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课堂教学现象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重要发展阶段,而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输入途经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功能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拓宽总体的知识面,增强英语语感,提高阅读技能,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欣赏别人作文的技巧,理会写作要领,身临其境去感悟语言之美,进而,建立在英语阅读材料基础上的“ 说”与“听”就显得必不可少。的确,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总是积极引导学生恰当运用阅读素材,尽可能在各种形式的中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牛津英语(译林版)》,教材题材广泛,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与生活密切联系,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渗透了对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本课例以7B Unit2 Neighbours阅读课“Good neighbours”的文本为载体,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两个教学片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与对策研究。
  【片段一】Pre-reading阶段出现的“说”问题:
  Pre-reading,也叫做读前(活动)。从教育学的层面来解释,指的就是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所以,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在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热身活动(回答问题),与学生就居住的社区环境进行交流,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
  1.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ighbourhood?
  2. What kind of neighbourhood do you like to live in?
  當把这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呈现在PPT上后,本以为大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地去完成上一课时与本课的过渡,但是,即使是以小组形式请同学们互相讨论,部分同学的回答还是让人堪忧,有3位同学根本无法用英语回答,只能用中文来答复。
  【问题诊断】
  复习没有到位,是影响本次导入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经过后来的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语言水平的问题,外语回答与母语回答有很多不同之处,母语回答的信息加工是在单语中进行的,外语回答则有两种语言的参与,这些都会深刻影响外语回答的过程与结果。大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勤开口,多张口的习惯,没有说英语的意识,所以同学们普遍感觉很不习惯开口说英语,甚至有些别扭,基本上都是在自己跟自己说,声音太小,这样起不到锻炼口语、纠正发音的效果,再加上没有去认真复习,所以课堂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设计上的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1.问题答案中隐含的生词较多,学生表达的难度较大。2.问题范围太广,学生无法进行概括处理。3.教师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对话示范工作,导入太过于急促,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刷新】
  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把两个大问题换成了7个小问题,并且先让一位同学和笔者一起做pairwork,起到示范作用:
  1. Who lives next to /above/below you?
  2. Who’s your neighbour?
  3. What does he/she do?
  4. Where does he/she work?
  5.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
  6. Do you welcome him/her to your home?
  7. Do you always help each other?
  示范结束,笔者让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五分钟热身讨论,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然后挑选了其中6组同学进行pairwok,除了两位同学在新单词“neighbour”和“welcome”的朗读以及第2.第6的问题回答上存在少量问题,需要教师的指点,其他同学都能顺利地完成对话练习。
  【反思】
  有时候,学生在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可能会出现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表达的准确性。笔者认为,这时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表达,等学生完成口语任务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纠正发音和语句重构。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不连贯要采用宽容的态度,以鼓励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那么,在设计导入部分的问题时口语活动设计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哪里呢? 笔者综合实践,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予以重视: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设计枯燥,不吸引人,那么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关注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导入部分,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注意语速、语调,尽量做到平易近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目前笔者所教得初一年级,学生来自各个小学,有些还是外省转学过来,因此,英语学习的基础参差不齐,作为初中低年级的英语口语训练,应该从简单易懂着手,不能过高要求;关注对学生主体感悟的唤醒,通过老师的口语和行为示范,同学的积极互动回答,带动学生融入进来,主动学习,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鲁子问、康淑敏在《英语教学设计》中指出:教学设计模式形态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非常明确,都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纵观整个过程,练习最后能顺利完成,原因在于改变了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把当初的两个大问题变为7个小问题,化繁为简,注重有效性,学生更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回答起来朗朗上口,既锻炼了口语运用能力,又兼顾复习了上一课的单词与词汇,起到了预期的作用,最终这次导入部分取得成功。
  【片段二】While-reading 环节出现的“听”问题   While-reading是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中心环节。Reading不是孤立的读,而应该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技能。进入文本阅读时,老师可以设计简单,但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全文梗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倾听,整体感知文本。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一些可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型,首先是回答问题(这些问题设计为在听完两遍录音之后回答):
