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20-01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兴邦强国的重要举措。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成为让学生成才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是使每堂课都达到高效率、高收获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使学生“好知”“乐知”,就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避免出现讲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是很关键的环节,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力于一个成功的导语,因为学生对每一节新课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与期待,因此,精心设计一个导语,因势利导,那么上课伊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大大提高其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讲到《葛朗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导语,“同学们,当一个人临终前,最放不下的是什么呢?有这么一个人,他临终前最不愿看到的是油灯还没有熄灭,因为他怕费油。”同学们一下子都提高了注意力,进入了学习的兴奋状态,因而这一节课对葛朗台的吝啬印象也十分深刻了。
  在课堂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我们不仅能够把思想概念,而且还能够把最复杂的色彩,最细腻的图画表达出来……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奏出的交响乐就会在听者的头脑里回响起来。”一个语文教师就是要用他富有魅力的语言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我在讲解为什么同样题材的文章要用不同的体裁去表现的问题时,并没有过多的运用术语,而是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块劳动布,你使用它做连衣裙呢,还是做工作服呢?不审体裁就像一个昏庸的裁缝,拿过剪刀把一块劳动布剪成连衣裙,而把一块真丝料剪成工作服。”这样一来,即讲清了道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科技发明和文学创作的先导,人类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杰出文学作品都源于想象力。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强调的只是双基教学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培养想象力、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关键环节。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利用中学语文教材这一可行的形式,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中学许多语文教材不乏想象力与联想的,如吴伯箫的《难老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秦牧的《土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许多文章都有想象手法。其次,须让学生接受社会生活中广博的知识。因为想象力要有丰厚的知识做基础,才能使学生张开想象的双翼,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去发现和开创新的知识领域。如果说无论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社会和家庭中,不让学生读课外书籍,不允许看电视,上网,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无疑也是一种不利的因素,多看、多听、多想、多思,可以使人领悟人生、洞悉社会、摆脱肤浅,走向睿智。不让学生广博的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不接触社会生活,何谈想象力的培养?
  
  三、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想象力,还要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在语文写作中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多,在同一个题目下,立意大致相同,布局谋篇大多千篇一律,使用的材料几乎相同,为什么出现立意狭窄的现象呢?这就是单一的常规思考习惯造成的,学生打不开思路,没有新的创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创造性思维代替单一的求同思维。
  创造性思维训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要使学生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并运用于写作,就不能盲目进行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循序渐进。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思维为主的非常规思维,学生乍一接触难免不适应,这是由于发散思维比较复杂的内容和抽象的特点决定的。因此,首先要训练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超常构思,提出新见解;其次,要训练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丰富想象力和联想的能力,以丰富生动的内容表现文章的主题;再次,要训练求异能力,以追求对问题的独特见解。
  二是进行形象化的指导,切忌单纯的说教。空洞的说教只能会让大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去做,要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产生创造性思维,也要首先在教学中给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才能进一步让学生想的到,去寻找新意。
  三是要发现闪光点。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方式的细微变化,是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关键。因此对于学生思维进步的点滴闪光之处,诸如拟了一个有新意的题目、写出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句子,都要及时发现并予以肯定,让这个闪光点逐步扩大,很可能使学生改变只会运用求同思维的方式写作,而写出有新意、有创造性的文章,进一步提高语文水平。
其他文献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农学院应用微量元素钼来探索各种高产水稻能否充分利用施于土壤中的氮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钼能显著提高水稻对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Univ
目的通过对福建某县级市使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接触DMF作业人群的健康损害进行调查,研究DMF职业暴露的健康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低浓度DMF对作业人群的肝脏损害。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收集24家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和1122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综合应用正态性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影
摘 要:通过对歌剧《乡村骑士》中桑图扎的咏叹调《你知道吗?好妈妈》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的分析,主要阐述了这首咏叹调的几个技术要点:旋律线条的连贯、高潮部分的呼吸技巧、共鸣腔体的运用。  关键词:乡村骑士 旋律 连贯 呼吸 共鸣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15-02    1860年,意大利民族运动取得了胜利,在挣脱了外
紫花苜蓿在我省河西走廊灌区是一种栽培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它的特点是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较强。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一年每亩能产干草两千多斤。割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水稻“三系”选育配套后,进一步克服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的各种障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水稻“三系”的开花习性,对于解决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中的产量问题,在理沦上
摘 要:(医学方向)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特点。本文旨在探讨为培养具有医学特色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必须确立“英语技能+英语知识+医学知识”的课程体系,贯彻“强英语、懂专业、宽口径”的办学思想,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关键词:医学方向 英语专业 学科定位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18-02    2001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17-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这些文章都是语文教材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典范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这些课文,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记忆的能力。小学生若能全部背诵小学阶段指定的课文,就会记住许多词语、句式和名篇佳作的表达方法。这些语言材料,学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政治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从教材资源整合、科际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五个视角作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旨在拓展政治新课程教学时空,提高政治教学效益。  关键词:中学政治 教学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24-01    政治教学资源是政治教学
摘 要:本文从分析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现状着手,提出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现存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提高语音语调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宗旨,提出语音语调知识体系创新和课堂教学手段创新的观点,力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改进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音教学 超音段音位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