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核因子-κB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损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及与病情活动的关系.

方法

取15例SLE患者典型皮损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阳性表达颜色的深浅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15例SLE患者典型皮损中14例NF-κBp65表达阳性,8例+++,3例++,3例+,阳性细胞见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单一核细胞,其中以棘层细胞及颗粒层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较强,而非SLE患者正常皮肤中则未见明显的NF-κBp65表达阳性细胞,且皮损中NF-κB表达与疾病活动无明显关系.

结论

SLE患者皮肤损害的发生与局部NF-κB的异常激活有一定关系,但似与疾病活动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模拟仿真训练和传统训练模型的训练效果,对模拟仿真训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17名低年外科医生和24名医学生被随机分成4组,分别受到计算机模拟仿
目的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时萎缩肌肉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探寻与去神经肌萎缩有密切关系的基因. 方法应用臂丛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的大鼠模型(鼠数=6),右侧上肢萎缩肌肉为实验组,左侧正常肌肉为对照组.荧光逆转录标记mRNA,采用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正常肌肉与萎缩肌肉基因表达谱,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臂丛神经损伤后萎缩骨骼肌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共148组,其中17组上调,131组下调. 结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同一肺叶内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估其TNM分期.方法对外科手术切除的51例合并原发灶同一肺叶内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 51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25.4%,无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为53.8%,合并淋巴结转移组为15.8%(P<0.05).按原发灶T分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T1 33.3%、T2 42.1%、T3 20.0%、T4 0(P>0.05).结论区域淋
目的观察8 Hz、130 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 方法将35只II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7 d、14 d、21 d、28 d组五组,用8 Hz、130 Db次声作用,每天1次,每次2 h,各组于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0.5~1 h内取大脑皮层,制成10%的组织匀浆测定GSH-Px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技术.方法 3例功能性单心室病儿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了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术中先作上、下腔静脉插管并与右房插管连接,静脉血分流入右房,然后置右肺动脉侧壁钳,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上缘行端侧吻合,吻合口尽量偏左;下腔静脉通过心外管道与右肺动脉下缘连接,吻合口尽量偏右.最后缝扎肺动脉口.结果术后无早、晚期死亡,仅1例发生低心输
在医学研究中,通过组织切片来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