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俄未来科技创新创业论坛”在郑州举行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7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河南省政府主办、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俄未来科技创新创业论坛在郑州举行。來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政府部门及交通类高校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届论坛旨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俄两国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的优势资源整合,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推动国际交通高校共建合作,深化校企专业人才共育合作,力争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其他文献
10月22日—26日友城韓国大田市青少年代表团一行24人来我市访问,市对外友协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全面讲好沈阳故事,传播好沈阳声音,促进民心相通工程。  韩国青少年们穿梭在家庭、课堂、古迹、展馆、公园、大街小巷中,与沈阳青少年同吃同住、一起学习、一起互动,感受着沈阳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蓬勃向上的活力及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风采。中韩青少年们结下了难忘的友谊。
期刊
11月5日下午,中國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昆明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七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的南亚各国嘉宾。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尼泊尔世界文化网络协会主席迪帕克·萨卡尔,孟加拉国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舒曼,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高等教育学院教授舒明经,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高等教育学院教授吉达·夏尔玛等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和艺术家20多人出席会见活动。6日,第七届中
期刊
编者按  今年是中俄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刘少奇当选会长。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70年来,在中俄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人民之中发生过许多镌刻时光的故事,让我们无法忘怀那些鲜活的故事主人公。《友声》将在20
期刊
《友声》创刊于1983年,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这本中英文姊妹册的会刊也步入风华正茂的35周岁。《友声》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一路前行,记录着几代民间外交工作者为国交友的不懈奋进,见证着全国对外友协与众多國家的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为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好关系而共同付出的辛勤工作,凝聚了我们在民间友好交往中逐步建立、历久弥新的深厚友谊。今天想起刊名《友声》取自《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
期刊
9月20日,“澜沧江-湄公河‘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暨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清迈大学实务论坛”在成都市友城泰国清迈举办。活动期间,成都市外事僑务办推荐的8名大学生参加了由清迈大学主办的网络营销创新创业夏令营活动,其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团队分别荣获最佳应用程序奖和最佳商业计划奖。  “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由成都市外事侨务办于2016年6月发起成立,旨在增进友城高校间往来,共
期刊
达尼罗·桑托斯先生是巴西知名律师。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激情。这个幽默睿智的老人,可算是是我们全国对外友协拉美处的一位“老朋友”。  桑托斯先生的中国情结始于中巴友好关系历史上著名的“九颗红心”事件。当时30岁的他免费为无辜被巴西军政府关押的我国九名记者与经贸工作者寻找律师并出庭作证,倾囊相助,成功将我被捕人员解救回国。  在我会《难忘60年暨纪念我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
期刊
南纬21°07’、西经 175°12’,在太平洋的西部,汤加每天迎接着世界上的第一缕阳光。  3000多年前,第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在汤加塔布岛定居,开启太平洋上历史最悠久岛国的纪元;  公元950年,汤加王国成立,图依·汤加帝国(Tu’i Tonga Empire)开始统治这片土地;  18世纪中叶,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登陆汤加,因为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好客,他把这里称作“友谊之岛”;  1970年6月
期刊
首先我代表会党组还有我本人,对《友声》创刊三十五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35载辛勤耕耘,35载春华秋实。《友声》见证了我会民间外交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纪录了我会民间外交队伍的辛勤努力,展现了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会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记述了许多外国友人真实感人的故事。  1983年创刊的那一年,我已经来友协工作8年了。那时我正好刚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友协,继续从事“为国交
期刊
2018年10月25日傍晚,晴空万里,微风习习,天安门广场前,中日两国国旗迎风飘扬,人民大会堂大宴会厅中灯火辉煌、气氛热烈,中日两国各界代表及友好人士8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今年的纪念招待会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出席的第一场活动。在中日关系走过了长达数年的低谷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致辞,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  40年前,中日两国
期刊
《友声》杂志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全国对外友协)的会刊。  1983年,在时任会长王炳南的提议下,从当时的全国对外友协综研室和翻译室抽调部分同志组成会刊组,并于同年6月1日出版第一期《友声》杂志,用中、英双语发行。  杂志的中文刊名是“友声”,英文刊名Voice of Friendship 直译过来就是“友好的声音”。因此,对于刊名的含义,读者(包括很多友协的同事)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友好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