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轿车空调暖风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轿车空调系统有暖风和冷风,冷风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较多,涉及到的零部件较多,但是检修起来相对容易,维修成本也不是很高。暖风系统相对来说结构简单,但是检修起来相对要复杂一些,一旦涉及到暖风水箱的问题,其维修难度和成本相对较大,本文以一则帕萨特轿车暖风系统故障为例,分析其故障现象及排除过程。
  关键词:帕萨特 空调 暖风系统 故障排除
  Trouble Analysis and Elimina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System on Passat Car
  Wu Fei,Song Wenyan,Yang Xun
  Abstract:The c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s warm and cold air. The cold air system has a complicated structure, a high failure rate, and many parts involved. However,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repair,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not very high. The heating system is relatively simple in structure, but the maintenance is relatively more complicated. Once the problem of the heating water tank is involved, the maintenance difficulty and cost are relatively large. This article takes a Passat car heating system failur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failure phenomenon and troubleshooting process.
  Key words:Passat,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system, troubleshooting
  1 引言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一台2013款帕萨特1.4T的轿车,行驶里程9万多公里,车主反映,近期空调制热系统不良,当时由于是寒冷的冬季,加上此车排量小,笔者告诉车主,冬季热得慢,再关注一下。
  过了一段时间,车主还是反映,几乎没有制热,基于此,笔者开始对这台车进行检查,为便于读者系统了解空调暖风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本文将从空调暖风系统的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2 空调暖风系统的结构原理
  汽车空调暖风系统,按所使用的热源可分为:非独立式供暖系统和独立式供暖系统。轿车一般都使用的是非独立式供暖系统。
  非独立式供暖系统(余热式供暖系统):它利用汽车排气余热或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的余热作为热源并引入热交换器,由风机将车内或车外空气吹过热交换器而使之升温,送入车内。这就是为何有人说冬天开暖汽车暖气不费油的原因。
  余热气暖式系统(余热气暖式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热管式预热供暖
  热管式预热供暖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热交换器利用发动机尾气作為热源加热空气。工作时,将通往消音器的阀门关闭,废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热交换器另一侧的冷空气,冷空气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由风机吹入车厢内。这种装置的供暖效果受车速和发动机工作状况影响,供暖温度不稳定。另外,排气中的SO2、H2O等会腐蚀热交换器管壁;排气管道和热交换器增加了发动机的排气阻力,对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有影响。
  热管式利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发动机排气中的余热,主要用大型汽车的冬季暖。热管式暖风机的取暖效果好,安全可靠,发动机废气不会漏入车厢。
  汽车的暖风系统可以将车内的空气或从车外吸入车内的空气加热,提高车内的温度。汽车的暖风系统有许多类型,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热水取暖系统、燃气取暖系统、废气取暖系统等,目前小车上主要采用热水取暖系统,大型车辆上主要采用燃气取暖系统。本文以小车上的热水取暖系统为例。
  热水取暖系统主要由加热器芯、水阀、鼓风机、控制面板等组成,热水取暖系统的热源通常采用发动机的冷却水,使冷却水流过一个加热器芯,再使用鼓风机将冷空气吹过加热器芯加热空气,使车内的温度升高,见图1。
  3 空调暖风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3.1 暖风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思后行、先熟后生的原则;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原则;先备后用、代码优先。
  暖风系统故障可能原因有:冷却水管路受阻或加热器芯管积垢堵塞;热水开关或真空电动机损坏;鼓风机电动机损坏;发动机节温器损坏;加热器漏风;鼓风机继电器及调速电路损坏;温度调节门的真空伺服驱动器损坏;加热器翅片积灰或变形,通风不畅。诊断流程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首先用解码器读取故障码,没有故障存在,因此怀疑是机械的问题导致暖风系统出现问题。
  经过进一步检查,故障部位缩小到暖风小水箱、暖风器壳体总成、暖风管道及冷却液管道等机械故障。
  3.2 控制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
  启动发动机,待水温正常后,温度调节阀调节到最高温,风量从最低逐渐调节到最大,风向调节到面部位置,发现有微微的热风,风量大小符合标准风量,基本上可以排除控制机构问题,为进一步验证,查出仪表面板,当旋转温度控制阀时,可以明显看到调节风门跟随转动,以此,可以排除控制机构的故障。   3.3 暖风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接着进行检查,用手对发动机舱内暖风小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处进行触摸,发现均烫手。对冷却液的液位及其黏稠度进行检查,未发现什么异常。至此,考虑到此车接近10万公里里程,故障部位缩小到暖风小水箱附近,小水箱堵塞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由于进出水管均烫手,似乎又不是堵塞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还是需要对暖风水箱进行检查。
  这就需要大量的拆卸工作,工作量和难度一下子增大很多,进入驾驶室,开始进行拆卸工作,这里有很多插头,螺丝的位置,需要逐一记住,建议此项工作不要中断,拆完,检修完就马上安转,否则容易忘掉,会给安装带来很大麻烦。
  拆卸过程中,注意观察风道密封情况,完好,暖风小水箱拆出来以后,开始进行检查,外观正常,没有问题,由于进出水管均烫手,没有考虑堵塞问题,似乎陷入僵局。
  接下来,还是把问题点聚焦到暖风小水箱内部问题,发现进出口有少许生锈迹象,首先进行通气检查,堵塞不明显,随后进行水压试验,一端连接好水龙头,打卡水阀,尽管进水口水压很大,可是另一端只有微小的水流出来,见图3。
  至此,故障已经找出来了,暖风小水箱可能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堵塞,导致空调不制热。可是问题又出来了,既然是暖风小水箱堵塞问题,为什么进出水管均烫手呢?