  1. What are Simon’s neighbours like?
  2. What do the volunteers do at the community center?
  3. When do they meet?
  4. What will they do to help the old people this weekend?
  录音结束,笔者先叫了四位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两位能顺利准确回答,其他两位并没有完整回答出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诊断】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结合各种语言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理解的过程,能够达到句子以及文章段落的综合理解是听力的最终目的。部分学生在聽力理解中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良习惯。常见的障碍有:1.语音解读障碍。语音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重视“写”而忽略“听、说”。久而久之,口语表达水平越来越差,出现“哑巴英语”!2.语速语调障碍。有时候,学生平时背诵课文以及老师授课时的语速过缓,不注意重音、连读、爆破、弱化、意群停顿,一旦进行听力测试,如果出现新单词,又是外国真人发音,自然就会不知所措。3.语法应用障碍。由于部分学生的语法掌握跟不上录音速度,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在日常学习的时候,一些师生很少去对语法进行深度学习和运用,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旦融入到语句、语段的听力中,那么,会严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常见的不良习惯有:1.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单词或者词组上,力图把它们一一听懂,不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心里想着把每句话翻译成中文再去理解,这样做会直接影响了下文信息的输入,而很多情况下;2.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力播放的时候还同时做别的事情;3.在听力播放前,没有认真预览试卷上的听力文本信息,做好适当记录和分析,急着去做后面其他的试题,养成一个不看题目,直接去听,然后再看题作答的坏习惯。
  【片段刷新】
  考虑到文章比较长,学生水平有限,笔者把录音片断用软件进行切割,重新排列组合,把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听力练习:1-7行为第一部分,8-13行为第二部分,14-19行为第三部分,每个部分的录音播放两遍,题型适当改变。
  第一部分的练习为问题和填空:
  1. What are Simon’s neighbours like?
  2. The have a at the weekend.
  第二部分的练习为判断题型:
  1. Annie’s computer is broken.(T/F)
  2. Parents help the children with their homework.(T/F)
  第三部分的练习为看图说话:
  以上三个部分的练习,形式多样,令人耳目一新,当它们由PPT呈现出来,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让五位同学来完成,除了最后一题需要提供适当帮助,其他四题都能顺利答对。
  【反思】
  经过多次的听力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要做好学生阅读中的听力能力培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好学。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师要积极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厌学的心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平时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增强信心。3.注重加强学生语音的训练。练好听力技能,首要任务是应突破语音这一关,许多学生就是因为不能分辨读音而导致错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的重要性,其次要严格要求,教学生念准音标,注重纠正不正确的发音。4.注重强化学生语法训练。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语法的积累。熟练运用语法知识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帮助学生梳理语法知识,对那些经常在听力理解中出现的语法点重点强调和讲解。要求学生注重对平时练习中出错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因语法的欠缺而导致出错的地方,及时改正,强化记忆。5.针对听力,做好考试技巧上的指导,譬如:拿到试卷后先花5分钟认真看听力题目;把重点单词词组句子等进行标注和理解;听的时候集中意念,全神贯注去听每一遍录音等,不要半途而废。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阅读课的同时,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通过听、说等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本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的把握,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文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创建“核心素养体系”的任务.创建核心素养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手段感知历史,灵活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系统性眩晕是椎基底血流系(VBS)的ADCC患者的表现,发作突然,持续数小时或更长,常伴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减退,是VBS血循环的一过性紊乱或脑干缺血性发作的征象,通常用抗凝
采用低压气相渗铝工艺制备铝化物涂层 ,在涂层表面涂敷不同NaCl+Na2 SO4 含量的熔盐进行 90 0℃热腐蚀实验 .结果表明 ,涂层对NaCl含量不敏感 ,这与涂层表面生成Al2 O3 氧化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不知道为什么,小猪这种在现实中并不太受宠爱的动物,在影片中则变得惹人喜爱。他们不一定帅,但是却很可爱;他们不一定聪明,但是却很善良;他们也许胆小,但最终会获得勇气……
中国新一代青年电影人,是当前电影界当之无愧的“中锋”。他们肩负历史使命,以捕捉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为己任;他们承担生活重责,把世间疮痍、民间疾苦搬上银幕。他们让中国电
【故事预览】 某电视台“情感对话”节目主持人徐扬与某广告公司经理濮方这一对中年夫妻,七年了,一直恩爱如初、风平浪静。但电视台的一次小小的改革却竟然引发了二人之间的冲
堂会生来就是为私家准备的,它提供的是私人的欢娱,专场的盛宴。 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社会一直强调组织生活,使得许多私人的活动都被抑制,堂会基本处于地下状态,人们只能偷着
哲学家、老师、学者、棒球爱好者……罗塞尔·谢尔曼(Russell Sherman)被人们誉为“思想的鉴赏家”。如今已年逾古稀的谢尔曼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舞台和钢琴教学,直 Phi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