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优品岳池从医药大县迈向医药强县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池出良药”。近年来,岳池县抢抓四川省“打造千亿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围绕广安市构建“3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目标,大力实施“医药强县”战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走访发现,岳池县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在一个“品”字上可谓下足功夫——
  加快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保障药材品质;延伸完善中药材粗加工、深加工产业链,塑造“岳池中药”品牌;推动“中医药+健康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旅游更有品位。
  品质好材、品牌好药、品位药旅,正在推动岳池县从医药大县向医药强县跨越。
  不负天酬  产出品质好材
  登高望远,目之所及满眼苍翠。在岳池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四面起伏的山峦之间,鲜红色的“十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佛手基地”“吴茱萸基地”标识牌格外明显。
  “我们这里的地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黄精、吴茱萸等数十种中药材种植,岳池药材在业界历来很受认可。”岳池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西云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一直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岳池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药材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然而,现代的中药材生产已远非传统小规模粗放式种植生产方式所能满足。记者了解到,岳池县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上,按照“113”工作思路,推进“一园一中心三基地”——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川东北中药材集散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实现“产研种一体化,药医养食游统筹发展”。
  岳池县依据中药材种植规划方案,打造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两大中药材规模种植区。目前,全县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主要种植吴茱萸、黄精、丹参、佛手等36个品种。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累计引进培育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63家。
  产业种植基地是优质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的保障。岳池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东昊介绍,岳池县将巩固30000亩种植基地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园区土地调型、良种选育、田间管理,引导种植基地业主加快核心区中药材种植无缝衔接,尽可能消除“空白区”,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该县还突出“政策撬动”作用,结合实际完善并兑现相关补助政策,鼓励规范化种植、连片种植。
  为了实现品质优良的种子种苗自给自足和产业化发展,岳池县推进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引进新品种进行选育繁育。“我们在羊山湖村规划了100亩土地建设繁育基地,”罗西云介绍,“这样能够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的生产。”
  记者了解到,岳池县还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溯源体系建设,配备溯源物联网设备,以吴茱萸、佛手、银杏为试点品种,从种子种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环节追溯药材生产过程。“随着溯源体系的全面建设,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产品的质量。”
  强壮产业  铸就品牌良药
  “和传统的中药材相比,中药材提取物的附加值高得多!”在位于顾县镇小门路村的中医药规划展示馆内,面对玻璃橱窗内展示的岳池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加工产品,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只有加强配套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才能发挥产地优势提升药材种植的附加值。目前,岳池在集约化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上,已建成中药材初加工设施9处,大幅提升了产地初加工率。同时引进培养金方生物、圣上大健康等5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总投资规模达11.2亿元,开展黄精、白芷、丹参等25个品种的有效成分提取及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生产,目前累计年生产加工能力已达3250吨。
  统筹线上线下,拓展域內域外,融入川渝合作,释放品牌效应。岳池县大力整合贸易资源,“岳池吴茱萸”被评为四川“一城一品”金榜品牌,桔梗通过国家GAP认证,还研发药酒、药膳等27种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贸易额突破20亿元大关。
  刘东昊介绍,下一步,岳池县将重点选取部分中药材品种申报注册国家中药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中药膏剂片剂业态,打造“岳池露水草”“岳池黄芩”等中药材加工品牌;研制具有岳池特色的药酒、药膳等中药保健食品。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岳池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和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2021年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广安市市长曾卿就“融入双城经济圈发展”提出,广安市将深化广蓉合作,加快成都·广安“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成都研发基地首期100亩建设,争创国家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全省化工医药集中区。
  融合发展  造就品位业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事实上,在“推进融合发展”“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上,岳池县早已迈出了步伐。记者了解到,该县在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中医药业态背后的文化价值,谋求大健康与旅游休闲的契合点,推动中医药产业与“中医药健康”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中医药健康产业“更有情调”,也让乡村旅游更有品位。
  从顶层设计层面,岳池县将农业园区、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进行统筹规划,完成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景区景观提质规划,出台《岳池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方案》《岳池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等方案。
  记者在中医药规划展示馆看到,展示馆除了设置岳池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展示厅,还分设传统文化和中药材标本产品的展示厅,介绍中医药文化、炮制工艺,岳池中医药发展历程、名家名医,以及中药材标本、产品。参观者在这里不仅能够了解岳池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更能够获得关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学习和中医药文化体验。
  位于顾县镇的岳池羊山养心谷景区内的杨家古院,是川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院落之一,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如今,极具川东风情的民居院落被精心修葺后,被打造成“中医馆”,古院重获生机。
  除了杨家古院,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的岳池羊山养心谷景区还囊括了仙境羊山、羊山湖、七彩药园、蒋家院子等主要景点,集药材种植、农事体验、健康养生、中医科普、文化传承于一体。在这里,游客可旅游、可休闲,也可养生、可研学。位于景区核心区的羊山湖村,被评为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四川30个旅游新业态优选项目,成为广安市“生态文化之旅”精品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强化,目前岳池县正在努力健全中药材溯源体系,开展“岳池中药材”品牌塑造;同时,推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争实现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产值的“三大突破”。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岳池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提供)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村级生态产业是抓手。而村级生态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原有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产业形态、产业基础的基础上,注重产业发展的继承性和生态性。四川省简阳市针对过去大部分村民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现状,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村级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各要素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有效流动,对城市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简阳成效  第一,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改革,激发生态
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在这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并与乡村振兴形成了完美衔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为世界贫困国家和贫困民族提供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第一,教育助脱贫。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之基,立身之本。贫困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显得尤为重要。贫困地区的教育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
县域经济就是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就是个性经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财富和文化。因此,由于地理环境差异、经纬度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诀窍。县与县之间可以学习互鉴,但决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总结各种发展方式方法,寻找其共同点。我们发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至少有20多种,如资源型、文旅型、民营型、外向型、农业型、工业型等等,但归根结底在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