  刘洪涛:需要突破的还有很多。无论制作水平、戏剧结构,还是喜剧包袱、喜剧理念等方面,我们都与国际水准有差距。想要收获可观的票房,其实无所谓是否喜剧片,只要是电影,票房成绩的核心都是品质。
  刘洪涛简介
  刘洪涛:2010年,加入民营话剧机构开心麻花,担任CEO。2013年起,领衔创建开心麻花电影业务。2015年国庆档,开心麻花第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获得14.41亿元票房,成为现象级作品。2016年,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驴得水》再获成功,豆瓣评分8.3分。2017年国庆档,开心麻花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又创22亿佳绩,登顶中国影史2D电影票房冠军。迄今,中国2D电影票房三强有两部是开心麻花作品,均由刘洪涛出任总制片人。
其他文献
原创素人真人秀《萤火虫为戏而生》于3月1日起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首期节目中,15位素人追梦者悉数亮相。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80后导演石桀锐担任该节目出品人,他表示节目的制作初衷是希望大家可以關注草根演员,看到他们的努力与成绩,以及像萤火虫一样微小却不渺小的梦想。  节目组在报名选手中海选出了15位热衷于表演的素人,他们大多是有着一腔热血却没受过系统培训的草根演员。节目组在拍摄中对学员们进行了声
期刊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拇指熊卜达》发布了90秒样片。这部作品由北京迪美天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众多日本一线动画制作人打造,预计于2019年夏日上映。  《拇指熊卜达》的定位是6岁以上的儿童市场,属于合家欢类型动画电影。出品人、迪美天祥董事长张莉莉接受《综艺报》专访时表示,虽然国产动画电影制作近年来逐步崛起,但目前国内动画电影市场前三位仍被好莱坞动画作品占据,面对这种现状,《拇指熊卜达》立志要制作成“
期刊
在2018年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SMG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以“请回答,2018”为主题,就电视剧市场发展趋势与东方卫视梦想剧场自身“圆梦”战略发表了独到观点。前行路上,“两长一短”  2017年,品质剧的井喷原动力是“深度”。抛开浮华,走向深度,是品质之年的主色调。主旋律剧有了社会深度,不但有创业豪情,更有社会变迁的深厚底蕴;历史剧有了历史深度,不仅有跌宕起伏的传奇,更有故事背
期刊
3月13日,“梦想的力量——2018东方卫视春季开放大会”在上海举办,这也是继去年11月年度开放大会推出大剧、大片、大文娱三大矩阵之后,东方卫视面向2018年全新征程进一步“放干货”“亮决心”。  过去三年,面对电視“寒冬说”“衰老论”的愈演愈烈,东方卫视逆势上扬。2015年收视率首次跻身CSM35城黄金时段第三,2016年CSM35城全天和黄金时段均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CSM52城全天和黄金
期刊
“如果要给《那年花开月正圆》加个标签,‘精品大剧’最为贴切。”  电视剧开播前夕,该剧总制片人、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毅接受《综艺报》采访时,曾如此表示对《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期待,“我们希望这部剧在艺术创作上呈现最好品质,在思想主题上传递温暖正能量,在市场层面受到高度认可。这是整个制作团队、创作团队用诚意和真心奉上的一部作品。”    《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后,凭借恢宏大气的秦商故事,
期刊
鸡毛怎能飞上天?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做出回答。    3月3日,由杭州佳平影业、浙江美视众乐、义乌小商品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余丁执导,申捷编剧,张译、殷桃、陶泽如等主演的都市商业剧《鸡毛飞上天》登陆浙江、江苏卫视。  作为浙商题材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鸡毛飞上天》以陈江河和骆玉珠的感情与命运为主线,讲述了陈家三代人立足义乌、放眼世界的创业故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
期刊
“昨天与‘关宏宇’同一班飞机,又同在贵宾休息室,今天看他的节目,没有那道疤怎么看怎么别扭!”一位媒体人在朋友圈感慨。网剧《白夜追凶》播出后,这已经成为“偶遇”潘粤明(《白夜追凶》关宏峰、关宏宇扮演者)的剧迷们普遍的“恶趣味”。    8月30日,由优酷自制,公安部金盾文化影视中心、北京凤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五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犯罪悬疑剧《白夜追凶》在优酷上线。该剧由王伟执导,指纹编剧,潘
期刊
“每次看到片尾众筹名单时,就感觉很有力量,很温暖。”2017年12月的一天,纪录电影《二十二》导演郭柯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一场映后交流中动情感慨。    这部关注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在上映前,并未被电影制片方和宣传发行方代表寄予太高的市场预期,“希望电影上映时能有1%的排片,目标是超过20万人次观影,票房达到600万元。”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二十二》在上映6天后就斩获1亿元票房,
期刊
2017年12月17日,当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站在爱奇艺自制节目《偶像练习生》发布会现场时,他想起了自己上大二时的一个下午。那是年初一个寒冷的周日,他从家赶回学校,发现男生宿舍楼道里一堆人正挤在电视前。他好奇地凑了过去,因为挤不进去,还搬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看个究竟——那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部名为《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的电视专题片。这部影响深广的电视片,让王杰、张雨生、姜育恒等台湾歌手被大陆
期刊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当首次以制作人身份参与一档节目的董卿,将博尔赫斯这句话作为卷首语写在《朗读者》节目方案里时,一场关于情感和文字的碰撞拉开帷幕。    2017年2月18日,每周六、日晚八点于CCTV-1综合频道与CCTV-3综艺频道联合播出的《朗读者》,由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推出,节目每期邀请5—6位嘉宾进行朗读,内容题材包括散文、诗、书信、歌词等。  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