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驱注入井返出物回收再利用技术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驱为油田的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注入井注入了大量聚合物,注入井的返出物难于处理是一个生产难题,因此该论文提出回收再利用技术。
  [关键词]化学驱;返出物;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027-01
  1 前言
  化学驱为油田的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注入井注入了大量聚合物,注入井返出物难于处理是一个生产难题,因此需要一种技术可以解决该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收再利用技术[1,2]。
  2 研究内容
  2.1 返出物的成分分析
  通过化验发现返出物以聚合物为主,其他成分为无机物。
  2.2 确定再利用性(表1,表2)
  通过实验测得返出物平均粘度64750mPa·s、pH值7.6,固含量28.1%,与地层配伍性较好,可以进行返出物再利用配方體系性能研究。
  2.3 体膨颗粒调剖剂体系
  去油并完全烘干的情况下加入体膨颗粒具有较好的膨胀性,14小时左右膨胀倍数达到19。因此,该类返出物可以作为体膨颗粒类调剖剂使用。
  2.4 双液法调剖剂配方设计
  通过实验发现,可以用5%~15%的缓膨剂作为体膨颗粒型返出物的携带液。5%缓膨剂二次膨胀倍数最大,达11.24倍,二次膨胀效果最好。因此,利用颗粒状返出物进行双液法与体膨颗粒相结合调剖方法时,建议缓膨剂浓度5%左右,调剖效果最好。
  2.5 性能测试(表5)
  通过封堵率实验可知,在注入量为0.3PV、0.6PV和1PV时,岩芯的封堵率分别为63.2%、84.9%和85.3%。因此,注入量大于0.6PV后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3 结论
  (1)研究了返出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形成两种调剖体系。
  (2)首次利用返出物实现注入井调剖,实现废料环保利用并节约调剖剂成本。
  参考文献
  [1] 方长青,李铁虎,经德齐.包装废弃聚合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21(3):47-49.
  [2] 王业飞,由庆,焦翠,等.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与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5):397-400.
其他文献
用全差示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溴代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BDMAF)与锆的显色反应。在0.1mol/L的HCl介质中,锆与BDMAF形成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48×105L·mol-1·cm-1。采用全差示光度法使测
近年来,江西省上栗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突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竭力打造品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绿色食品总量得到增长,开始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
本文研究了用自制Ni(CO)4发生管和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间接接测定一氧化碳的条件,探讨了Ni(CO)4的产生和在石英管中原子化效率及干扰消除。
研究了用气提滴定法测定植物中氮的条件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蒸馏法相比,方法简便安全,结果准确
在1.41×10-2mol/L的硫酸介质中,锗与苯基荧光酮试剂反应在-0.57V(VS.SCE)电位处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用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该络合吸附波的峰高与锗(Ⅳ)浓度在3.2×10-8mol/L-4.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下限是8.5×
本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镉的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增敏机理,认为表面活性剂可使训金属的水合子或其它络离子发生部分解离,既增加了溶液中电活性络离子的深度,又使离子的扩散速度加
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深入,作为从事大班教学的一线英语教师逐渐发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
本文中主要针对运输油气的管道的质量问题进行叙述,现在很多学者对长输管道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力求将科学合理的操作工艺应用到整个长输管道的焊接过程中。从而达到大幅度
在非母语的环境下,想要学好英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就显得难上加难。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来提高
众所周知,采油队在石油现场开采作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对其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的不断创新很有必要。除了加大对作业现 场的安全环保力度之外,还需要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