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纪律、规矩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制度、纪律、规矩三方面着手,其中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严明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严守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三者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工程之中,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三大保障,共同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政治保证。
  一、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总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党。要建设完善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言行有规范、权力有笼子。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制度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和要求。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来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尤其离不开制度建设。
  补齐制度短板,做好党的制度建设的加法和减法
  党的制度建设,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补齐制度短板。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党规党纪,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体系,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确立了基本的行为规范,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党的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诸如,制度安排不到位,许多领域的制度建设还是空白;制度设计不合理,缺乏具体制度设计和配套制度安排:有些制度运行的成本过大、代价过高。
  鉴于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党的制度建设的加法和减法。一方面,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大格局下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补齐制度短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切实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党的制度建设的加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精简和理顺党内各项制度,形成精简高效的制度框架体系,着力解决党内法规制度烦琐、权责不一的现象以及不配套、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做好党的制度建设的减法。
  增强制度执行力,是制度建设的落脚点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被执行、被落实,既是制定制度的初衷,又是制度建设的落脚点,直接关系制度建设的成败。一些部门在制度的执行上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问题,使不少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不少领导干部就钻起了制度的漏洞或者根本无视制度,极大地损害了制度权威,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制度不是橡皮筋而是带电的高压线,它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优化制度执行生态,在全党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政治生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要加强制度執行的监管、考核与问责。打造制度执行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监管平台,尽早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制度执行的效力;及时对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制度执行不力的问责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切实维护党内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各项制度规定成为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二、严明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于严明纪律。只有纪律严明,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支撑。
  “党无纪不立,国无纪不宁。”新常态下,党面临的各方面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严明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尤为重要。总体来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状况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薄弱,在考验面前打了败仗。有的政治纪律意识弱化,对维护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立场不坚定;有的组织纪律意识弱化,对上级决策部署和制度规定,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廉洁纪律意识弱化,守不住底线,经不住诱惑,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严明纪律,从严治党,必须做到有纪可依、执纪必严。
  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从严治党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用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力量所在。毛泽东同志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明的纪律始终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新形勢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然要靠严明的纪律作保障。近年来,中央先后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建设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党内法规的发布,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用权处事的准绳,也为严明纪律、从严治党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执纪必严是严明纪律、从严治党的关键
  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严明纪律的“严明”二字,要害就在执行,从严治党关键在执纪必严。执纪必严包括两方面:一是严格遵守纪律,二是坚决执行纪律。执行不力,再好的纪律也会形同虚设。
  严格遵守纪律是每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党章明确要求,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并将“严守党的纪律”作为入党誓词的内容。所有党员都应用党章和入党誓词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准绳,严格执行各项纪律,争做遵规守纪的模范。   坚决执行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以严的措施管住干部,强化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纪律的行为包括各类腐败行为,切实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努力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严守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人不以規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火车越轨会出事故,人不守规矩就会犯错误。同样的道理,规矩对组织、个人都极为重要,党员干部离开了规矩的约束,工作就会出各种问题,就很难避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严守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党内规矩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党的优良传统或者工作习惯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的;二是行之有效,传统或习惯的形成有其合理性和实践基础,那些无效的被淘汰掉了,有效的、管用的被保留了下来,指导和约束我们的事业,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行之有效:三是约定俗成,党内同志在工作实践中有共识,有共同的遵循,对同类事和同类人均依此办理,约束后来的事和人。党员干部应始终把党内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受歪風邪气的诱惑和腐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严守规矩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规矩内化于心
  漠视法纪、无视规矩往往是一切腐败现象的源头。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都充分暴露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已被某些领导干部视若无物。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立起来、严起来、实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滋生出来,最终就会严重危害党的肌体。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把规矩放在首位,追求道德高线,守好纪律底线,内化于心,时常反省,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严守规矩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规矩外化于行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讲正气,做正事,走正道。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强化规矩意识,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在政治上用规矩明方向,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令行禁止。在工作上用规矩促有为,严格程序、严格章法,孜孜以求、一丝不苟;在生活上用规矩树形象,慎独慎微、防微杜渐,把住小节、守住底线,使守规矩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责编/傅建芬)
其他文献
位于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发展落后,多年来被国务院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如今,由中央财政下拨的1850万元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专项资金涌入通榆,无疑给这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商机。  而被电商业界一度认可的“通榆模式”,以“政府背书+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营销创新”为主要特征,满足了各方价值的需求,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搭上互联网顺风车的农产品卖得快  进入通
期刊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写于1859年1月,同年6月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一起问世。1859年6月4日单独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发表,发表时进行了删节。马克思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历程,第一次以简明系统的形式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精要表述。因此,《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理论意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
期刊
语言艺术,学无止境。语言技法,不可穷尽。语言之美,难以尽述。从词法到句法,从逻辑到修辞,从外形到内质,从词素到音韵,我们一点一滴地把积累的原料送进实践的“烤箱”里精心“烘焙”,技艺在与日俱增。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道:“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如此画面,是那样的“枝叶葳蕤,摇曳生姿”,而这也正是有些公文语言追求的唯
期刊
特色小镇想要做到“特而强”并非易事,在特色小镇如春笋般崛起的同时,更要了解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5年、10年甚至更漫长的过程。  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正深刻改变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形态“小而美”  产业“特而强”  特色小镇是结合产业、文化、旅游以及社区的理念设计的多功能产业聚集平台,也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
期刊
横列  一、向左或右边都可以遇到充足的水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二、金银块或钱币中所含纯金或纯银的比例,泛指质量  三、出自《外台秘要》,以黄连为主的一个中药方名,清热解毒  四、地球或太阳与一颗行星或月亮的相对位置循环一次需要的时间  五、和“神似”相对的一个词  六、李白的诗,“无日不悠悠”的上一句  七、一个家庭或者家族唯一的后代  八、战国时蔺相如曾经誓死保护的一件宝物  九、“
期刊
岳母曾志于1926年入党,参加过湘南暴动、毛泽东与朱德的井冈山会师、保卫黄洋界、大柏地决战、古田会议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原型”——这些人的理念、追求、操守以及个性中的共性,即使在后来的和平生活中,也一直保持原先的样子。时移世易,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然是与时俱进了,不过,略做回溯也会给今天的人們很多启发。  老照片  头一次看到的曾妈妈年轻时的照片,是她在厦门做地下工作
期刊
貪官自白 李濟川/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之前,我们一般讲“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现在又加上一个文化自信,构成了“四个自信”,而且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什么这么强调文化自信呢?  我的体会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今天,是我们自
期刊
“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古已有之,荀子称之为“国妖”。对当今社会的官场“两面人”现象,党中央洞若观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越界、越轨。这是对领导干部的谆谆劝诫,也是对官场“两面人”的郑重警告。然而,官场“两面人”依旧屡禁不止,给党和国家的发展带來极大的冲击。鲁迅先生曾
期刊
2014年初,天津市启动了为期三年(2014~2016年)的“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在已经过去的两年里,共有12,168家企业完成了14,465个转型升级项目,成效卓著。天津市中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奥妙何在呢?  一、领导组织有力。体制机制健全  针对“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制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方案,严格部门职责、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真正形成了持久的、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一是成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