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塬区玉米不同发育期生长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陇东塬区玉米单株牛长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7叶以前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叶面积与营养器官的生长主要呈正相关,与产量构成因素以负相关为主;7叶以后不同器官的干物重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不同,叶、叶鞘、茎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表现为慢-快-慢,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表现为高-低-高。穗的干物重和单株叶面积对产量构成因素呈递增趋势。
其他文献
以组分的相平衡曲线与进料状态线的交占粗特殊的物理意义,可称其为进点。在表馏塔上,它是精馏段是留段的分界,并且决定着加料板的益。结合加料板的进料状态,以此点惰 开连续精馏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设计了数控马鞍形切割(焊接)机。从马鞍形-两圆柱体相贯线,以动点移动轨迹为生产分析从而建立轨迹方程,据其运动轨迹分析设计出数控马鞍形加工机,由控制
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计算了某炼油厂重催装置吸收塔的工部数据及其流体力学状况。结果表明,当塔的吸收负荷增加后吸收操作即进入液泛状态,为此提出了塔板结构的改造方案即增大塔盘的开
基于最优控制中的轮换寻优思想,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综合采用交叉编码方法和多参数级联之点映射编码方法对寻优参数进行编码,为了避免遗传算法中经常出现的过早收敛现象的
考虑一般的多元线性模型Yn&#215;k=Xn&#215;pBp&#215;k+en&#215;k ,E(e)=0,COV(e)=V(○)Σ, 其中V 为已知参数矩阵, Σ为已知协方差矩阵.当rank(X)<p, 和Σ≥0 时,可估函数tr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种种缺陷,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严重的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了
管道兼有壳体和染构件的特征,可以利用三地恒律及梁的弯曲理论计算它的应务强度因子。利用裂纹张开能量释放率,即G*积分的概念,通过特定的积分路径,给出了两种对称弯曲下双边裂纹管
据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2004年《玉米科学》总被引频次指标为900次,占4250种统计源期刊的第420位,占200种农业类科技期刊的第14位。该指标是指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Ca型沸石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最适合的改性温度为30℃,改性剂HDTMA溶液质量分数为1.5%。又考察了pH、改性沸石用量及振荡时间对HDTMA-沸
采用5&#21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0个玉米自交系的单株产量等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51、7922、丹340、自330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黄早四&#2