  可以这样解释,一方面暖风小水箱没有完全堵塞,另一方面是这两条水管本身靠的很近,在进入暖风小水箱的地方又是相互基础的,容易因为热传递导致均烫手的情况,所有,单单用是否烫手来判断,是容易误判断的。
  在更换了暖风小水箱以后,重新加注制冷剂和冷却水,一切装复完毕,进行道路试验,空调制热系统恢复正常,没有其他异响,维修完毕,维修工作从中午开始,凌晨四点左右结束。
  4 結语
  本例故障就是由于暖风小水箱内的通热口出现了机械异常,致使进水管流入的热水未经过水箱散热器而直接从出水管流出,水箱内的热水少,从而导致了上述故障。对于使用5年以上的车,就要考虑管路堵塞问题。
  空调暖风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蕴藏着很多道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单单从理论上分析,有时候会陷入僵局,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检查分析,思路要清晰,逻辑要得当,不要随便动手拆卸,一定要思考到位,才可以准确的找到故障和排除故障,避免走弯路,避免增加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沈徐辉.浅析汽车空调技术发展[J].科技视界.2014(19).
  [2]王雅婷.汽车空调产业发展环境概述[J].制冷与空调.2015(05).
  [3]曹现英.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5(14).
  [4]张丹.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及故障诊断维修方法探讨[J].电子测试.2019(16).
  [5]李鹏翅.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6(01).
其他文献
摘 要:“共享汽车+轨道交通”可有效改善其他公共交通换乘轨道交通的不足,大大减少私家车数量,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本文致力于解决“共享汽车+軌道交通”中用户可能面临的在轨道交通站点“无车可用”或“无位可停”的问题,提出自适应自主迁移调度策略,包含共享汽车自主迁移与用户自主迁移两种情况,进行用户预约时间窗设计,进一步优化共享汽车停放位置。构建带时间窗的“共享汽车+轨道交通”调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提高
摘 要:在整车数据布置集成领域,转向系统集成数据生成的普遍现状,首先根据整车载荷情况选定转向模块,然后根据整车布置硬点进行转向系统数据布置,通常是由在三维软件中对数据进行手动拆分、约束,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手动约束容易出错,影响数据准确性。本文通过对转向系统(以C-EPS为例)运动规律、转向模块划分、转向约束规律等进行研究,通过Catia 知识工程模块,建立转向系统集成数据自动化模型,根据转
摘 要:汽车托底是一种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类型,电动汽车发生托底事故后,动力电池受到挤压和撞击,常常存在安全隐患。当前,行业内普遍采用整车刮底试验和动力电池底部球击试验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托底安全性设计和验证。本文根据当前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动力电池底部球击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改进,提升动力电池的托底耐久性。  关键词:动力电池 托底 底部球击 耐久性 安全性  Improvement of th
摘 要:本文分别从政策支撑、市场发展速度、市场规模等方面就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数量、结构、集中度、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就运营主体及经营方式、经营模式、经济效益转化方式等方面对充电桩产业的营运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充电桩产业存在私人充电桩比例较低、充电桩的充电质量有待提高、建设方式有待规范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基础设施 发展现状  De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目前由货车右转弯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仍然让人触目惊心,为减少这一交通事故,国内外均采取了许多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都过于固定和单一,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货车右转盲区的预警。根据此情况,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货车右转弯盲区预警系统,此系统从人、车、路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安装雷达和检测器等设备采集信息,利用路侧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应用
摘 要: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對于衡量电动汽车性能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电池的热效应模型能够有效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改善电池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热安全性。本文对按照建模维数划分模型研究,包括集中质量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对按照建模原理划分模型研究,包括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电-热耦合模型、热滥用模型,并对国内外关于热模型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耦合模型 热滥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喜爱已经不再停留在外观、配置、性能等维度,汽车的色彩搭配正在渐渐成为消费者新的购买点。  关键词:汽车 色彩纹理 跳色方案 内外饰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Jumping Color Scheme in the Design of Automobile Interior an
摘 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整车装配的工艺及相关设备的概况和现状,并说明了今后在市场作用的推动下,总装工艺及总装设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整车装配 工艺 发展趋势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obile Final Assembly Process  Gong Ke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汽车检测技术也在持续进步,传统的检查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各个行业领域在新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汽车检测技术的更新,目前很多汽车企业都已经掌握了新型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对汽车性能的各个检测环节都能够进行调控,并记录相关数据。汽车性能方面的检测和鉴定,不仅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的重要参考,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厂家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进
摘 要:随着现代汽车工业节能环保思想与汽车新四化方针的推进,轻量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乘用车领域。汽车工程师在不牺牲汽车整体性能、整车操纵性的前提下,通过轻量化手段降低车身重量,不仅仅是给汽车生产商带来成本上的收益,对于整车性能、安全、动力的优化与操纵性的提升,同样可以带来十分明显的提升。据统计白车声的重量占整车质量的三分之一,在驾驶者使用过程中,将近一半以上的油耗用到了车身质量上。本文将重点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