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微生态生物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对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更佳的腹泻型IBS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36例腹泻型I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6 9,3次/d.治疗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3次/d,联合口服参苓白术颗粒6 9,3次/d.疗程均为24周,停药4周后根
【机 构】
:
315012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5012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海曙区胃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微生态生物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对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更佳的腹泻型IBS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36例腹泻型I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6 9,3次/d.治疗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3次/d,联合口服参苓白术颗粒6 9,3次/d.疗程均为24周,停药4周后根据临床症状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104/122),对照组为64.9%(74/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参苓白术颗粒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泻型IBS,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慢性胰腺炎的相关性,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疑似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癌抗原(CA)19-9、尿胰功肽(BT-PABA)、粪便弹力蛋白酶及粪便苏丹Ⅲ染色.同时结合病史、影像学以及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析各实验室指标与慢性胰腺炎的相关性. 结果 血清CA19-9检测阳性率为23.1%(18/78);尿BT-P
目的 分析适应性通气(ASV)减少撤机失败的有效性.方法 共纳入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V组(29例)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27例),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和撤机前后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率.结果 ASV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SV组[93.10%(27/29)比70.37%(19/27),P=0.026],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PSV组[13.79%(4/29)比40.74%(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相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6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3例.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经典切除术,2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1例因肝脏多发转移行开腹探查术+肿瘤活检.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脾脏转移1例,肝脏转移1例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这一概念逐渐被应用在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手术的不同时期,而外科手术的发展也与麻醉学理念的改变息息相关.麻醉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目的 探讨直肠脱垂的常用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56例直肠脱垂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10例不完全直肠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即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46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中35例行三联术,11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3年内三联术复发16例,再次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痊愈,复发率为45.7%(16/35);经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患者1
目的 观察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影响,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相关性.方法 将106例具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肝患者按病变程度分为慢性乙肝组(45例)、肝硬化组(12例)、重型肝炎组(49例),均给予拉米夫定等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分别检测HBV-DNA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免疫
目的:对比传统排痰与辅助机械排痰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住的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