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政策影响下区域生态用地演变模拟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

来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政策能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引导或限制土地利用的变化,引入规划政策可更准确模拟生态用地未来的空间布局,但已有生态用地变化模拟研究往往忽略了重要规划节点对生态用地变化的潜在影响。该文尝试将重要规划节点的区位因素纳入FLUS模型,探讨生态用地演变模拟思路,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采用2009年、2014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考虑规划区位因素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对2030年生态用地空间布局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规划区位因素模型的模拟结果比未引入规划区位因素模型模拟结果的OA系数在2014
其他文献
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移动商务用户信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梳理和总结了有关移动商务用户信任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成果及其局限性;并对其
本期"城市遥感"专栏由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杜培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组稿并担任责编。杜培军教授200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是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高校GIS论坛GIS创新人物等获得者。杜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与城市遥
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公民社会”一直就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公民社会”往往成为观察和分析非西方国家政治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自中国南海海域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围绕着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没有平息过。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均以不同方式宣称对南海诸岛或部分拥有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